一种扭转减振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02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27722.3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扭转减振器,所提供的扭转减振器包括:限扭模块,限扭模块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盖板、第一摩擦片、摩擦板、第二摩擦片、压板以及第一碟簧,第一碟簧与盖板扣合连接以在轴向上限位第一摩擦片、摩擦板、第二摩擦片以及压板;夹持模块,夹持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变速箱侧的第一夹持板和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侧的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沿轴向紧固连接于摩擦板的两侧;驱动盘,驱动盘沿轴线方向被夹持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内花键,内花键与驱动盘传动连接;减振模块,减振模块用于连接夹持模块和驱动盘。本发明所提供的扭转减振器可在保证正常降低扭转振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物料成本。

    一种自减振曲轴总成及发动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7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0088.X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减振曲轴总成及发动机,自减振曲轴总成包括的曲轴中,其前端轴与后端轴间交错连接有多个主轴颈和连杆轴颈,每个连杆轴颈包括第一台肩、第二台肩和曲轴连杆,第一台肩和第二台肩相对称地连接于曲轴连杆两侧,其自由端均可延伸一平衡块;其中,与前端轴相邻的第一台肩以及其自由端设有的平衡块均沿主轴颈径向向外凸出共同形成一凸起环,惯量环套设于凸起环上,橡胶圈设于惯量环和凸起环之间。本发明的自减振曲轴总成设于发动机缸体内,自带减振功能,可取消减振皮带轮组件,节约成本,无需考虑皮带轮组件松脱问题,保证发动机运行可靠,同时有效缩短曲轴轴向长度,简化发动机结构。

    一种集成限扭器的混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23523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308843.1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限扭器的混动装置,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子组件上,且位于转子组件的外侧;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内侧的减振组件,包括呈周向延伸且均布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弹性件的输入端连接发动机的输出端;所述转子组件和弹性组件之间设置有离合器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子组件,所述离合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输出端,所述减振组件和所述离合器组件在轴向上延伸的长度不大于电机的壳体长度。其将减振组件在轴向上收容于转子组件的内侧,满足集成化、小型化的要求,且能够减小转矩波动。

    一种限扭减振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47740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180147.7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扭减振器,拥有更小的轴向尺寸且可在两种模式下快速调整轴向尺寸。限扭减振器包括夹持单元、驱动盘、内花键、减震机构和限扭部,限扭部的盖板的一侧与发动机飞轮固定连接并在飞轮的带动下旋转,且盖板夹持住夹持单元中的一个盘体,当发动机扭矩变化过大时,盖板与盘体两侧的摩擦片发生滑动,扭矩力转化为热量。限扭部可在两个盘体中选取其中一个进行夹持,因此可以存在两种工作模式,可根据需要快速使限扭减振器轴向尺寸发生大幅变化。

    一种扭转减振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02542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104090.4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扭转减振器,所提供的扭转减振器包括:限扭模块,限扭模块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盖板、第一摩擦片、摩擦板、第二摩擦片、压板以及第一碟簧,第一碟簧与盖板扣合连接以在轴向上限位第一摩擦片、摩擦板、第二摩擦片以及压板;夹持模块,夹持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变速箱侧的第一夹持板和安装在发动机飞轮侧的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沿轴向紧固连接于摩擦板的两侧;驱动盘,驱动盘沿轴线方向被夹持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内花键,内花键与驱动盘传动连接;减振模块,减振模块用于连接夹持模块和驱动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扭转减振器可在保证正常降低扭转振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物料成本。

    一种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23525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444896.6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包括:柔性减振组件,所述柔性减振组件的输入端对接发动机的输出轴,所述柔性减振组件包括呈盘状的多个板材件,多个所述板材件沿电机的轴线方向层叠设置;多个所述板材件在受到所述发动机作用力后具有自身扭变和轴向变形的减振趋势;转子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电机上的转子支架件、设置在所述转子支架件上的转子件,所述转子支架件连接于所述柔性减振组件的输出端;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子组件上,且固定于所述电机的外壳上。其采用柔性薄板式减振结构,能够降低发动机曲轴振动、减少电机连接带来的转矩波动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轴向的安装尺寸。

    一种汽车电机的集成式混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23519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309691.7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机的集成式混动装置,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减振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子组件上;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内侧的减振组件,包括呈周向延伸且均布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子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于曲轴,所述连接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所述连接组件跟随所述曲轴同步转动,通过所述减振组件将减振后的输出力传递至转子组件上,所述转子组件的输出轴将输出力传递至下级部件。其将减振组件在轴向上收容于转子组件的内侧,满足集成化、小型化的要求,并缩短了轴向尺寸。

    一种含橡胶结构的限扭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21347739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180142.4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橡胶结构的限扭减振器,可以有效降低内花键与外部齿轮之间的敲齿声,提高汽车的NVH性能。含橡胶结构的限扭减振器包括驱动机构、减振机构和限扭机构;驱动机构中将现有技术的驱动盘改进为轴向延伸的毂部和径向延伸的盘部组合,毂部套设在内花键的外侧,毂部与内花键之间引入了沿轴向延伸的橡胶圈结构。因此当内花键与外部齿轮碰撞时,橡胶圈结构可通过形变吸收碰撞力,以减轻敲齿时产生的噪音,同时还可以延长花键的使用寿命。

    一种分体组合式平台混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23524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23444503.1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组合式平台混动装置,包括发动机模块、电机模块、变速箱模块、柔性连接模块以及减振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和变速箱模块采用分体式连接结构;所述柔性连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模块、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电机模块;所述减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机模块、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变速箱模块;所述柔性连接模块包括呈盘状的多个板材件,多个所述板材件沿所述电机模块的轴线方向层叠设置;多个所述板材件在受到所述发动机模块作用力后具有自身扭变和轴向变形的减振趋势。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解决电机转矩波动大、系统输入扭矩大的问题,延长混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一种集成多离合器和双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819866U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20407474.7

    申请日:2024-03-04

    Inventor: 耿建涛 刘世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多离合器和双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动力单元,用于提供动力;第一发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转子;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转子;主输出轴,用于将动力传输至车轮;离合单元,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齿轮单元,所述齿轮单元具有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动力单元与第一发电机之间的配合,实现多挡工作的效果,且可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使得工况适应性较好,此外,也扩展了动力单元工作的高效率,进一步优化了整车的经济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