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71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72958.2
申请日:2023-04-10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分类号: A61K47/69 , A61K47/62 , A61K31/4465 , A61K33/243 , A61P13/10 , A61P3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尤其涉及纳米平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纳米平台,包括:介孔硅纳米颗粒包裹的抗癌药物和靶向肽修饰的脂质体包裹的抗血小板药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晚期膀胱癌,增强顺铂的抗肿瘤能力,改善顺铂耐药的药物治疗方法。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靶向淋巴血管侵犯的纳米平台,将顺铂和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结合起来,并用肿瘤归巢五肽CREKA修饰以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用于治疗淋巴血管侵犯阳性的膀胱癌患者。开发的纳米平台可以防止淋巴血管侵犯的形成,同时增强顺铂在原发和转移动物肿瘤模型中的抗肿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1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49037.4
申请日:2023-03-31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分类号: H01L29/78 , H01L29/66 , H01L21/336 , H01L29/16
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子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自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绝缘衬底和设置在绝缘衬底表面的石墨烯片、导电电极和探测电极,以及栅电极;导电电极用于提供导通电路;导电电极和探测电极之间通过石墨烯片连通;导电电极和探测电极与石墨烯片中碳原子形成具有铁磁性的石墨烯边缘,有电流通过导电电极时石墨烯片中产生自旋流;探测电极用于检测自旋流;栅电极用于提供栅极电压控制自旋流的状态。采用石墨烯片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超高的载流子浓度,超长的自旋弛豫时间,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弱,自旋扩散距离长等优点,是理想的自旋流传输沟道材料。其与电极形成具有铁磁性石墨烯边缘,实现对器件中自旋流的输运和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284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22709.3
申请日:2022-12-30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分类号: H10K71/00 , H10K71/10 , H10K71/60 , H10K10/82 , H10K10/46 , H10K85/20 , H10K71/70 , H01L23/544
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子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顺排单壁碳纳米管阵列膜的自旋场效应晶体管及制备。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绝缘衬底表面制备顺排单壁碳纳米管阵列膜;沿顺排单壁碳纳米管阵列膜中碳纳米管的生长方向,在顺排单壁碳纳米管阵列膜表面制备导电电极和探测电极;导电电极和探测电极之间通过顺排单壁碳纳米管阵列连通;且至少位于导电电极和探测电极下方的碳纳米管的管壁上具有开口。制备流程简单,工艺难度小,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采用顺排单壁碳纳米管阵列膜作为自旋流产生和传输的基材,使得自旋场效应晶体管随磁场调控的性能更明显,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效率,提高器件运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器件小型化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280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25686.1
申请日:2022-12-30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J37/065 , H01J37/067 , H01J1/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聚焦极冷阴极电子枪,包括外壳、双聚焦极结构、阴极组件及栅极;双聚焦极结构、阴极组件及栅极相互绝缘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内还设有导电结构;导电结构包括与双聚焦极结构相连接的导电组件、至少一个与阴极组件相连接的第一导电柱及至少一个与栅极相连接的第二导电柱。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仅具有单聚焦极的电子枪而言,设置了双聚焦极结构,在聚焦极形状和聚焦极电压的基础上,增加了聚焦极个数和聚焦极距离等因素,即增加对聚焦极电场分布情况的控制自由度,使得能更加灵活的控制电场分布情况,进而更好的利用电场来控制电子束的轨迹,实现对电子束形状和电子焦斑的尺寸进行约束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068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9408.2
申请日:2022-11-24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1 , G06F3/16 , G06F3/04842 , G06F3/048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触控显示设备、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携带电子宠物的触控显示设备,方法包括当显示电子宠物时,检测对电子宠物的目标操作,确认目标操作的操作类型,查询与操作类型及电子宠物的类型对应的目标反馈数据,基于目标反馈数据执行针对电子宠物的目标响应操作。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丰富了触控显示设备的功能,反馈数据可以对应有多种反馈方式,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661206.5
申请日:2021-12-30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分类号: C12N5/00 , C12N5/0793 , C12N5/071 , C12N5/0775 , A61L27/20 , A61L27/24 , A61L27/22 , A61L27/52 , A61L27/5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光敏水凝胶单体溶液和光引发剂混合,形成预聚液,将预聚液加热至温敏水凝胶的凝胶化温度,将温敏水凝胶成型产物浸没于预聚液中,进行光固化反应,得到包裹温敏水凝胶成型产物的光敏水凝胶成型产物,将温敏水凝胶成型产物排出,得到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支架材料。本发明的支架材料制备方法可制备出根据细胞空间分布需求定制的复杂三维孔道结构的支架材料,且解决了利用光敏水凝胶构建三维立体细胞培养体系时,细胞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容易受到紫外光照的影响而失活甚至死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560677.0
申请日:2021-05-21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分类号: C12Q1/70 , C12Q1/6851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荧光定量纳米粒子PCR的引物、引物探针组合及其应用,所述引物的5’端修饰有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为导体或半导体纳米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引物的引物探针组合及试剂盒,并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非诊断目的的检测方法,使用所述引物探针组合,且利用含有激光加热装置的PCR仪进检测,其使用银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引物,以及使用特定波长激光加热进行快速升降温,可将qPCR扩增时间缩短为30min以内,而荧光定量PCR需要60~120min;其检测灵敏度低至1copy,较荧光定量PCR提高10倍,且荧光定量纳米粒子PCR能抑制与新型冠状病毒同源性较高病毒SARS的非特异扩增,提升体系的特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8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19565.X
申请日:2022-09-30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摘要: 本公开关于一种用于智能耳机、智能充电仓的连接方法及装置。一种用于智能充电仓的连接方法,可包括:建立与目标智能设备的第一无线连接;通过第一无线连接获取目标智能设备的设备信息、服务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服务信息包括目标智能设备中当前使用的各服务的状态信息。检测智能耳机的在仓状态;响应于在仓状态为第一状态,保持与目标智能设备的第一无线连接,其中,第一状态表示智能耳机在智能充电仓内。
-
公开(公告)号:CN117672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43001.5
申请日:2022-08-29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VAD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音频信号;将音频信号输入至识别模型得到音频信号的VAD识别结果;基于VAD识别结果确定的非语音音频帧和语音音频帧分别提取非语音特征、语音特征;根据非语音特征和语音特征更新识别模型;将音频信号输入至更新后的识别模型得到新的VAD识别结果;若根据新的VAD识别结果与历史识别结果判断未满足收敛条件,则基于当前的VAD识别结果确定的非语音音频帧和语音音频帧分别提取非语音特征、语音特征,并基于当前提取的非语音特征和语音特征更新当前使用的识别模型,重新对音频信号进行识别,直至重新识别的VAD识别结果满足收敛条件时输出满足收敛条件的VAD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72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41358.X
申请日:2022-08-29
申请人: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VAD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音频信号和与音频信号同步的振动信号;利用预设的语音识别模型解析音频信号,得到初步识别结果;基于振动信号修正初步识别结果,得到第一语音识别结果及用于修正初步识别结果的修正参数;融合音频信号、第一语音识别结果及修正参数,得到融合信号;将融合信号输入至预设的VAD识别模型,输出第二语音识别结果作为VAD识别结果。本申请能够提高VAD识别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