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06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80034387.0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J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不增大搭载有用于观测功率器件的主电流的电流感测元件的电力变换装置的成本的情况下高精度地观测芯片温度的电力变换装置。在功率器件的芯片内搭载主控制用MOSFET(11)、电流MOSFET(12)、以及连接于主控制用MOSFET(11)的源极电极(8)和电流MOSFET(12)的源极电极(9)的二极管(13),在电流MOSFET(12)的源极电极(9)上连接温度测定电路(3),在主控制用MOSFET(11)处于断开状态时,对二极管(13)流通正向电流(If),同时观测阳极电位,由此来测定芯片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06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80034386.6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JP)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一种马达控制装置,其抑制由制动器等引起的误差分量,使推定马达速度更接近实际马达速度,能够提高马达的控制精度。马达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器(6),其输出指令电动马达(1)的转矩的第1转矩指令信号;以及减振控制部(500)。减振控制部(500)具有:第1高通滤波器(50f),其被输入作为电动马达(1)的速度的马达速度信号,输出第1信号;第2高通滤波器(50d),其被输入从所述第1转矩指令信号得到的推定马达速度信号,输出第2信号;以及低通滤波器(50g),其被输入作为第1信号与第2信号的偏差的马达速度偏差信号,从马达速度偏差信号获取低频分量,并作为第3信号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605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80100938.4
申请日:2020-06-2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JP)
IPC: F16F9/34
Abstract: 一种阻尼力产生机构,包括:第一流路形成部,其形成供流体流经的流路;第一阀,其被构造为控制流体在流路中的流动;背压室形成部,其形成被构造为向第一阀施加背压的背压室;第二流路形成部,其包括连接至背压室的多个连接流路;以及第二阀,其被设置为面对第二流路形成部并且被构造为控制流体在多个连接流路中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605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80034942.X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JP)
IPC: C10M149/14 , C08L75/04 , F16F9/46 , F16F9/53 , C08G18/00 , C08G18/08 , C08G18/65 , C08K3/01 , C08K3/08 , C10N30/08 , C10N30/00 , C10N40/06 , C10N4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现高的ER效应且具有充分的耐久性的电粘性流体和缸体装置。本发明电粘性流体(300)的特征在于,包含流体(30)和含有金属离子的聚氨酯颗粒(31),聚氨酯颗粒(31)具有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相分离结构,含有能够使形成硬链段的氨酯键增加的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840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980057671.2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JP)
IPC: F16F9/53 , B60G13/12 , B60G17/015 , F16F9/46
Abstract: 悬架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电流变缓冲器、高压输出电路、连接部以及控制单元,电流变缓冲器具备:封入有电流变液的缸体;活塞;活塞杆;以及设置于通过缸体内的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电流变液的流动的部分并对电流变液施加电压的正电极,连接部具备:将高压输出电路与正电极连接的电极连接部、以及将缸体与地线连接的接地连接部,在电极连接部与接地连接部之间设置电阻部件,该电阻部件具有电流变缓冲器的常用温度范围的电流变液的负载电阻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798392.5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JP)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J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振动噪音的抑制和可靠性的提高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的定子具备:铁芯,其具有多个齿,并且具有形成在所述齿彼此之间的槽;以及多个线圈,其被插入到所述槽内并通过清漆固定,在所述槽中,所述多个线圈在径向上排列配置,所述清漆在所述槽内的所述多个线圈中的至少最内径侧的线圈上涂敷得最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