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基肥的固碳仿真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84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71476.4

    申请日:2024-08-06

    IPC分类号: G05B17/02

    摘要: 本申请涉及固碳仿真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基肥的固碳仿真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设定生物炭基肥的多个固碳环境参数,并对多个固碳环境参数进行随机组合,生成多个环境条件,固碳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养分含量;分别创建生物炭基肥在每个环境条件下的固碳效率仿真模型;基于固碳效率仿真模型对生物炭基肥进行连续模拟实验,记录每个环境条件的固碳效率数据;通过动态调整算法,根据固碳效率数据调整固碳效率仿真模型中的控制参数,得到每个环境条件的目标固碳仿真模型;对每个环境条件的目标固碳仿真模型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模型集成,得到固碳仿真控制集成模型,本申请提高了生物炭基肥的固碳仿真控制的准确率。

    基于负碳排放的生物炭制备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7469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6680.2

    申请日:2024-01-16

    摘要: 本申请涉及负碳排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负碳排放的生物炭制备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制备容器的第一生物炭制备参数数据;进行动力学模拟,生成混合制备均匀性分布图以及混合制备效率分布图;进行特征提取,生成混合制备分布特征矩阵;通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制备参数调整分析,生成第二生物炭制备参数数据;生成目标生物炭并进行负碳排放多尺度分析和制备参数优化策略分析,得到第一制备参数优化策略;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和制备参数优化策略分析,得到第二制备参数优化策略,并进行迭代分析,得到目标生物炭制备参数数据,本申请结合负碳排放提高了生物炭肥的制备效率并优化了生物炭肥的制备参数。

    钢铁生产的负碳排放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736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91972.1

    申请日:2024-04-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钢铁产业碳排放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铁生产的负碳排放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先获取钢铁生产区域中多个碳排放监测装置的位置及碳排放数据,然后通过克里金插值法在多个碳捕获端口的位置进行插值,从而得到每个碳捕获端口的位置的碳排放估计数据。这样就能根据每个碳捕获端口的位置的碳排放估计数据,控制最优碳捕获端口进行负碳排放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根据进行碳捕获的经济情况决定开启对应的碳捕获端口是否合适,避免能源浪费等情况发生,保证负碳控制达到最佳效率,解决了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控制碳捕获设备,以平衡负碳排放控制效果和碳捕获设备本身的能耗的问题。

    钢铁生产的负碳排放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73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91972.1

    申请日:2024-04-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钢铁产业碳排放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铁生产的负碳排放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先获取钢铁生产区域中多个碳排放监测装置的位置及碳排放数据,然后通过克里金插值法在多个碳捕获端口的位置进行插值,从而得到每个碳捕获端口的位置的碳排放估计数据。这样就能根据每个碳捕获端口的位置的碳排放估计数据,控制最优碳捕获端口进行负碳排放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根据进行碳捕获的经济情况决定开启对应的碳捕获端口是否合适,避免能源浪费等情况发生,保证负碳控制达到最佳效率,解决了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控制碳捕获设备,以平衡负碳排放控制效果和碳捕获设备本身的能耗的问题。

    一种负碳排放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91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74557.9

    申请日:2023-12-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负碳排放领域,公开了一种负碳排放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负碳排放的预测准确率。方法包括:根据负碳排放指标体系对多个第一负碳排放指标数据进行指标排序,得到负碳排放指标数据序列;通过熵权评价模型创建多个第一负碳排放指标数据对应的基准标签集;将负碳排放指标数据序列输入优选模型进行指标优选分析,得到初始优选指标数据集;对初始优选指标数据集和基准标签集进行评估精度计算,得到目标评估精度,并根据目标评估精度对初始优选指标数据集进行优选指标数据优化,得到多个第二负碳排放指标数据;将多个第二负碳排放指标数据输入负碳排放预测模型进行负碳排放预测,得到负碳排放预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