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自生第二相增强的高强高模量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76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3016.8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自生第二相增强的高强高模量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锂合金包括Li 6~10%、Al 2~7%、Zn 3‑8%、Ag 2~5%、Er 1~4%、Yb 1~4%、Mn 0.5~2%、余量为Mg;其制备方法包括真空熔炼和T6热处理。本发明针对镁锂合金强度和刚度偏低的问题,通过添加Al、Zn、Ag元素,经热处理固溶进入基体,大幅提升基体相的模量;添加Mn元素和Er、Yb稀土元素,原位自生Mg‑Zn‑RE、Al‑RE、Al‑Mn高模量初生相;同时以初生相为形核位点,形成共格或半共格Mg‑Li‑(Al,Zn)相,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模量;并通过热处理工艺优化,在保留了原位自生高模量第二相的同时,时效析出高模量纳米强化相。通过本发明可获得抗拉强度不低于330MPa,弹性模量不低于60GPa的铸造镁锂合金。

    一种超轻高强半固态流变压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76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1419.0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高强半固态流变压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镁锂合金材料半固态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铸态镁锂合金力学性能低的问题,通过合金成分设计,并利用“大气熔炼+电磁搅拌+流变压铸”制备了超轻高强半固态流变压铸镁锂合金。本发明所述超轻高强镁锂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技术是一种近净成形技术,可以细化基体相和第二相,提高铸件的组织致密性和表面质量,大幅提升产品的力学性能。通过本发明可获得抗拉强度不低于230MPa,延伸率不低于15%的超轻高强镁锂合金产品。本发明技术工艺简单,流程短,工艺的实用性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减少镁锂合金工件内部缺陷的补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25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79620.4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镁锂合金工件内部缺陷的补焊方法,其TIG补焊步骤的工艺参数需满足:焊丝直径1~4mm,焊接电流40~160A,氩气保护气的流量5~15L/min。镁锂合金工件补焊过程中的热影响区可分为固溶区和时效区,本发明对补焊后的镁锂合金工件进行固溶热处理,有利于减少焊接过程中存在的焊接热应力,同时使时效区的第二相固溶于基体中,使焊件整体得到了固溶强化,从而避免焊接过程中造成的时效软化。采用该焊接工艺所得到的焊缝力学性能优异,尤其是,焊缝的强度高;由该焊接工艺所得到的焊缝的成形性好,外观整齐,不发生变形;此外,该焊接工艺简单易行,方便操作,效率高且成本低;同时,在实施该焊接工艺的过程中无飞溅残余余料。

    一种镁锂合金的激光振荡扫描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9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67969.7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锂合金的激光振荡扫描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为:保护气体流量为8~15L/min,激光功率为1.5~5KW,焊接速度为1~5m/min。通过研究焊接速度、激光功率、保护气流量和焊接接头性能的关系,有效解决了镁锂合金工件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焊接裂纹、气孔、凹陷、焊不透、氧化及烧损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固溶热处理对焊接后的工件进行固溶热处理,有利于减少焊接过程中存在的焊接热应力,使焊件整体得到了固溶强化,从而避免焊接过程中造成的时效软化。采用该焊接工艺所得到的焊缝力学性能优异,尤其是,焊缝的强度高;由该焊接工艺所得到的焊缝的成形性好,外观整齐,不发生变形;此外,该焊接工艺简单易行,方便操作,效率高且成本低。

    一种多尺度SiC颗粒异质结构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0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70770.1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尺度SiC颗粒异质结构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通过加入稀土元素生成的原位自生第二相,微米、亚微米、纳米级SiC增强体颗粒形成由于尺寸差异构成的异质结构,以及经过后续塑性变形过程后,多尺度增强体颗粒形成层状分布特征的异质结构,产生第二相强化、增强体颗粒强化和异质结构强化效果,同时提升镁基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强度。并且,采用搅拌铸造的方式进行制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生产成本,制备出高模量、高强度的镁基复合材料,对于推动高性能镁基复合材料应用,扩大镁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电弧增材制造用镁锂基复合材料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76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4691.4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弧增材制造用镁锂基复合材料丝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丝材的组分为Li 6~15%,Al 0.5~5%,Zn 0.5~5%,RE 0.1~3%,TiB2颗粒4~20%,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包括:真空搅拌铸造,切削加工,热挤压,表面处理,实现了镁锂基复合材料丝材优异的组织均匀性,丝材表面光滑且连续性好,无明显的缺陷和氧化皮,在电弧增材制造中送丝稳定,电弧沉积速率均匀,增强体颗粒收得率较高。本发明可克服传统制造工艺的束缚,用于镁锂基复合材料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具有复杂构型的结构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