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1977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102636.6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6/71 , B29C65/0681 , B29C65/44 , B29C65/645 , B29C66/1122 , B29C66/21 , B29C66/43 , B29C66/7422 , B29C66/7428 , B29C66/81429 , B29C66/8322 , B29C66/836 , B29K2023/06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包括: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钛合金表面,使得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钛合金传导至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在旋转工具的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连接方法获得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以及该连接接头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实施简便、有效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61977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02636.6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6/71 , B29C65/0681 , B29C65/44 , B29C65/645 , B29C66/1122 , B29C66/21 , B29C66/43 , B29C66/7422 , B29C66/7428 , B29C66/81429 , B29C66/8322 , B29C66/836 , B29K2023/0683 , A61F2/30 , A61F2002/30329 , A61F2002/30454 , B29C66/0224 , B29C66/026 , B29C66/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包括: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钛合金表面,使得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钛合金传导至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在旋转工具的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连接方法获得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以及该连接接头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实施简便、有效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3345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0279153.3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科植入物表面改性技术,公开一种表面镀覆钽镀层的骨科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待镀覆植入物器件清洗;步骤2,采用纯Ta靶材在真空条件下对器件表面进行溅射镀膜;步骤3,将镀膜后的器件进行真空热处理后得到成品,热处理温度为650‑1000℃。本发明采用了磁控溅射法沉积不同厚度的Ta镀层,采用特定温度进行热处理,使得镀层Ta元素与基体进行相互扩散,提高附着力,实现阻碍了合金中有害元素在组织的渗出,同时提升器件的组织相容性,特别是对成骨细胞的相容性,促进组织愈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29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1066741.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孔钛合金或多孔钛、包裹在所述多孔钛合金或多孔钛外的碳纳米管层、包裹在所述碳纳米管层外的羧基介孔硅包覆碳纳米管层。本发明的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在多孔钛合金或多孔钛的表面依次沉积碳纳米管和羧基介孔硅包覆碳纳米管层,其能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同时实现生长因子的控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医学材料,其由本复合材料与生长因子偶联获得,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其能作为深度优化肌功能保存型关节假体,使得假体置换后肌肉结构和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97332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1021396.X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阻挡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颧弓固位部、连接部和延长部,所述颧弓固位部和延长部呈“T”字形排布;所述颧弓固位部包括颧弓外侧骨表面贴合面,所述延长部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延长部的长度为10-20mm;所述延长部的宽度为5-10mm;所述连接部为弯折结构,所述连接部的折弯角度为90-120度。本发明的固定板与颧弓表面形态相匹配以及与髁突前运动的幅度相吻合。应用于颞下颌关节前运动时能够有效阻挡髁突过度前移,阻止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发生,可防止髁突向前脱位发生,大大降低了所述钛板的折断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69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49783.9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1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颌面外科用双极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刀柄,刀柄的一侧设有外层护套,外层护套的内部穿插设有外层刀杆,外层刀杆的内部套设有中层护套,中层护套的内部穿插设有中层刀杆,中层刀杆的内部套设有内层护套,内层护套的内部穿插设有与刀柄相配合的内电极。有益效果为:有效的保证了在很小的直径条件下实现了双极等离子切割、消融。可对常规电极无法进行操作的狭小位置的微小病变进行精细切除及打洞消融治疗。更小的电极直径形成的创口更小,满足颌面外科病人术后创口美观的要求。在颌面外科手术中可用于剥离软组织可用于颌面外科对狭小位置的微小病变进行切除及打洞消融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649211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272469.5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F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颅底关节窝假体、其构建方法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颅底关节窝假体包括颅底关节窝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颅底关节窝部的翼板部,所述颅底关节窝部的内侧面形成脑面,外侧面形成关节窝面,所述脑面的形态用于恢复患者脑面形状和曲面,所述关节窝面的形态用于恢复患者关节窝。本申请的颅底关节窝假体不仅可以实现修复颅底关节窝,同时还保留了原有正常的髁突、关节盘和翼外肌,也是一种兼容重建外科和保存外科,保存优先原则的专用定制型假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4299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66741.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孔钛合金或多孔钛、包裹在所述多孔钛合金或多孔钛外的碳纳米管层、包裹在所述碳纳米管层外的羧基介孔硅包覆碳纳米管层。本发明的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在多孔钛合金或多孔钛的表面依次沉积碳纳米管和羧基介孔硅包覆碳纳米管层,其能作为生长因子的载体同时实现生长因子的控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医学材料,其由本复合材料与生长因子偶联获得,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其能作为深度优化肌功能保存型关节假体,使得假体置换后肌肉结构和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010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261892.2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固定式个体化下颌保持器及其构建方法。构建方法包括:基于颌骨三维模型、上颌牙三维模型和下颌牙三维模型构建获得颌骨三维融合模型;基于上颌牙列外表面,构建获得上颌牙齿套固位区,在上颌牙齿套固位区形成与下颌牙列对应的上颌牙固位槽;基于下颌牙列外表面,构建获得下颌牙咬合板区,在下颌牙咬合板区底部形成与下颌牙列对应的下颌牙容纳槽;构建咬合连接区,咬合连接区连接上颌牙齿套固位区和下颌牙咬合板区。使用者通过佩戴所述下颌保持器借助上颌齿套及咬合板将下颌固定于计算机设计下颌适当位置,根据使用者不同康复阶段设计调整适当下颌位置,可达到术后预防下颌后缩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3887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49318.2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F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联合假体,至少包括一个颞下颌关节窝假体、一个下颌骨假体和一个关节头假体,所述下颌骨假体包括下颌升支部和下颌延伸部,所述下颌升支部和下颌延伸部相连形成个体化仿真下颌升支和至少部分下颌骨体部形态;所述下颌骨假体的下颌升支部末端与关节头假体固定连接;以所述下颌骨假体的弯折凹面为上侧,所述下颌骨假体的中部设有连续或不连续的多孔结构区。本发明可同期个体化修复各类颞下颌关节-下颌骨联合缺损的颞下颌关节功能、下颌骨形态、牙列缺损等,以期达到颞下颌关节-下颌骨-牙列的联合重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