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37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8865.9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葡新能源技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包括:立柱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系泊组件;立柱组件包括:中间立柱和多个侧立柱,多个侧立柱绕中间立柱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侧立柱设置有月池结构;中间立柱通过第一支撑组件与侧立柱连接;系泊组件一端连接立柱组件,另一端连接海床。这种海上风电平台通过设置月池结构来抵消部分波浪和风引起的附加载荷,降低风电平台的整体载荷,增加整个平台对波浪和风等外部激励的阻尼,减少平台的运动响应,有效地控制了风电平台在垂荡、横摇和纵摇等方向的运动幅度,优化运动性能。提高平台的稳定性,使风力发电机组稳定运行,提升发电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9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039426.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风机塔筒服役性能在线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备安装:设置塔筒加速度检测装置、载荷监测装置和控制处理系统,在塔筒节段上安装视觉监测装置;S2、初始标定:在塔筒未发生变形下,确定端部识别物和中间识别物体的物理尺寸与像素尺寸的对应关系;S3、在线评估:当塔筒加速度小于设定值时,采用静态数据分析方式,确定采样时中间识别物体特征点的物理距离,计算塔筒节段的变形情况;当塔筒加速度大于等于设定值时,采用动态数据分析方式,确定端部识别物的位移情况,计算塔筒节段两端相对的实际位移,并根据仅考虑线性节段计算得到的理论位移;对比实际位移和理论位移,确定塔筒是否进入了非线性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2626.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F17/1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析评估风电支撑结构附加阻尼措施降本增效性能的方法,包括: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计算对应的单位寿命的用钢量成本;将不同设计方案对应的单位寿命的用钢量成本进行比较,筛选出具有最优降本增效性能的设计方案;采用归一化的成本效益,对筛选得到的设计方案进行成本效益的上下限估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减振措施对疲劳寿命的延长效应量化,并与减振措施带来的用钢量变化相结合,通过计算单位疲劳寿命所需钢材成本来分析降本增效效果,采用单位寿命用钢量作为评估指标,能够使得各约束阻尼方案在统一尺度下进行比较,也避免了在阻尼方案比选阶段对原塔的重新设计,从而便于方案设计阶段的快速评估与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2882.X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2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监督目的的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轴系振荡风险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捕获同步发电机受电网侧扰动引发的电磁转矩波形,并分析得到电磁转矩中各振荡频率分量的幅值与频率;判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否满足预设判定启动条件,如果满足预设判定启动条件,则计算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每个轴段的承受转矩;根据每个轴段的承受转矩得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轴系振荡风险的评估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侧的机械结构在受到外界扰动时容易出现轴系振荡现象,影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不利于电网稳定性的同时,难以准确体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轴系振荡风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0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02530.4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38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F03D9/25 , F03D9/17 , F04B35/04 , F04B4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惯量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时段的天气数据和新能源发机组的历史发电负荷数据;基于目标时段的天气数据预测新能源发机组的未来出力,基于历史发电负荷数据预测新能源发机组的未来发电负荷;根据未来出力和未来发电负荷计算目标时段新能源发机组的惯量,根据电力系统的最小惯量和新能源发机组的惯量调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储能或供能。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力系统中的惯量和调频能力不断下降,导致电网运行安全性降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5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206565.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6
Abstract: 一种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一体化设计校验方法,步骤1:机组参数与支撑结构设计参数联合得到一体化设计模型,并得到一体化分析结果;步骤2:通过风电机组参数输出机组载荷参数及尺度重量基本参数、典型工况塔筒顶端处的机组载荷时程曲线;步骤3:在仿真软件内建立支撑结构模型和机组模型,并赋予实际重量及重心;步骤4:将步骤2中的时程载荷施加在步骤3中的塔筒模型顶部,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各典型工况塔筒底部载荷、系统运动响应;步骤5:对比步骤1与步骤4得到的结果,若对比结果在一定限值或限值百分比内,则可以校验一体化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否则重新校验相关参数、计算过程并进行修正,直到对比结果在一定限值或限值百分比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4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407292.4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浮式风电平台的设计优化方法,包括:确定浮式风电平台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而确定浮式风电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根据浮式风电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不同风速下纵摇运动阻尼比ζx的计算与评估;若各风速下的纵摇运动阻尼比ζx均不小于0,则浮式风电平台的初步设计方案即为最终设计方案;若至少一个风速下的纵摇运动阻尼比ζx小于0,则对浮式风电平台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更新浮式风电系统,并对更新后的浮式风电系统重新进行不同风速下纵摇运动阻尼比ζx的计算与评估,直至满足要求的浮式风电平台设计方案;本发明在浮式风电平台设计阶段完成气动负阻尼的抑制,有效降低浮式风电平台因气动疲劳而损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9236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0885277.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海上风电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定义风电阵列中任一个基础平台为第一基础平台,与所述第一基础平台靠近的任一个基础平台为第二基础平台,定义连接所述第一基础平台的任一锚为预警锚,通过距离采集装置采集第一基础平台与预警锚的第一距离信息和第二基础平台与预警锚的第二距离信息,数据分析装置根据第一距离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度和第二偏离度,并根据第一偏离度和第二偏离度,确定偏离度匹配度,预警装置根据所述偏离匹配度,确定对所述风电阵列中的漂浮位置偏移发出报警,能够提高预警的准确度,降低误报警情况发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422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043374.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漂浮式光伏平台,包括浮力模块、系泊模块、光伏板模块、以及排水模块,所述系泊模块设置在海水中、且与浮力模块连接,用于浮力模块在一定范围内运动;所述光伏板模块设置在浮力模块中,用于吸收太阳能并转化成电能;所述排水模块设置在浮力模块中,用于排出浮力模块中的海水。本发明中的膜结构下表面与水完全贴合,可以随着波浪进行运动,这种柔性结构可以使得平台在强风强浪强海流情况下稳定运行,不会翻倒或刚性变形,具备优良的适航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10780556.X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柱和复合筒组合基础的连接工装,所述单柱插入在复合筒中,所述复合筒顶端具有固定的顶盖板,所述连接工装包括连接主板、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主板下板面的多个加劲腹板,所述连接主板的板面上设有一个与单柱相适配的连接通孔,多个加劲腹板环绕着连接通孔布置、且加劲腹板的上侧边固定连接在连接主板的下板面,所述连接主板套接在单柱上、且连接通孔内壁与单柱焊接,所述加劲腹板朝向连接通孔的内侧边与单柱的柱面贴靠并焊接、下侧边与顶盖板贴靠并焊接。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工装,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实现单柱和复合筒之间稳固连接,使单柱与复合筒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将从单柱传来的大弯矩荷载传递至整个复合筒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