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6315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231754.8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及其替换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同轴固定连接旧偏转顶管的第一连接管;用于同轴固定连接新替换顶管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同轴设置;中继管,所述中继管具有一插接端和一承插端,所述插接端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可轴向移动地插设于所述承插端中;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插设深度的轴向纠偏油缸,安装于所述承插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用于调整所述中继管的偏转角度的偏转纠偏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中继管。本发明解决了管幕相邻顶管之间的连接锁扣损坏影响管幕的结构稳定性和止水功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7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0930417.0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于光纤感测技术的受力杆件压缩和拉伸变形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据基坑围护结构中待测区域内支撑杆件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感测光缆进行安装,即准分布式钢筋应力感测光缆或准分布式光纤光栅应变感测光缆,上述感测光缆与FBG解调仪相连接;FBG解调仪发出宽带光信号传输到感测光缆上并反射出一组不同波长的窄带光;当感测光缆随支撑杆件变化时,导致感测光缆的谐振波长漂移,经过FBG解调仪对反射的窄带光的波长进行识别,监测出窄带光的波长变化,以判定支撑杆件是发生拉伸变形还是压缩变形。本发明的优点是:相比于传统的点式监测法,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准分布式监测,测量的方便度、灵敏度与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963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31754.8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及其替换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同轴固定连接旧偏转顶管的第一连接管;用于同轴固定连接新替换顶管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同轴设置;中继管,所述中继管具有一插接端和一承插端,所述插接端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可轴向移动地插设于所述承插端中;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插设深度的轴向纠偏油缸,安装于所述承插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用于调整所述中继管的偏转角度的偏转纠偏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中继管。本发明解决了管幕相邻顶管之间的连接锁扣损坏影响管幕的结构稳定性和止水功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823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910312920.6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交通建筑行业基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其下方进行盾构区间隧道穿越施工的基坑、具有超短地下墙的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根据每对待建超短地下墙的尺寸进行成槽施工,所挖的槽段底部应位于盾构顶上方不小于0.5m处;之后在上述槽段内吊放钢筋笼及灌注混凝土,以构建一对所述的超短地下墙;之后在超短地下墙之间再次进行成槽施工,以构成垂直于所述超短地下墙的槽段,槽段底部与超短地下墙槽段底部平齐;在槽段内吊放钢筋笼及灌注混凝土,以构建横向地下墙短墙,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确保后期盾构的顺利穿越,与传统的盾构穿越玻璃纤维筋地下墙相比,盾构无需穿越地下墙,减少了工程风险与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113983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710047042.0
申请日:2007-10-15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02D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及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高承压水地区超深基 坑的设置结构,该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或钻孔桩、咬合桩以及相应的隔水帷幕)作为围护结构,内支撑(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作为支护结构,基坑开挖过程中逆向施作围檩、支撑及侧墙,通过在封底砼中放置预制混凝土梁或钢梁,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主要优点在于:一方面避免了承压含水层较厚较深时围护结构(特别是隔水帷幕)难以穿透的施工难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承压水降压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在较好的保护周边环境的同时也节省了工程造价,降低了工程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6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43722.4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陈鸿 , 陈文曦 , 叶蓉 , 金叶 , 李磊 , 张敏 , 李英 , 单宁 , 王璐琪 , 郑晋丽 , 陈城 , 奚峰 , 黄凯 , 赵琼 , 张晓菲 , 利敏 , 杨玲 , 管攀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法地铁与地下道路合建车站区间的布置施工方法,采用明挖工法进行车站主体结构的基坑开挖,进行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采用盾构法在车站主体结构的两侧分别施工双层盾构隧道,利用中隔板将双层盾构隧道分隔为上、下两层;在双层盾构隧道的侧壁面上开设连接通道孔洞,采用暗挖工法经连接通道孔洞施工若干横向连接通道,将车站主体结构同双层盾构隧道进行连通。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大断面盾构技术将地下道路与车站侧站台及轨行区结合施工,通过在两条纵向的大断面盾构区间之间设置地铁车站主体的布置方式,解决了地铁车站主体与两侧大断面盾构区间内上、下行侧站台一体化设置的技术难题,避免了沿线开挖施工对周边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82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312920.6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交通建筑行业基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其下方进行盾构区间隧道穿越施工的基坑、具有超短地下墙的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根据每对待建超短地下墙的尺寸进行成槽施工,所挖的槽段底部应位于盾构顶上方不小于0.5m处;之后在上述槽段内吊放钢筋笼及灌注混凝土,以构建一对所述的超短地下墙;之后在超短地下墙之间再次进行成槽施工,以构成垂直于所述超短地下墙的槽段,槽段底部与超短地下墙槽段底部平齐;在槽段内吊放钢筋笼及灌注混凝土,以构建横向地下墙短墙,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确保后期盾构的顺利穿越,与传统的盾构穿越玻璃纤维筋地下墙相比,盾构无需穿越地下墙,减少了工程风险与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979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312886.2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交通建筑行业基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其下方进行盾构区间隧道穿越施工的基坑的围护结构:具有超短地下墙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地下墙及其之间的钢支撑、钢筋砼支撑和钢筋砼围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在盾构穿越段范围内的地下墙为墙趾位于盾构顶上方不小于0.5m处的超短地下墙,基坑两侧每对超短地下墙之间横向设置有埋设于基坑底部以下的地下墙短墙支撑,所述地下墙短墙支撑墙趾与所述超短地下墙墙趾齐平,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确保后期盾构的顺利穿越,与传统的盾构穿越玻璃纤维筋地下墙相比,盾构无需穿越地下墙,减少了工程风险与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1139838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047041.6
申请日:2007-10-15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02D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及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高承压水地区超深基坑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地下连续墙(或钻孔桩、咬合桩以及相应的隔水帷幕)作为围护结构,内支撑作为支护结构,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抗承压水安全系数的前提下明挖施工至一定标高,在明挖法开挖过程中,浇筑好围檩、支撑及上部的侧墙,然后往基坑内注入水,注水高度以开挖到坑底能抵抗承压水并满足一定安全系数为准,水下开挖到底板标高并超挖一定深度进行水下封底混凝土浇筑,而后抽除基坑内水,浇筑底板并回筑剩余的内部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979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312886.2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交通建筑行业基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其下方进行盾构区间隧道穿越施工的基坑的围护结构:具有超短地下墙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地下墙及其之间的钢支撑、钢筋砼支撑和钢筋砼围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在盾构穿越段范围内的地下墙为墙趾位于盾构顶上方不小于0.5m处的超短地下墙,基坑两侧每对超短地下墙之间横向设置有埋设于基坑底部以下的地下墙短墙支撑,所述地下墙短墙支撑墙趾与所述超短地下墙墙趾齐平,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确保后期盾构的顺利穿越,与传统的盾构穿越玻璃纤维筋地下墙相比,盾构无需穿越地下墙,减少了工程风险与造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