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4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78766.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地表冻胀相对位移的冻结施工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冻结施工控制参数数据库;S2、采集冻结施工中冻结施工工程数据;S3、将工程数据写入冻结施工控制参数数据库,同时建立数据函数:S4、基于获得的工程数据生成当前冻结圈范围,比较预期冻结圈与当前冻结施工效果差异,调整施工参数;S5、根据调整好的施工参数继续施工,同时监测地表冻胀相对位移与位移速度;S6、将采集到的数据同控制基准值对比,若超限,则采取减缓冻结圈生成措施。本发明根据数据函数及时调整冻结施工参数,提高冻结法施工效率同时减少冻结法冻胀对地表、地下现有构筑物影响,更加有效的控制施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83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32416.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1R13/52 , H01R43/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线的接线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中空套管,套管套设在电线外,套管两端内侧开设有环形缺口,环形缺口的末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中空封堵头,封堵头套设在套管的两端,所述封堵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中空套管与所述封堵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封堵头的数量为两个;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于所述套管的环形缺口处,拧紧封堵头使橡胶圈紧裹电线。本发明有效保证了电线接线位置处于紧固状态,实现了牢固接线和接线区域防水,使接线位置更加安全。本产品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线的接线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2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98530.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浆液动态可视化注浆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土层装填系统、注浆系统、压力系统,土层装填系统含透明的模型试验桶;压力系统通过气动管路连通注浆系统,注浆系统通过注浆管路连通土层装填系统,压力系统为注浆系统施加压力使浆液注入土层装填系统;还包括计量系统:用于测量注浆系统的浆液流量;浆液动态监测系统:对土层装填系统内浆液的扩散状态进行动态监测;中央数据处理系统:接收各系统返回的数据,进行数据交互形成浆液扩散形态的函数并存储不同注浆参数下的浆液扩散形态。本发明可实现对浆液扩散过程中形态的动态监测,能够精准模拟并调控浆液注入驱动力;装置集成度高、专业性强,试验精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6008514U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22687267.0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隧道管片螺栓防水构件,包括一个橡胶套筒和两个端口部件,两个所述端口部件分别抵接在所述橡胶套筒的两侧;所述橡胶套筒呈薄壁圆筒状,套设在螺栓外周;所述端口部件呈环形,所述端口部件的内径与所述螺栓外径适配,所述端口部件的外壁贴合螺栓孔位置处的轮廓线。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管片螺栓防水构件,当螺栓孔内有地下水通过接缝渗入时,橡胶套筒和端口部件使螺栓与螺栓孔内的水产生一层物理阻隔,使得螺栓整体防水效果好,防止螺栓与水直接接触产生锈蚀,使结构整体安全系数提高;该防水构件与管片接口几何相容性好,具有更好的防水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055199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21077656.X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道注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假塑性流体自动化注浆装置,包括A液池、B液池和混合器;所述混合器为圆柱形双层结构,混合器外层为B液仓,B液仓外壁设有B液注入口,B液池通过B液管路与B液仓连通,混合器里层为混合仓,混合仓底部设有A液注入口,A液池通过A液管路与混合仓连通;所述混合器中的B液仓与混合仓相连接的壁面上沿环向、纵向均匀设置有喷嘴;所述混合仓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A液管路、B液管路、出料口处均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双浆液注浆装置,将混合喷嘴改造成混合器,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在混合时,B液沿各个方向注入A液,保证B液在注入A液时均匀分布,避免集中产生结块现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