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盾构转角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14197A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200410067139.4

    申请日:2004-10-14

    IPC分类号: E21D9/093

    摘要: 一种双圆盾构转角控制的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如下:双圆盾构两腰各设有6~8个修正转角千斤顶,其沿盾构壳体圆周方向旋转±1°,在盾构掘进过程中,一旦盾构出现旋转,将修正千斤顶反向旋转,修正偏转;开启左盾构下部和右盾构上部千斤顶,利用单独上部或下部千斤顶,使盾构圆心位置产生扭矩,使盾构右转;利用仿形刀对相应部位的超挖,改变盾构偏转方向;利用左、右螺旋机的出土量,控制盾构转角;采用反对称的壁后注浆,修正管片转角,进一步修正盾构转角;盾构发生偏转时,对盾构单侧加压重物,实现盾构旋转。本发明适用于所有采用双圆盾构工艺施工的工程,解决了原工艺上的不足和缺陷,有效的控制盾构转角和成形隧道的转角。

    用于地铁盾构可硬化浆液同步注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32288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410099180.X

    申请日:2004-12-29

    IPC分类号: E21D11/10 C04B18/04 C04B16/04

    CPC分类号: Y02W30/91

    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可硬化浆液同步注浆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根据气候在可硬化浆液配比范围中选择具体各组分进行施工,其中可硬化浆液配方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水泥7~15%,粉煤灰40~54%,砂15~27%、水22~25%、聚胺类高分子聚合物0.54~0.63%,改良型萘系聚合物0.37~0.46%;然后加宽搅拌叶片,缩小拌浆桶内叶片与桶壁间距,缩减注浆点;再进一步后期清洗,每24小时两个作业班次,必须拌制惰性浆液一次,直接泵送注浆,清除注浆设备和管路的残留的可硬化浆液。本发明浆液可一次成型,省去了二次注水泥固化浆费用,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还有效地改善了含水泥砂的浆液和易性差、易堵管的技术难题。

    沉管法隧道基础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5132C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2136676.4

    申请日:2002-08-27

    IPC分类号: E02D27/12 E02D27/28 E02D29/07

    摘要: 一种沉管法隧道基础施工工艺,属于建筑工程领域。采用钢接桩的方法,调整桩顶标高;采用高强度、低延胀率和耐磨的复合材料制作砂浆囊袋;囊袋注浆采用注浆孔与排气孔双管结构;使用低稠度、高强度及固结收缩率低的砂浆罐填材料;采用管段底部充填注浆,挤出和固结回淤,并与桩基囊袋形成完整的复合基础;所述的采用钢接桩的方法,调整桩顶标高的技术措施具体如下:水上打入桩施工,当桩顶标高高出设计值时,通过水下切割钢接桩来修正桩顶标高。本发明针对性强,适用于沼泽软弱地基、回淤量过大的江河海底及因振动而产生基础液化的地区,解决了原施工工艺的不足和缺陷。

    沉管隧道模袋混凝土限位基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381648C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510023337.5

    申请日:2005-01-14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应用在沉管隧道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限位基础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基础顶面的钢板、侧面和底面的模袋,其特征在于还主要包括混凝土浇注孔、检查孔、模袋防翻装置、限位装置等。限位装置焊接在顶面钢板的两侧。模袋是用高强土工布缝制而成,用螺栓紧固在顶面钢板上。整个构件组装完成后通过专用设备与相应的措施控制顶面钢板的平面位置与顶面高程,向模袋内充灌水下混凝土形成基础,基础底面的模袋可以与凹凸不平的开挖面自然密贴。基础达到强度后,管段直接沉放在基础上,并通过限位装置对管段进行锁定。其优点是管段直接沉放在基础顶面上,无需进行管底与基础顶面空隙的密贴处理,并通过锁定增加管段就位后的稳定性。

    沉管隧道柔性抗震接头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99044A

    公开(公告)日:2003-02-26

    申请号:CN02136674.8

    申请日:2002-08-27

    IPC分类号: E02D29/16 E02D29/07 E02D31/08

    摘要: 沉管隧道柔性抗震接头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本发明根据柔性抗震接头的基本形式,以套筒连接的预应力钢拉索纵向限位为主要特征,首先根据地基的基床条件确定管段接头刚度,并根据接头刚度进行管段抗震分析和进一步确定接头结构的形式和确定施工流程。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构造简单,现场安装可行而方便;钢拉索在结构上更具柔性;避免接头渗漏;确保拉索的防腐;使接头在火灾时依旧具有水密、抗震等功能。

    用于地铁盾构可硬化浆液同步注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2798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410099180.X

    申请日:2004-12-29

    IPC分类号: E21D11/10 C04B18/04 C04B16/04

    CPC分类号: Y02W30/91

    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可硬化浆液同步注浆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根据气候在可硬化浆液配比范围中选择具体各组分进行施工,其中可硬化浆液配方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水泥7~15%,粉煤灰40~54%,砂15~27%、水22~25%、聚胺类高分子聚合物0.54~0.63%,外掺剂萘系缩合物0.37~0.46%;然后加宽搅拌叶片,缩小拌浆桶内叶片与桶壁间距,缩减注浆点;再进一步后期清洗,每24小时两个作业班次,必须拌制惰性浆液一次,直接泵送注浆,清除注浆设备和管路的残留的可硬化浆液。本发明浆液可一次成型,省去了二次注水泥固化浆费用,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还有效地改善了含水泥砂的浆液和易性差、易堵管的技术难题。

    沉管隧道模袋混凝土限位基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80423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023337.5

    申请日:2005-01-14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应用在沉管隧道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限位基础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基础顶面的钢板、侧面和底面的模袋,其特征在于还主要包括混凝土浇注孔、检查孔、模袋防翻装置、限位装置等。限位装置焊接在顶面钢板的两侧。模袋是用高强土工布缝制而成,用螺栓紧固在顶面钢板上。整个构件组装完成后通过专用设备与相应的措施控制顶面钢板的平面位置与顶面高程,向模袋内充灌水下混凝土形成基础,基础底面的模袋可以与凹凸不平的开挖面自然密贴。基础达到强度后,管段直接沉放在基础上,并通过限位装置对管段进行锁定。其优点是管段直接沉放在基础顶面上,无需进行管底与基础顶面空隙的密贴处理,并通过锁定增加管段就位后的稳定性。

    沉管隧道管段浮运沉放对接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242128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2136675.6

    申请日:2002-08-27

    IPC分类号: E02D29/07 E02D25/00

    摘要: 一种沉管隧道管段浮运沉放对接施工工艺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本发明具体如下:(1)尾端临时自承用大直径钢管桩支承的方法;(2)管段沉放采用浮箱吊沉法;(3)计算机三维实时测量监控法;(4)数据传输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数据采集可实现自动、同步操作,实现沉放精确定位。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减少了水下作业时间;增加了管段下沉过程中的稳定性,精确地反映了管段在水中的实际位置变化,达到了很高的施工精度,同时本发明实现了较小的施工风险和成本投入,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结构形式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4375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023339.4

    申请日:2005-01-14

    IPC分类号: E21D9/00

    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在水陆交界处的最终接头结构形式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在施工暗埋段隧道时施工挡水大堤和接头井,接头井与挡水大堤形成整体;接头井包括底板、侧墙、胸墙、底板上的枕梁、以及在迎水面预留的敞口;最后一节管段沉放在接头井底板的枕梁上;以及,最后一节管段就位后,用竖向钢封门将接头井迎海面的敞口进行封堵,并将接头井内的水体抽干,然后在无水条件下将隧道接通。本发明针对性较强,施工安全度高,适用于干坞不建造在隧道轴线处的情况,解决了一般最终接头干地施工法的不足和缺陷。

    沉管隧道柔性抗震接头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33904C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02136674.8

    申请日:2002-08-27

    IPC分类号: E02D29/16 E02D29/07 E02D31/08

    摘要: 沉管隧道柔性抗震接头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本发明根据管段沉降和纵向变形计算结果确定管段接头形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①根据地基基床条件计算沉管隧道纵向沉降;②根据温差变化计算在沉管隧道内引起的纵向温度应力或变形量;③确定管段接头形式;根据管段接头形式进行管段接头抗震分析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①根据沉管周围土与管段的相互作用关系,简化动力分析计算模型;②根据抗震设计标准选择输入的地震作用;③应用动力分析方法进行管段抗震分析。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构造简单,现场安装可行而方便;钢拉索在结构上更具柔性;避免接头渗漏;确保拉索的防腐;使接头在火灾时依旧具有水密、抗震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