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9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17316.8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H02J3/00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5/01 , G06F18/243
Abstract: 基于数据驱动的静态电压稳定性评估与趋势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替代传统潮流计算,预测出电力系统PV、QV曲线,相较于传统潮流计算,易于找到极值点,计算速度快,准确度高。根据PV、QV曲线求得电力系统运行指标,并由运行指标确定各节点的稳定裕度指标。用于确定的稳定裕度指标的运行指标包含各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幅值和电压薄弱节点的电压,指标丰富,可信度高,通过确定的电力系统的稳定裕度,判断电压易失稳的节点,给出稳定性评价,准确性高,由决策树将得到的裕度指标进行处理,给出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评估,过程清晰可见,方便调度人员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7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47901.6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清洁能源储能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节能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局域能源网的优化控制,在系统中引入需求响应机制,对于分布式清洁能源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工作运行进行实现就地消纳新能源,将数据采集接口、通信接口、控制接口与数据分析层、优化决策层的应用功能分离满足能源网系统的平衡需求;同时并进行系统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数据方面的能力的研究,保证了控制过程的高效率性和高可靠性,来达到多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52584.7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能源分布式优化控制方法,属于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控制领域;首先构建网络控制层和本地控制层相互协调控制的电力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其次基于图论理论和多智能体系统的思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由子系统内部的分布式电源所构成的通信网络。且整体上采用电力系统一次控制策略,具体到虚拟同步机控制策略中,使整体系统的电压和角频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最后将网络控制层中的通信信息送入无领航者的一致性协议,通过一致性算法获得无功功率合理分配的补偿值添加到一次控制中,使无功功率可按照各分布式电源额定容量进行比例分配。本发明不仅实现了无功功率的均衡分配,而且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628861.5
申请日:2022-12-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工业区综合能源低碳调度方法及装置,解决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维持电力资源供需平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集成聚类技术对原始新能源出力数据以均值为聚类中心进行分类;步骤2:依据步骤1的结果,将聚类得出的新能源发电特性结合包括季节、节假日在内的时间因素对新能源出力的影响,形成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数据集;步骤3:将步骤2的数据集结果输入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得到预测结果‑新能源出力负荷曲线;步骤4:根据步骤3的预测结果构建高耗能园区源‑荷侧低碳调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23522.X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4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N5/01 , G06F18/2113 , G06F18/241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风电占比高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将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评估转换为含多特征变量的分类问题,以系统中存储的海量历史运行数据为驱动,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评估学习模型;其中构建构建评估学习模型包括训练样本生成、关键特征变量筛选以及基于决策树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评估模型构建;本发明能够为含高比例风电场的新型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分析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更大规模的风电并网和风电场的设计、规划和调度运行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8269.7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多终端协同的电网互动控制方法,属于智能电网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阶段,通过有限的自协调能力以实现自身的实时供需平衡,并据此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就地利用、就近消纳;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尚未消纳的产能及用能缺额聚集到区域能量控制器,并将其视为区域范围内的可调度资源参与到区域能源网系统层面的能量经济调度与优化分配中;第三阶段,以满足各区域能源网系统最终供需平衡需求为主,兼顾大规模电动汽车经济、高效的充电需求,并在必要的时候调节大型产能、用能系统的运况,以保证整个广域互联多能源局域网系统的实时供需平衡与经济调度。本发明研究多终端协同的电网互动控制方法,实现全网快速可靠经济的能量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61091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04219.0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面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稳定评估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运行特性,构建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集;步骤二:提出基于时空双注意力机制的STA‑GLN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模型;步骤三:引入集成学习和迁移学习改进STA‑GLN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基于AdaBoost和迁移学习的集成STA‑GLN多任务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引入时空双注意力机制深入挖掘暂态特性,解决前述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研究中存在的因拓扑结构变化导致评估准确率下降问题;结合AdaBoost的集成学习方法减少样本不平衡问题减少的失稳误判情况;引入迁移学习解决模型复杂导致的训练耗时长的问题,保证评估的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7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87591.1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宁辽逸 , 胡博 , 任守东 , 刘宇 , 雷振江 , 杨东升 , 金硕巍 , 周博文 , 李广地 , 罗艳红 , 杨波 , 奚超 , 贺欢 , 郝睿 , 李松涛 , 祝湘博 , 陈荣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菱镁负荷虚拟电厂源网荷储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力负荷智能调节控制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总线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计算模块、控制模块;对包含工业负荷的虚拟电厂的分布式新能源优化利用,消纳了新能源,增加了虚拟电厂的收益;对菱镁工业产品冷却散热阶段的热量进行分级综合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提高效益;对现货市场下的虚拟电厂的峰值进行调控,实现了综合优化控制经济效益与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0787591.1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宁辽逸 , 胡博 , 任守东 , 刘宇 , 雷振江 , 杨东升 , 金硕巍 , 周博文 , 李广地 , 罗艳红 , 杨波 , 奚超 , 贺欢 , 郝睿 , 李松涛 , 祝湘博 , 陈荣玉
IPC: H02J3/14 , H02J13/00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菱镁负荷虚拟电厂源网荷储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力负荷智能调节控制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总线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计算模块、控制模块;对包含工业负荷的虚拟电厂的分布式新能源优化利用,消纳了新能源,增加了虚拟电厂的收益;对菱镁工业产品冷却散热阶段的热量进行分级综合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提高效益;对现货市场下的虚拟电厂的峰值进行调控,实现了综合优化控制经济效益与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3164.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分布式储能协同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提升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维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传统调压设备作为主控设备,分布式储能协同系统为辅助调压设备,负责调节静态电压波动的关键节点;在考虑分布式储能协同系统功率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对电网调压设备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及分布式储能协同系统的分散控制,使网络节点电压维持在允许范围内,并满足关键节点对电压的特殊要求;采用优化算法高效求解MPC优化模型;即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的两阶段协调及传统调压设备与灵活可控的DESS的协调,在确保系统电压在正常范围内的同时,有效抑制关键节点电压的波动,而且由于调节DESS功率输出能够实现对电压的快速、连续控制,较大幅度地减少传统调压设备的调节次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