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43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35239.7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nventor: 吴鹤翔
IPC: F16F7/12
Abstract: 一种蜂窝能量吸收结构及吸收结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能量吸收结构及吸收结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简单吸能结构局限于单一方向设计,不能够适应方向变化的冲击条件,复杂吸能结构增加了工艺制作流程的难度,降低了单位质量的能量吸收能力,它包括多个吸能组件,多个吸能组件并排平行设置组成蜂窝能量吸收结构,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通过线切割技术对铝合金或不锈钢金属板进行切割,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切割的板材和环形管体依次进行清洗、除油渍和除锈处理;步骤三:将‘十’字交叉板焊接在圆环体的内侧壁上,制得吸能组件;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制得的多个吸能组件呈长方形排列设置,本发明用于能量吸收结构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04359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335239.7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nventor: 吴鹤翔
IPC: F16F7/12
Abstract: 一种蜂窝能量吸收结构及吸收结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能量吸收结构及吸收结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简单吸能结构局限于单一方向设计,不能够适应方向变化的冲击条件,复杂吸能结构增加了工艺制作流程的难度,降低了单位质量的能量吸收能力,它包括多个吸能组件,多个吸能组件并排平行设置组成蜂窝能量吸收结构,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通过线切割技术对铝合金或不锈钢金属板进行切割,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切割的板材和环形管体依次进行清洗、除油渍和除锈处理;步骤三:将‘十’字交叉板焊接在圆环体的内侧壁上,制得吸能组件;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制得的多个吸能组件呈长方形排列设置,本发明用于能量吸收结构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2651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55266.2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9D175/04 , C09D1/00 , C09D7/62 , C04B41/71
Abstract: 一种沥青路面用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超疏水表面制备工艺较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方法:一种沥青路面用超疏水涂层由粘结层和功能层组成。所述的粘结层由水性聚氨酯和无水乙醇配置而成;所述的功能层由疏水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和无水乙醇配制而成;所述的疏水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由纳米二氧化钛、硬脂酸和无水乙醇配制而成。利用喷涂法将粘结层喷涂于沥青路面表面,在粘结层未固化之前在粘结层的表面喷涂功能层,固化后,得到沥青路面用超疏水涂层,其表面水接触角均值可达153.5°。本发明可获得一种沥青路面用超疏水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215449018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602926.X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渗透结晶外加剂对于混凝土自愈合影响的观测装置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所述观测装置包括观测台,观测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挂板,外挂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计算机,快拆机构包括若干个固定柱,若干个固定柱三个一组固定连接于一个底座外侧的观测台的顶部,固定柱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柱,转柱的内部开设有滑腔,滑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块,滑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丝杆,丝杆与滑块之间转动连接。该渗透结晶外加剂对于混凝土自愈合影响的观测装置,具备对比实验清晰、观测方便,易于使用,装置耐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实验效果差、对比度不高、难于维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266857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0536197.1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杂复合蜂窝夹芯板,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蜂窝夹芯板空间贯通性差,采用的是单一基体材料,不能够更好的优化结构整体的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杂复合蜂窝夹芯板,其组成包括前面板、蜂窝隔层和后面板;前面板的下表面与蜂窝隔层的上表面贴合固定,蜂窝隔层的下表面与后面板的上表面贴合固定;蜂窝隔层的蜂窝壁在中心位置设置圆孔,且错位断开排放,前面板、蜂窝隔层的蜂窝壁和后面板均采用纤维金属层合板。
-
公开(公告)号:CN215969403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1592133.4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渗透结晶外加剂对于混凝土自愈合的搅拌装置涉及混凝土搅拌机技术领域,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外壳、上料口、搅拌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搅拌机外壳右侧固定连接有上料口,所述搅拌机外壳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外壳下侧设置有下料机构;通过将混凝土从上料口处放入到搅拌机外壳内壁中,启动第二电机带动驱动杆上端的倾斜齿轮,使驱动杆带动搅拌叶同步转动,对进入到搅拌机外壳内壁中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同时再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使插接在第一螺纹杆上端的活动板进行横向移动,带动伸缩杆向内侧压缩,使轴杆向下推动将第一密封箱向下带动,加深了搅拌叶的搅拌深度,使混凝土与外加剂能够充分均匀的搅拌。
-
公开(公告)号:CN207315973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0773760.5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nventor: 吴鹤翔
Abstract: 一种抗冲击安全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是由至少一个I型结构蜂窝单胞和至少一个II型结构蜂窝单胞,根据结构类型特征嵌套耦合形成的复合蜂窝材料结构。不同蜂窝材料单胞的微拓扑几何形状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类型特性。本实用新型将I型结构蜂窝材料和II型结构蜂窝材料结合在一起,有效的耦合了I型结构蜂窝材料和II型结构蜂窝材料的优势特性,在保证载荷一致性的条件下,有效提高防护装置的能量吸收能力,为被保护结构提供了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2612142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0536187.8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碰撞自适应复合薄壁结构,涉及大型工业工程的安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薄壁结构在防碰撞安全防护过程中存在初始屈服作用力较大、稳定性和可控性较差,不能够在不损失薄壁结构刚度和不添加附件装置的同时,满足降低初始屈服作用力和提高薄壁结构稳定性的要求,从而导致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多个复合薄壁结构单元首尾顺次连接,且连接后成长条形;所述的复合薄壁结构单元包括薄壁管和两个沙漏薄壁结构;沙漏薄壁结构为上下开口具有空腔的圆台状,一个沙漏薄壁结构的小端面与另一个沙漏薄壁结构的小端面固定连接,薄壁管的一端依次穿过一个沙漏薄壁结构的小端面和另一个沙漏薄壁结构的小端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型工业工程的安全技术领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