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站点引力指数的微循环公交站点选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2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48663.4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站点引力指数的微循环公交站点选址方法,包括基础输入数据要求规范、确定微循环公交候选站点、站点引力指数量化方法、基于站点引力指数的微循环公交站点选址模型构建,利用互联网开放平台数据及调查数据,考虑居民从住地至微循环公交站点的实际步行距离,使得公交站点选址可吸引布设区域内所有居民乘坐微循环公交,提升乘客使用公交意愿;同时考虑站点数量从而降低公共公司运营成本和提高微循环公交的服务便捷性及可达性。本发明能够在达到可吸引乘客的站点引力指数的最低阈值前提下,对候选站点进行合并,保证以最少的站点满足所有居民的微循环出行需求,进而提供有竞争力的微循环公交服务。

    一种基于公交刷卡数据测量老年人就医可达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0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56693.0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公交刷卡数据测量老年人就医可达性的方法,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各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的最佳公交出行时长,确定就医出行时间阈值,将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到达医疗机构的公交出行时长小于或等于就医出行时间阈值的各医疗机构作为与其所对应的就医可达医疗机构,获取与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所对应的各就医可达医疗机构的供需比,以及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到达与其所对应的各就医可达医疗机构的公交出行时长的高斯函数,获取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的就医可达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精确反映潜在的就医需求,计算的就医可达性精确度高。

    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考虑服务联动效应的定制公交站点选址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73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097514.3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考虑服务联动效应的定制公交站点选址方法及系统,面向具有连接出行起、终点与火车站、机场等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之间的市内段出行需求的联程出行旅客,根据既有的常规公交站点集合、枢纽调查站点集合确定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的定制公交候选站点集合,构建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考虑服务联动效应的定制公交站点选址优化模型,将模型等价转换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利用优化求解器求解生成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的定制公交最优站点集和每个站点需配置的定制公交服务水平等级。定制公交服务站点最优资源配置能够与其他市内段出行方式形成服务竞争力,实现联程旅客的多种出行方式枢纽衔接需求。

    一种地面公交站点客流量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1176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140020.3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公交站点客流量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公交刷卡数据并统计现有各公交站点的客流量;(2)获取车辆进出站数据并计算现有各公交站点的平均车头时距;(3)获取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居民小区数据、路网数据、土地利用数据;(4)建立客流量影响因素数据集;(5)建立车头时距影响因素数据集;(6)建立联立方程模型;(7)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8)建立预测站点影响因素数据集;(9)采用估计后的客流量模型进行预测。本发明结合多源数据、考虑模型中内生性的影响,能够准确预测站点层面公交客流量,有助于有效配置公交站点设施,评价新建公交站点位置选择的合理性。

    一种基于公交刷卡数据测量老年人就医可达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056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256693.0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公交刷卡数据测量老年人就医可达性的方法,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各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的最佳公交出行时长,确定就医出行时间阈值,将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到达医疗机构的公交出行时长小于或等于就医出行时间阈值的各医疗机构作为与其所对应的就医可达医疗机构,获取与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所对应的各就医可达医疗机构的供需比,以及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到达与其所对应的各就医可达医疗机构的公交出行时长的高斯函数,获取老年乘客居住地站点的就医可达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精确反映潜在的就医需求,计算的就医可达性精确度高。

    基于有序站点对的地面公交线网重复系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58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54060.3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地面公交线网重复系数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没有道路网数据无法计算公交线网重复系数的问题,方法包括,获取所有公交线路的站点名称,生成站名序列;补充过站不停站点、合并紧邻站点;将一个方向有N个站点的线路拆分为N‑1个有序站点对;统计各有序站点对的站间距;计算有序站点对的累计长度;计算区分上下行的公交线路总长度;计算公交线网的站点对重复系数;为每一个不同的有序站点对引入“计算标签”t,根据有序站点对所处公交线网的交通环境赋值0或1;计算标签站间距及区分上下行的公交线网长度;计算公交线网重复系数;本发明可以区分在路口不同转向公交线路的功能,计算更贴合乘客需求的广义公交线网重复系数。

    一种地面公交站点客流量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11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40020.3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公交站点客流量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公交刷卡数据并统计现有各公交站点的客流量;(2)获取车辆进出站数据并计算现有各公交站点的平均车头时距;(3)获取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居民小区数据、路网数据、土地利用数据;(4)建立客流量影响因素数据集;(5)建立车头时距影响因素数据集;(6)建立联立方程模型;(7)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8)建立预测站点影响因素数据集;(9)采用估计后的客流量模型进行预测。本发明结合多源数据、考虑模型中内生性的影响,能够准确预测站点层面公交客流量,有助于有效配置公交站点设施,评价新建公交站点位置选择的合理性。

    一种基于出行交易数据和POI数据的居住地站点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6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65059.3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出行交易数据和POI数据的居住地站点识别方法,首先提取每个用户出行当天第一条交易数据,并将其出发站点视为潜在居住地站点;之后计算潜在居住地站点间的两两距离,通过设置居住地站点集群距离阈值对潜在居住地站点进行集群识别,并计算每个站点的居住潜力;最后根据集群的数量、累积出行频率、内部站点出行频率等特征,结合居住潜力最终识别出用户的居住地站点。本方法简单易行,使用出行交易数据并结合POI数据进行辅助判断,更精准地识别出特定交通方式用户的居住地站点,为确定出行需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可以优化交通资源供给配置,也可为评价特定类型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在需求识别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