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10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49855.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
IPC: G01N17/00 , G01N21/88 , G01N35/04 , G06T7/00 , G06T17/00 , G06T7/187 , G06T7/62 , G06V20/69 , G06V10/82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批量化检测的金属耐腐蚀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多孔样品板中批量化放置多个待检测金属样品,进行腐蚀浸泡实验,得到待检测的腐蚀后样品,并进行失重实验,记录腐蚀速率;S2:将待检测样品板进行自动化样品递送,同时使用高分辨率相机与体式显微镜对腐蚀样品进行自动化批量拍摄,得到二维切片图像;S3: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对腐蚀图像进行识别预测,合成三维模型,推断腐蚀速率和腐蚀百分比;S4:结合S1中得到的腐蚀信息和S4中得到的腐蚀信息,对每个样品进行综合打分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提供定性分析,还结合失重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实现了对金属耐腐蚀性的全面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321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45720.7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
IPC: B23Q3/18 , B23Q17/22 , B23Q15/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中心转轴定位机构,包括支撑底板、第一直线导轨、底座、支撑壳体、第一滚珠丝杠装置、第二滚珠丝杠装置以及升降柱;支撑底板上部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支撑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装置;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装置,第二滚珠丝杠装置与支撑壳体连接;第一滚珠丝杠装置与升降柱连接;升降柱与机械加工中心转轴的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滚珠丝杠装置中的滚珠丝杠的导程大于第二滚珠丝杠装置中的滚珠丝杠的导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高效率以及高精度的控制刀具下降的高度,并且还能够对转轴的位置进行监测,在转轴发生偏移时,能够及时发现,从而保证后续零件的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18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62067.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涂覆有可降解高分子涂层的镁丝的装置及制备方法和产品,所示装置包括依次固定的涂层制备模块、自动收丝模块和快速冷却模块,涂层制备模块包含上端高分子填料凹槽、中端加热块和末端出丝孔;自动收丝模块包含收丝惰轮和收丝电机;快速冷却模块由收丝路径上的数个阵列风扇组成。本发明引入挤出式的涂层制备模块装置,大幅降低了涂层制备的难度及成本,实现了在镁丝表面简易而稳定地的涂覆高分子涂层,为镁金属涂层技术带来了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通过控制机械装置和温度参数实现在镁丝表面形成均匀的高分子涂层,并保证了涂层的连续稳定,增强了镁丝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机械强度,为镁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035431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693906.9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性增强相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镁铁双金属复合氧化物1%~25%、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75%~99%。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层状镁铁双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2)镁铁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溶液共混;3)磁性增强相改性复合材料成型。本发明采用复合增强制备生物可降解的磁性增强相改性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并利用层状镁铁双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磁性特征,引入旋转磁场实现增强相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体中各向异性分布,该复合材料兼具降解速率可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14866.4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抗菌涂层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无水醇溶液中加入钛源、分散剂及控制溶液为酸性的PH调节剂,后加入水解抑制剂,经搅拌后得到A溶液;向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银源及银离子稳定剂,经搅拌后得到B溶液;将B溶液滴加至A溶液中,搅拌后,得到TiO2/Ag复合溶胶,并陈化处理;使用旋涂法在多孔铝箔上涂覆TiO2/Ag复合溶胶,干燥后,得到所述复合抗菌涂层铝箔。本发明方法使微小的抗菌离子沉积到多孔铝箔的孔中,从而使膜层与铝箔的结合力更强,且具有更高的吸附效率;同时利用银离子稳定剂避免了银盐与有机物反应形成沉淀而破坏溶胶稳态,因此复合膜层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63229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6384.4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3O4-Au抗体纳米磁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所述的Fe3O4抗体纳米磁珠的制备方法为Fe3O4溶液由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AuNPs静电吸附到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后的Fe3O4上,得到Fe3O4-Au,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抗体共价结合到修饰后的Fe3O4-Au上,即得。本发明所提供的Fe3O4-Au抗体纳米磁珠填补了目前富集纯化分泌型自噬小体的空缺,其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的复杂处理,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对分泌型自噬小体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另外,Fe3O4-Au抗体纳米磁珠在富集纯化分泌型自噬小体的应用,具有富集效率高、产物纯度高,操作简便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02540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08295.1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A61F2/44 , B29B9/06 , B29C48/92 , B29C64/118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镁粉增强高分子材料多孔结构的弹性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由主体部分和植骨部分组成,主体部分为梯度孔径分布的多孔镁增强复合材料六面体,植骨部分由多根条状锯齿组成。融合器内部及表面覆有具有骨诱导作用和抗炎作用的药物涂层。其制备方法为,将PCL颗粒高温熔化后与镁粉混合制成复合材料颗粒,随后通过熔融沉积法一体成型。该弹性椎间融合器的弹性梯度孔径结构很好地匹配了人骨的弹性模量,提高了融合率。一体成型方法提升了融合器的力学强度,降解过程中镁离子的释放起到了酸碱中和的作用,并将降解速率调控至合理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6225.0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MMC和CCV级联驱动系统的宽频率范围运行方法及装置,涉及多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接收实时监测的电机频率数据ωm,并设定用于确定驱动系统工作模式的临界频率ωb;将接收的电机频率ωm与临界频率ωb进行对比,若ωm小于等于ωb,所述MMC和CCV级联驱动系统工作模式则为低速模式,此时MMC输出恒定的中频交流侧电压,CCV驱动电机运行;若ωm大于ωb,所述MMC和CCV级联驱动系统工作模式则为高速模式,此时MMC驱动电机运行,CCV进入旁路状态。本发明能够有效保障在电机低速情况下驱动系统MMC子模块电容电压脉动小,高速情况下电机转矩脉动小,实现驱动系统的高可靠、宽调速范围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6322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0916384.4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3O4‑Au抗体纳米磁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所述的Fe3O4抗体纳米磁珠的制备方法为Fe3O4溶液由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AuNPs静电吸附到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后的Fe3O4上,得到Fe3O4‑Au,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抗体共价结合到修饰后的Fe3O4‑Au上,即得。本发明所提供的Fe3O4‑Au抗体纳米磁珠填补了目前富集纯化分泌型自噬小体的空缺,其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的复杂处理,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对分泌型自噬小体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另外,Fe3O4‑Au抗体纳米磁珠在富集纯化分泌型自噬小体的应用,具有富集效率高、产物纯度高,操作简便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6816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94700.8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促血管化的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再生膜包括微通道层和纺丝层;微通道层为具有三维网络通道的再生膜,再生膜内的三维网络通道由弯曲固定后的金属丝经被腐蚀消除后制得;纺丝层设置于再生膜的致密侧。该制法为:将可降解聚合物溶解后注入模具中;将金属丝材缠绕成为固定的三维网状结构,压平整,置入可降解聚合物溶液中,蒸发成型获得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经腐蚀液腐蚀后洗去金属丝材,获得具有微通道的再生膜;将再生膜的致密侧朝上,在表面进行纺丝,制得。本发明的组织再生膜有效解决了促血管化微通道的通径大小和结构可控性问题,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促骨生成性能,满足临床需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