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位移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394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453036.0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燕华 王成 冯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位移测量方法,包括:标记点安装、图像采集、图像处理、标记点坐标求解、位移解算。本发明利用工业相机进行图像的采集,采用基于python语言编写的程序进行数字图像的处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目标点的提取与定位,通过亚像素识别精确定位标记点坐标,根据图像‑物理坐标系换算关系最终得到标记点的位移,即是所测结构上标记点所处位置的位移,解决了大型振动台实验中,由于假定零位移刚性支架震动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该方法,精度高,非接触测量,效率高。

    一种单向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位移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3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53036.0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燕华 王成 冯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位移测量方法,包括:标记点安装、图像采集、图像处理、标记点坐标求解、位移解算。本发明利用工业相机进行图像的采集,采用基于python语言编写的程序进行数字图像的处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目标点的提取与定位,通过亚像素识别精确定位标记点坐标,根据图像-物理坐标系换算关系最终得到标记点的位移,即是所测结构上标记点所处位置的位移,解决了大型振动台实验中,由于假定零位移刚性支架震动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该方法,精度高,非接触测量,效率高。

    一种防沉淀磁流变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6344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1230433.1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淀磁流变阻尼器,横向上依次为推进轴、缸体以及拉杆;缸体的左侧端部固定有左侧封头,缸体的右侧端部固定有带有齿轮端部的封板,腔体内还设有右侧封头,右侧封头固定在缸体内,右侧封头将缸体分成工作腔体和工作副腔体;工作腔体内有左螺旋弹簧片和右螺旋弹簧片,左螺旋弹簧片通过连接环与左侧封头固定,右螺旋弹簧片通过连接环与右侧封头固定,推进轴穿过工作腔体且伸入工作副腔体中,推进轴上设有活塞,活塞中部设置凹槽,凹槽处缠绕有励磁线圈,活塞位于左螺旋弹簧片和右螺旋弹簧片之间;拉杆与封板转动连接,拉杆上固定有电机,电机转轴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驱动齿轮与封板的齿轮端部啮合;磁流变液填充在工作腔体中。

    一种管道结构多维粘弹性隔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047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53776.3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02 E03C2201/60 F16F15/022 F16F15/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结构多维粘弹性隔减振装置,该装置由螺栓(1),粘弹性隔振支座(2),上钢板(4),预压弹簧(5),附加钢板(6),减振器(7),下钢板(8),U形弹簧(9)组成;其中,在粘弹性隔振支座(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钢板(4)、下钢板(8),在上钢板(4)上设置附加钢板(6),在附加钢板(6)与下钢板(8)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U形弹簧(9),上钢板(4)与附加钢板(6)由螺栓(1)连接,附加钢板(6)与螺栓(1)上的螺帽之间设有预压弹簧(5),通孔(3)位于该隔减振装置的中间。本发明在隔离外部激励的同时耗散振动能量,具有耗能效果好、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的优点。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抗震混合试验模型更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3179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965456.4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抗震混合试验模型更新方法,利用试验子结构的系统输入变量和恢复力观测值作为样本集在线训练卷积神经网络,进而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值子结构恢复力预测模型,代替数值子结构中与试验子结构相同或相似部分的恢复力模型。从而避免了模型的选择误差,显著提高了恢复力的预测精度,使得混合试验的结果更加符合真实情况。该方法去掉了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池化层,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数据特征提取能力和抵抗噪声的能力。提高了混合试验中数值子结构恢复力的预测精度,显著提升了基于智能算法的抗震混合试验模型更新方法的泛化能力和抵抗噪声的能力,使混合试验中数值子结构的建模分析结果更为精确。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的反向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366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411418.5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器的反向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定所需的最大阻尼力和可调系数,将几何设计和磁路设计统一起来进行反向优化设计,直到磁流变阻尼器在相对小的尺寸下满足所需的最大阻尼力和可调系数;其中,几何设计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计算几何设计目标值,磁路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计算磁路设计目标值。本发明的反向优化设计方法既满足了磁路设计中空间磁场强度解的精准度,又充分考虑几何设计和磁路设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有效避免了过早出现磁饱和现象或磁路材料的浪费;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为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便于其工程应用和推广。

    一种体积补偿隔离式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6678257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0052593.X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积补偿隔离式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工作腔和体积补偿腔;所述阻尼器工作腔由阻尼器外缸筒(8)、浮塞(10)、顶部封盖板(2)围成;工作腔内含有活塞和磁流变液(4);其中,活塞由活塞头(9)和活塞杆(1)组成;所述体积补偿腔由阻尼器外缸筒(8)、浮塞(10)、底部封盖板(16)围成;在围成的腔内放置一预压高性能弹簧(12)并填充高标号硅油(13);所述预压高性能弹簧(12)上端与浮塞(10)连接,下端与底部封盖板(16)连接;所述预压高性能弹簧(12)内放置一包裹空气的多孔橡胶块(15);所述多孔橡胶块(15)下端与底部封盖板(16)连接,且不与预压高性能弹簧(12)接触,保证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工作性能正常。

    基于径向偏置的机器人堆焊复杂外形工件的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8578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138103.0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径向偏置的机器人堆焊复杂外形工件的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工件CAD模型自动规划机器人焊接路径,采用以工件截面一侧的轮廓线为偏置线,向截面另一侧轮廓线逐次进行径向偏移,自动生成该截面焊接轨迹线,以保证工件外形精度与轨迹线问的间距,消除环的自交与直线段消失等问题。对于曲率变化过大的偏置线,根据曲率特征进行分段偏置以适应复杂轮廓;根据焊接工艺要求以及工件模型的外形特征,设计修复算法,对偏移后的轨迹线进行调整以修复盲区,减少补焊和打磨所需的工作量。本方法适用于利用弧焊机器人堆焊具有不同外形包括复杂外形工件的场合,可大大缩短机器人堆焊作业的编程时间,显著提高机器人的使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