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352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87147.8
申请日:2021-05-04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顿栋梁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及装置,涉及疲劳驾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获得车辆行驶实时参数以及方向盘握力变化值,车辆行驶实时参数包括加速踏板实时开度、制动踏板实时开度以及方向盘实时转角;将加速踏板实时开度、制动踏板实时开度、方向盘实时转角以及方向盘握力变化值,分别与加速踏板预需开度、制动踏板预需开度、方向盘预需转角以及方向盘握力变化阈值进行比对,获得对应的参数差异值;当任一参数差异值超过对应的参数差异许可阈值时,根据预设的工作流程进行疲劳驾驶告警。本申请基于实际驾驶操作以及方向盘握力变化,对驾驶状态进行判断,当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时进行有效预警,通过主动干预的方式提高驾驶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1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81326.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R31/5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在整车行驶过程中,接收电池包底部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得到的压力信号值;判断所述压力信号值是否高于预设压力阈值;若所述压力信号值高于预设压力阈值,检测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内阻值,并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芯内阻值判断是否造成电芯短路;若造成电芯短路,发出第一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320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09700.0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模块化车身结构设计方法及汽车,车身结构包括:平台通用模块,包括前车架总成、与前车架总成一端连接的前地板总成以及后车架总成;车型通用模块,包括前悬长度调整组件、轴距调整组件以及后悬长度调整组件;其中,前悬长度调整组件包括与前车架总成另一端连接的前防撞梁总成;轴距调整组件包括连接前地板总成和后车架总成的前地板后段总成;后悬长度调整组件包括与后车架总成连接的行李箱地板总成、与后车架总成和行李箱地板总成连接的后纵梁以及与后纵梁连接的后防撞梁总成。本发明模块化平台的结构和通用化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平台的模块通用化方案,从而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598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21352.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电动汽车的实际电池数据、实际环境温度数据以及实际行驶状态数据,并基于预设的综合里程预估模型处理实际电池数据、实际环境温度数据以及实际行驶状态数据,得到第一续航里程,然后基于行驶状态数据,确定出应用于第一续航里程的里程校准模型,最后,利用里程校准模型对第一续航里程进行校准,得到电动汽车的第二续航里程,使得第二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的偏差小于第一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的偏差,因而减小了获取续航里程过程中的偏差,提高了获取续航里程过程中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42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14861.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顿栋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座椅及其控制方法及装置,一种减振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座椅骨架,座椅本体的底端嵌套在座椅骨架内,座椅本体底端连接电磁上组件,该座椅骨架内部设置电磁下组件,电磁上组件与电磁下组件相对设置;在对电磁上组件和电磁下组件通电时,可控制电磁上组件相对于电磁下组件向上移动,以抬高座椅本体,使得座椅本体在竖直方向上悬浮,进而将座椅本体与连接固定在车内地板上的座椅骨架之间形成电磁间隙,降低车辆振动对座椅本体的影响,达到减振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147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9492.3
申请日:2021-05-04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顿栋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吸能结构,其包括:用于固定至车架的连接板;防撞梁,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吸能盒,其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防撞梁之间,且所述吸能盒连接所述防撞梁与所述连接板,当所述防撞梁发生碰撞时,所述吸能盒可伸缩变化。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模块化吸能结构,由于在所述防撞梁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了所述吸能盒,且所述吸能盒连接所述防撞梁与所述连接板,当所述防撞梁发生碰撞时,所述防撞梁和所述吸能盒均会发生变形,吸收部分碰撞能量,同时,所述吸能盒还能够伸缩变化,进而在所述吸能盒进行伸缩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吸收碰撞能量,因此,所述模块化吸能结构可以吸收高速碰撞后较多的能量,实现撞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1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87311.5
申请日:2021-05-05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顿栋梁
IPC: B60R1/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片智能调节方法及装置,涉及外后视镜调节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目标驾驶员和参考驾驶员的身份信息计算对应的最佳坐姿座椅H点坐标和参考坐姿座椅H’点坐标;步骤S2,根据最佳坐姿座椅H点坐标和参考坐姿座椅H’点坐标计算对应的最佳眼点F点坐标和参考眼点F’点坐标;步骤S3,根据最佳眼点F点坐标、参考眼点F’点坐标以及外后视镜片基准点M点坐标计算外后视镜片的调节角度;步骤S4,根据所述调节角度调节外后视镜片。本发明可根据不同的驾驶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智能调节,使外后视镜片处于最佳位置,保证驾驶员具有较好的汽车外部视角,从而获得较好的驾驶体验,智能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5009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64381.0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顿栋梁
IPC: B60R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后视镜调整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驾驶员踵点的第一坐标信息以及驾驶员的身高信息,然后,基于第一坐标信息以及身高信息,确定驾驶员在最佳坐姿位置时所对应的最佳眼点的第二坐标信息,基于该第二坐标信息,确定该驾驶员的最佳眼点经内后视镜后的成像位置,基于该成像位置,确定驾驶员的最佳眼点经内后视镜后目标所及的后视野参考点的第三坐标信息,基于第二坐标信息、第三坐标信息、成像位置以及内后视镜的旋转中心点的第四坐标信息,确定内后视镜需调整的角度,进而通过自动调整内后视镜的方式,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6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72128.2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30/02 , B60W30/182 , B60W40/08 , B60G17/018 , B60G17/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获取车辆的信息;基于车辆的信息,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驾驶模式;基于该驾驶模式,控制车辆的高度调整至与驾驶模式对应的高度,从而通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不同驾驶模式,控制车辆的高度,以使车辆在各种驾驶模式时,保持车身的平稳和稳定,以提高用户的驾驶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3536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44926.4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向盘以及车辆。该方向盘包括本体以及活动体,本体为具有缺口的环状,活动体的一端活动设置在缺口的一侧的本体内,活动体的另一端可操作地伸出缺口的一侧,并闭合在缺口的另一侧上,使本体以及活动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本申请不仅能使方向盘具有断开的效果,又可以保证其实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