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6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111813.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铁院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水温隧道喷射混凝土与围岩胶结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利用隧道施工现场爆破后得到的岩石,制备含有粗糙结构面的板状岩石试样;搭建能够反映隧道施工现场温度梯度及湿度养护环境的养护试验箱;在板状岩石试样的粗糙面上喷射混凝土层,得到喷射混凝土‑岩石胶结体样,并将喷射混凝土‑岩石胶结体样置于养护试验箱内进行养护;利用养护完成的喷射混凝土‑岩石胶结体样,分别制作标准立方体测试试样和标准圆柱体测试试样;对标准立方体测试试样开展直剪试验,对标准圆柱体测试试样开展热‑水‑力耦合作用下的剪切渗流试验,得到喷射混凝土与围岩胶结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4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11813.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铁院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水温隧道喷射混凝土与围岩胶结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利用隧道施工现场爆破后得到的岩石,制备含有粗糙结构面的板状岩石试样;搭建能够反映隧道施工现场温度梯度及湿度养护环境的养护试验箱;在板状岩石试样的粗糙面上喷射混凝土层,得到喷射混凝土‑岩石胶结体样,并将喷射混凝土‑岩石胶结体样置于养护试验箱内进行养护;利用养护完成的喷射混凝土‑岩石胶结体样,分别制作标准立方体测试试样和标准圆柱体测试试样;对标准立方体测试试样开展直剪试验,对标准圆柱体测试试样开展热‑水‑力耦合作用下的剪切渗流试验,得到喷射混凝土与围岩胶结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40099.5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铁院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10/00 , G16C20/7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安全系数智能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的岩质边坡的表现形态数据、内部状态数据和不同岩层的岩样力学参数数据;建立待监测的岩质边坡的三维边坡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得到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岩质边坡安全系数智能计算方法的系统,以及一种包括了所述岩质边坡安全系数智能计算方法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岩质边坡安全系数智能计算方法、系统及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并结合无接触测量技术和有限元仿真方案,不仅实现了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及稳定性分析,而且可靠性更高,精确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7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0841.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16H50/30 , G16H50/70 , A61B5/0205 , A61B5/01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人员热风险指标的建立和监测方法,该隧道施工人员热风险指标的建立和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施工环境参数、施工人员生理参数和施工人员热疲劳参数;计算施工环境参数和施工人员生理参数的综合权重;根据综合权重建立不同隧道施工人员的热风险指标,并确定各施工人员的热风险等级划分阈值;根据可穿戴设备实时测得的施工环境参数和施工人员生理参数确定对应施工人员的热风险等级。本发明考虑了环境参数、生理参数的相互依赖影响,解决了现有指标无法考虑隧道施工人员个体差异、劳动强度差异、不能对施工过程中人员热风险进行实时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18392.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连拱隧道改扩建为双层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第三隧道和第四隧道进行交通封闭施工,将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作为施工期间交通通行使用;在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内施工临时加固措施;对第三隧道进行开挖形成上层隧道;对上层隧道施作隧道右侧下台阶的钢筋混凝土板及第二支护桩;施作矮边墙与上层隧道二次衬砌,使上层隧道全部贯通;开挖下层隧道,施作下层隧道衬砌结构;浇筑隧道中隔板,完成双层隧道的施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能够满足从周边场地限制、施工变形控制、施工组织安排及老旧隧道加固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施工的工艺方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58133.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钻进耗散能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计算方法,属于岩石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选用PDC钻头对岩石进行钻进,并确定PDC钻头在钻进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及PDC钻头上的单个PDC片的受力情况;基于PDC钻头在钻进过程中的参数,确定钻机输出至钻头的总能量E;基于钻头每旋转一周所需克服的钻头侧壁与岩石之间的摩擦力做功Wμ以及钻头每旋转一周所产生的排碴液动能PK,确定钻头的钻进耗散能We;基于钻进耗散能We与岩石破碎所需能量WB之间的能耗关系方程,得到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σ。通过利用现场仪器测得的随钻参数,再基于随钻参数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计算,以高效地测算出围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从而为工程施工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349287.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匀地层条件耦合随机场建模方法及系统,针对现有的随机场模拟方法中,地层简化为均匀厚度以及钻孔数据使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考虑地层互相关以及材料自相关的非均匀厚度地层的条件耦合随机模拟方法。通过将有限元模型划分为足够数量的单元,确定各单元土体所属地层以模拟地层起伏状况;基于Co‑Kriging理论,充分考虑了钻孔数据的约束作用以及材料各参数随机场、各地层之间的相关性影响,从而实现地层土体参数的精细化建模,提高地层土体参数随机模拟的可信度、精准度,该方法可用于具有钻孔数据的多地层多参数随机场的建模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73647.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三轴实验的三向渗流密封装置及应用方法,涉及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柔性密封套和支撑框架;所述柔性密封套包括中空腔体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和第六套筒;所述柔性密封套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且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该应用方法包括采用流体加压输送组件将流体输送至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柔性密封套组装后的空腔内,用于向空腔腔体内提供压力,使得所述柔性密封套被压迫贴紧在所述岩样和各压头上,实现三向渗流密封。本发明能够模拟深部地层环境下岩石的三向渗流,便于全面真实的分析深部地层环境下岩石的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5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588301.5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岩石三维块体离散元模型微观参数确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室内三轴试验获取不同倾角的层状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以及构建层状岩石离散元数值模型;获得节理微观参数与层状岩石杨氏模量、峰值强度等力学指标的关系模型;基于层状岩石室内三轴试验宏观参数以及上述关系模型进行层状岩石节理微观参数的标定,获得层间岩石内部虚拟节理的微观参数和层理面节理的微观参数;将层间岩石内部虚拟节理的微观参数和层理面节理的微观参数输入至层状岩石离散元数值模型内进行三轴压缩数值模拟,以获得层状岩石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验证该层状岩石三维块体离散元模型微观参数确定的方法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912183.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非对称挤压性软岩隧道的差异分级控制方法及系统,确定了非对称挤压性软岩隧道断面不同位置的变形等级,明确了非对称挤压性软岩隧道关键变形部位的差异化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差异分级方法既能预测挤压大变形的程度,又能预测非对称局部大变形的位置,能提高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适应非对称挤压变形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