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9848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167069.2
申请日:2019-11-2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87/22 , A61K4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DDQ介导的卟啉meso位碳氧和碳碳偶联的卟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卟啉是5,15位二芳基取代的金属配位卟啉。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不需要官能团的介导,也不需要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发明所述卟啉类衍生物通过DDQ催化氧化的过程,成功避免了自身偶联以及亲核试剂与氧化剂之间的偶联反应,并通过向卟啉类化合物中引入极性氧原子,使得其共轭体系进一步增大,水溶性增强,为新的光敏剂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52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31515.2
申请日:2018-09-0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IPC分类号: C07C237/30 , C07C237/32 , C07C237/34 , C07D295/13 , C07D213/40 , C07D211/22 , C07D335/02 , C07D309/04 , C07D307/14 , C07D207/09 , C07D333/20 , C07D307/52 , A61K31/166 , A61K31/5375 , A61K31/4402 , A61K31/4406 , A61K31/4458 , A61K31/40 , A61K31/341 , A61K31/351 , A61K31/381 , A61K31/382 , A61P35/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所述抗肿瘤化合物包括具有符合式Ⅰ所示的分子结构: 式Ⅰ,其中,R1、R2、R3分别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直链烷氨基、C1-C6醇基、C3-C6环烷基、含有N、S、O中的至少一种的C5-C6芳族杂环基、吗啉基、萘基中的一种;本发明化合物具备优异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潜能,并展示出抑制多种耐药肿瘤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同时本发明化合物还具有诱导耐药肿瘤细胞株对抗肿瘤药增敏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其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52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031515.2
申请日:2018-09-0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IPC分类号: C07C237/30 , C07C237/32 , C07C237/34 , C07D295/13 , C07D213/40 , C07D211/22 , C07D335/02 , C07D309/04 , C07D307/14 , C07D207/09 , C07D333/20 , C07D307/52 , A61K31/166 , A61K31/5375 , A61K31/4402 , A61K31/4406 , A61K31/4458 , A61K31/40 , A61K31/341 , A61K31/351 , A61K31/381 , A61K31/382 , A61P35/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所述抗肿瘤化合物包括具有符合式Ⅰ所示的分子结构:式Ⅰ,其中,R1、R2、R3分别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直链烷氨基、C1‑C6醇基、C3‑C6环烷基、含有N、S、O中的至少一种的C5‑C6芳族杂环基、吗啉基、萘基中的一种;本发明化合物具备优异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潜能,并展示出抑制多种耐药肿瘤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同时本发明化合物还具有诱导耐药肿瘤细胞株对抗肿瘤药增敏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其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67069.2
申请日:2019-11-2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IPC分类号: C07D487/22 , A61K4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DDQ介导的卟啉meso位碳氧和碳碳偶联的卟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卟啉是5,15位二芳基取代的金属配位卟啉。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不需要官能团的介导,也不需要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发明所述卟啉类衍生物通过DDQ催化氧化的过程,成功避免了自身偶联以及亲核试剂与氧化剂之间的偶联反应,并通过向卟啉类化合物中引入极性氧原子,使得其共轭体系进一步增大,水溶性增强,为新的光敏剂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