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12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1028967.7
申请日:2021-09-03
IPC分类号: C12N15/115 , G01N33/53 , G01N21/78 , G01N21/64 , G01N21/19
摘要: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恩诺沙星的均相快速检测方法,首先筛选得到一条高特异性的恩诺沙星适配体,然后通过合理的碱基互补配对设计,使其形成稳定的发卡结构。当靶标存在时与发卡适配体结合,发生构象改变,最终通过发卡适配体荧光基团的距离变化引起的荧光能量传递实现恩诺沙星的快速检测。即靶标不存在时荧光处于猝灭状态,而靶标存在时能够恢复荧光。本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快速简便,在6 min内即可实现对恩诺沙星的定量检测,并将特异性识别和定量信号输出合二为一,有效解决了传感器制备复杂、测定时间长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76043.7
申请日:2022-03-21
IPC分类号: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43 , G01N33/569
摘要: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快速定量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首先,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其次,以GO为原料,以甘氨酸为还原剂,采用还原法制备氧化锌三维氮掺杂石墨烯(ZnO‑3DNGH);再次,用ZnO‑3DNGH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以增强电极的导电性能;最后,通过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捕捉,实现信号输出。本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成本低、线性范围广,检测限(S/N=3)为5CFU.mL‑1,整个过程快速高效,结果可靠,有效解决了微生物检验时间长、检测成本高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20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28967.7
申请日:2021-09-03
IPC分类号: C12N15/115 , G01N33/53 , G01N21/78 , G01N21/64 , G01N21/19
摘要: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恩诺沙星的均相快速检测方法,首先筛选得到一条高特异性的恩诺沙星适配体,然后通过合理的碱基互补配对设计,使其形成稳定的发卡结构。当靶标存在时与发卡适配体结合,发生构象改变,最终通过发卡适配体荧光基团的距离变化引起的荧光能量传递实现恩诺沙星的快速检测。即靶标不存在时荧光处于猝灭状态,而靶标存在时能够恢复荧光。本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快速简便,在6 min内即可实现对恩诺沙星的定量检测,并将特异性识别和定量信号输出合二为一,有效解决了传感器制备复杂、测定时间长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676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8094.2
申请日:2022-06-22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IPC分类号: A61K9/51 , A61K47/26 , A61K31/7048 , A61K31/7105 , A61P3/04 , A61P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天然产物靶向协同降脂的功能核酸纳米双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利用oxyethyleneglycol bridge修饰核酸适体药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双侧5’端带有核酸适体粘性末端的扩增子,将纯化扩增子、焦磷酸根、镁离子、天然产物在70℃下进行一锅法自组装,得到功能核酸纳米双药。该纳米双药具有脂肪靶向性、粒径可压缩性、高效装载与刺激响应释放性等特性,在细胞水平与活体水平,能够实现细胞水平与活体水平的协同肥胖治疗。本发明制备核酸纳米药物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用于天然产物的递送与生物医学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2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21834.3
申请日:2021-12-14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4 , G01N33/569 , G01N33/57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倏逝波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外泌体检测方法,包括:(1)外泌体‑信号探针结合体系,(2)S‑EWFB检测分析体系。本发明对信号探针进行双标记,一端修饰信号分子,一端修饰疏水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将双标记的信号探针嵌入外泌体膜上,使得一个外泌体表面连接多个信号分子,进一步利用光纤表面修饰了特异性适配体的倏逝波传感平台对反应样品进行荧光信号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本发明以光纤倏逝波荧光检测仪为终端检测平台,实现了对外泌体的简单、快速、实时、高灵敏的连续定量检测。不仅如此,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检测平台具有良好的表面再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27238.6
申请日:2021-12-15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IPC分类号: C12Q1/70 , C12Q1/685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引物设计和铜纳米簇的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DPO引物和AT引物成功区分了单碱基缺失的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和SARS‑CoV‑2野生菌株。并且DPO引物和AT引物的PCR产物可以作为CuNCs的生成模板,在紫外照射下实现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的可视化检测。本申请利用常规实验条件,借助PCR仪将DPO引物和AT引物结合扩增,使其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检测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可视化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2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521834.3
申请日:2021-12-14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64 , G01N33/569 , G01N33/57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倏逝波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外泌体检测方法,包括:(1)外泌体‑信号探针结合体系,(2)S‑EWFB检测分析体系。本发明对信号探针进行双标记,一端修饰信号分子,一端修饰疏水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将双标记的信号探针嵌入外泌体膜上,使得一个外泌体表面连接多个信号分子,进一步利用光纤表面修饰了特异性适配体的倏逝波传感平台对反应样品进行荧光信号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本发明以光纤倏逝波荧光检测仪为终端检测平台,实现了对外泌体的简单、快速、实时、高灵敏的连续定量检测。不仅如此,本发明提供的光纤检测平台具有良好的表面再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523616.3
申请日:2021-12-14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IPC分类号: C12N15/113 , C12Q1/02 , G01N15/10 , G01N21/64 , G01N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活产热基因的功能核酸调控办法,首先在人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1启动子区域上发现五条具有形成G四链体潜力的序列,然后利用天然功能性小分子辣椒素、姜黄素、大麻二酚对Ucp1启动子进行调控,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及胞内ThT成像联合评判,Ucp1启动子表达上调。本申请为天然功能性小分子调控代谢提供了基因水平的全新理论依据和机制阐述;为代谢新药筛选和代谢药物新靶点的选择提供思路和启发;为天然功能性小分子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有效利用寻求了新的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5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27238.6
申请日:2021-12-15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IPC分类号: C12Q1/70 , C12Q1/685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引物设计和铜纳米簇的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DPO引物和AT引物成功区分了单碱基缺失的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和SARS‑CoV‑2野生菌株。并且DPO引物和AT引物的PCR产物可以作为CuNCs的生成模板,在紫外照射下实现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的可视化检测。本申请利用常规实验条件,借助PCR仪将DPO引物和AT引物结合扩增,使其SARS‑CoV‑2德尔塔变异株检测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可视化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20536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389316.7
申请日:2019-05-10
IPC分类号: C12Q1/6851 , C12Q1/06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检测副溶血弧菌的RT‑qsCPA引物及其试剂盒和方法。该RT‑qsCPA引物包括如下序列:外引物4s、外引物5a、内引物3a、内引物2a、交叉引物CP。本发明首次利用单交叉引物设计实时荧光单交叉定量CPA方法检测副溶血弧菌,用5条引物不同组合加入定量反应体系中,通过测定荧光曲线、熔解曲线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该体系的可行性。本发明具有良好特异性、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