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6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12720.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茶树硫酸盐转运体CsSULTR1;1基因的应用,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硫酸盐转运蛋白基因CsSULTR1;1在提高植物吸收和转运硒能力的应用,通过在拟南芥中过表达该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验证,证明CsSULTR1;1基因具有吸收和转运硒酸钠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30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251710.2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茶树抗冻剂及其应用,属于植物防寒抗冻技术领域。该茶树抗冻剂的有效成分为茶氨酸。本发明的茶树抗冻剂具有以下优点:(1)制备和使用方法简单,可以直接外源施加于植物叶片;(2)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530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92699.X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吲哚在田间防控茶树害虫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一方面提供了吲哚在田间防控茶树害虫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提供了吲哚在田间防控茶树害虫中的应用方法,在茶树正常生长周期内,将吲哚喷施至茶树叶片表面进行处理。经过大量田间试验发现吲哚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茶树植株上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白粉虱等害虫的种群数量,以及显著提高茶树植株上蜘蛛、寄生蜂等天敌的种群数量,表明吲哚可通过直接作用或吸引天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在田间对多种茶树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53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129116.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己糖转运体基因CsSWEET1a在提高植物耐低温能力中的应用,通过在拟南芥中过表达该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验证,证明所述CsSWEET1a基因通过提高植物体内的蔗糖和葡萄糖含量,提高拟南芥的低温抗性,为培育耐低温植物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0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608948.X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茶树己糖转运体基因CsSWEET17及其在调控植物营养生长和种子大小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茶树己糖转运体基因CsSWEET17,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茶树己糖转运体基因CsSWEET17在调控植物营养生长和种子大小中的应用。上述一种茶树己糖转运体基因CsSWEET17及其在调控植物营养生长和种子大小中的应用,CsSWEET17基因编码的蛋白在不同植物中具有保守性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发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并且可能具有普适性的调控植物营养生长和种子大小的基因资源,为培育叶用和种子用的品种提供了优秀的候选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30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83702.9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网斑病毒及其全基因序列,以及茶树网斑病毒的检测方法,所述的茶树网斑基因组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根据病毒的全基因序列设计出3对引物,并建立了病毒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本发明设计的引物具有特异性强、结果可靠,在普通PCR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中都有稳定可靠的表现,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信息及检测方法,可以为生产中快速鉴定存在叶色变异的茶树品种是否感染了茶树网斑病毒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也为科学研究中对病毒含量的准确检测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3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66191.2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67 , C12N15/827
Abstract: 茶树开花基因CsFT及其编码蛋白,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开花基因CsFT转录本CsFTa、转录本CsFTb及其编码蛋白,并利用该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经农杆菌转化不同遗传背景的杨树,获得的转基因杨树植株均表现显著的早花现象,表明该基因具有诱导杨树早花的功能,将CsFT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应用于茶树,可以加快茶树开花,缩短茶树生育期,促进茶树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01696269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53237.2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08G6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和生物化工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以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茶褐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茶多酚原料与蒸馏水配制成茶多酚水溶液,加入小苏打;混合溶液加热,同时采用超声波处理,将得到的茶褐素粗制溶液采用膜过滤进行脱盐处理,脱盐后的茶褐素溶液经膜浓缩后,干燥获得茶褐素干粉。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51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69495.X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茶树次生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信息的cDNA芯片,它以茶树次生代谢相关基因的cDNA片段作为探针,由84条在GenBank登录的探针序列、5条序列表中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茶树看家基因序列、8个和已知基因均没有相似性的酵母基因间序列及1个空白点样液组成,每个探针设置3个重复。本发明不仅可用于批量检测不同茶树品种中茶树次生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从而筛选出表现优异的茶树品种,起到辅助育种的作用,还可用于构建特异茶树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器官乃至特异细胞中的基因表达谱。应用该芯片可实现次生代谢相关基因的高通量检测,且操作方便、安全,检测结果可靠有效,可节省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