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0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96464.4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华晖探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N3/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任务规划调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坡灾害救援的无人机平台任务规划调配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基于对气象因素、交通因素和人口密度因素的判断,确定对多无人机的调度方案;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将多无人机的多源数据融合成数据图表,并对数据图表的信息进行评估,以判断信息是否合理有效;任务分配系统,用于针对数据无效区域,重新发布上传任务区域,针对数据合理有效区域,将有效生命体位置传回现场救援人员对应的终端,以开展救援行动。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在调配过程中,考虑因素单一、算法有限且理论分析简单,无法适应多情况的复杂条件,降低搜救效率和准确性,浪费时间和资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44877.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临滕公路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 E21F17/00 , E21B7/02 , E21B47/002 , E21B44/00 , E21B15/00 , E21D9/00 , G06V10/80 , G01V3/38 , G01V3/08 , G01V3/12 , G01S13/89 , G01S13/88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随钻地质预报一体化平台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搭载平台和地质分析系统;搭载平台上设置超前钻探模块、物探预报模块和地质素描模块;超前钻探模块,用于获取钻探数据和孔内图像;物探预报模块,用于获取地质雷达数据、瞬变电磁数据和地震波数据;地质素描模块,用于获取掌子面图像;地质分析系统,用于根据钻探数据,确定围岩等级;根据孔内图像,确定孔内岩石类型和裂隙发育程度;根据地质雷达数据、瞬变电磁数据和地震波数据,获得探测图像;根据掌子面图像,确定掌子面中岩石类型和裂隙。将各种地质探测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了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36387.4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临滕公路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随钻多元探测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地质灾害探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试验固定台,用于固定随钻探测装备,并辅助随钻探测装备进行探测试验;装配式地质灾害模型,用于根据试验需求对多元地质灾害模块进行装配组合,模拟不同的地质场景;随钻探测装备,用于对装配好的地质灾害模型进行探测,并记录探测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试验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本发明能够满足随钻多元探测装备的室内试验与调试需求,提供多种地下工程常见灾害体及其组合的探测试验场景,可实现随钻多元探测数据采集试验的多样性与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20627.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半航空物探与跨孔CT的多源数据融合岩溶探查方法,其中,方法包括:采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初步锁定岩溶重点发育区,并对岩溶重点发育区采用跨孔电阻率CT法和跨孔地震波CT法进行数据采集;将半航空瞬变电磁法数据、跨孔电阻率CT法数据和跨孔地震波CT法数据统一转换为反射系数序列;将体现在时间域内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法数据和跨孔地震波CT法数据转换至深度域;根据多尺度特征图像通过小波逆变换处理得到最终的多源数据融合图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的数据探测方法得到的单一数据来源,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误差无法预估,难以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成像,降低了岩溶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67132.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穿越活动断裂隔水岩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提取目标隔水岩体的分形裂隙迹线,并计算目标隔水岩体的裂隙分形维数,从而根据分形裂隙尖端应力场修正I型和II型分形裂隙起裂扩展的静态应力强度因子,并结合静态应力强度因子和岩石断裂韧度的大小关系,推导Ⅰ‑Ⅱ型分形裂隙拉剪复合启裂扩展准则和Ⅱ型分形裂隙压剪启裂扩展准则,基于抗劈裂厚度与侧压力系数的关系式,推导隔水岩体抗劈裂最小安全厚度位置的侧压力系数表达式,并计算隧道穿越活动断裂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将隔水岩体裂隙假定为平直光滑裂隙,无法完全反映岩体裂隙的真实形态,降低隔水岩体裂隙的精准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36194.9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临滕公路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47/002 , E21B47/01 , E21B47/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孔洞结构的多功能钻孔成像装置及方法,包括:控制器、探头、设于探头两端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居中结构以及清洁结构;居中结构中通过驱动支撑臂的伸缩和球形关节元件的转动,以调节轮板与第一壳体间的相对位置;清洁结构中通过驱动伸缩装置的收缩和移动,以调节清洁圆环与探头的相对位置;第二壳体和轮板的外侧均设有带压力传感器的驱动滑轮,用于检测钻孔内壁的压力;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两个驱动机构的动作以及根据钻孔内壁的压力进行坍塌预警。具有在复杂钻孔内壁行走、钻孔内坍塌预警、自助清洁探头和探头自适应居中等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1341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74128.5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蚀崖岩石风化程度定量评价及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海蚀崖岩石风化程度的目标风化等级,根据目标风化等级设定目标定量化评价指标;计算目标定量化评价指标对海蚀崖岩石风化程度的影响权重,根据影响权重和目标定量化评价指标确定对应的风化系数,根据建立的海蚀崖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化计算公式得到定量化评价结果,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目标定量化评价指标对应的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和环境因素数据作为目标时间序列样本,建立时序预测模型,以得到海蚀崖岩石风化程度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由此,解决相关技术中灾害风险评价受人为主观性影响较大,导致误差率较高,降低了海蚀崖崩塌灾害防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96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70269.1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值模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穿越活断层突水突泥灾害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隧道的几何参数,通过预设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和预设颗粒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构建隧道穿越活断层三维数值模型,并施加边界条件以设定初始应力状态,模拟隧道穿越活断层隔水岩体破裂突水突泥灾害得到数值模拟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建立隧道穿越活断层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进行隧道围岩力学行为模拟与流固耦合模拟,得到不同强度、不同频率、不同方向地震波作用下隧道穿越活断层突水突泥灾害全过程,明确了隧道围岩应力和位移变化特征,展示了隔水岩体破裂过程中裂隙萌生‑扩展‑贯通演化规律,提升了隧道灾害模拟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32629.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层水土流失引发城市地面沉降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模型台架,用于支撑和移动;箱体,固定在模型台架的内部,用于模拟预设地下地质;地下水加载设备,用于与箱体上的预设留注水孔连接,以对箱体进行供水模拟地下水流;钻孔设备,用于钻进预设地下地质,以模拟水土流失和流失通道,形成导水通道造成粘土层的水土流失发生地面沉降;数据采集设备,设备分别与箱体、地下水加载设备和钻孔设备对应设置,用于采集并分析钻进过程中水土流失情况和各岩层的变形及应力变化数据。由此,解决了现有地面沉降试验模拟方案多为简单过程模拟,无法完全模拟实现地下水的赋存及供给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60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40842.5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布设电极和线缆的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机器人系统包括:底座、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控制装置,底座具有行进装置;电极布设装置设在底座上,线缆布设装置设在底座上;控制装置设在底座上,控制装置分别与存储模块、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存储模块、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工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布设电极和线缆的机器人系统,通过设置控制装置控制电极布设装置、线缆布设装置和行进装置工作,可实现对电极和线缆的布设,可提高勘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且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