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桥梁变形复位与碳纤维板预应力加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0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28521.8

    申请日:2024-07-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桥梁变形复位与碳纤维板预应力加固系统,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既有桥梁变形复位与碳纤维板预应力加固系统,包括桥梁、预应力加载组件和碳纤维板锚固张拉组件,所述预应力加载组件安装于桥梁的顶部,所述碳纤维板锚固张拉组件包括碳纤维板、支撑装置和张拉机构;通过在桥梁的顶部设置具有张拉绳的预应力加载组件对桥梁底部裂缝进行聚合,能够保证碳纤维板的安装效果,又在桥梁的两端设置张拉机构,驱动两个连接杆的一端上升至指定高度,然后随着碳纤维板的安装将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逐步上升,使多个支撑装置逐步代替预应力加载组件的张拉绳,不仅能够对碳纤维板进行加固,而且能够对桥梁施加预应力以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一种快速卡扣式注浆管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11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630800.6

    申请日:2022-06-06

    IPC分类号: F16L37/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卡扣式注浆管连接装置,解决了采用焊接或套筒法兰螺栓连接的注浆管,使用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注浆管和用以扣接在两根注浆管对接口处的管道连接装置;注浆管的右端固定设有环形的第一连接端板,注浆管的左端固定设有环形的第二连接端板,第二连接端板与第一连接端板的外径相等;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两瓣对称式的弧形扣板结构,弧形扣板结构包括弧形板结构的内扣板和扣在内扣板外侧的外扣板,内扣板的内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内弧形槽,第一内弧形槽用以扣在对接后的第一连接端板和第二连接端板的外部;内扣板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弹性密封垫。

    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9158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630786.X

    申请日:2022-06-06

    IPC分类号: B28B1/52 B28B1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定向导向装置,包括混凝土供给车、输送管、输送叶片和导向叶片;所述混凝土供给车的出料口经管道与输送管的进料口连通,输送管的出口设置有排料管,所述输送叶片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导向叶片靠近排料管设置,所述导向叶片内设置有多个交叉布置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和隔板与输送管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中导向通道和边缘导向通道,本发明通过在输送管内布置输送叶片来提高混凝土的动力,避免纤维在导向通道内堵塞,利用导向叶片的结构对纤维的姿态进行调整,使其尽可能的沿流体流速方向分布,并定向的向模板内浇筑,使纤维沿梁受弯底面分布,增大纤维在梁纵向分布的纤维数量,提升纤维的增强与增韧效率。

    一种螺旋箍筋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9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480521.2

    申请日:2022-11-24

    IPC分类号: E02D29/045 E02D3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箍筋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体系包括现浇底板、双页叠合墙,现浇底板与双页叠合墙的连接处设置有梯形凹槽、向上伸出的搭接筋,双页叠合墙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箍筋,现浇底板的梯形凹槽与双页叠合墙的中空腔体上下对应、搭接筋与螺旋箍筋插接配合,梯形凹槽两侧壁的上端面分别与双页叠合墙的两个墙板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止水单元,梯形凹槽内设置有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连接有可调定位支架,双页叠合墙的两个墙板内侧均预埋有与可调定位支架卡接配合的定位构件。本发明保证了现浇底板的施工质量、确保叠合构件的精确安装、提供了适用于“现浇+预制”的组合结构的叠合墙板施工方案。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大跨桥梁诊治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4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79659.2

    申请日:2024-07-02

    IPC分类号: G01M5/00 G01D2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大跨桥梁诊治一体化系统及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大跨桥梁诊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加固件安装于桥梁的底部,并在加固件上设置感应模块;S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感应模块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收集;S3、当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与预设数据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执行模块;S4、执行模块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再次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对加固件进行处理;在加固件上设置感应模块,并在加固件上修复层,将二者有机结合,既对桥梁结构性态进行监测,可以对桥梁性态进行控制或加固修复,形成桥梁全寿命周期智能诊治一体化,可以及时修复结构损伤,减少维护费用与运营风险。

    一种FRP筋高强钢-UHPC混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4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45449.4

    申请日:2023-1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FRP筋高强钢‑UHPC混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梁、底板、连接底座、抗剪连接件、高强横筋、纵筋和UHPC混凝土;底板拼接组装在间隔布置的多个钢梁的上部,且其拼接缝处于钢梁的中心位置;在底板的上部适配固定设置有FRP挤压型材板;连接底座固定在所述拼接缝的上部;高强横筋沿横向间隔布置,其具有向底板靠近的内凹段和向底板远离的凸起段,凸起段和内凹段通过平滑的过渡段连接;纵筋为FRP高强筋,并固定连接在高强横筋之间,形成钢筋骨架结构;UHPC混凝土覆盖在底板上,并将钢筋骨架结构内置在其中。本发明将FRP筋高强钢‑UHPC混凝土结合在组合梁上,充分的利用的材料结构特点降低了钢结构组合梁的成本,利于钢混组合结构的推广使用。

    后压浆桩侧压浆方式比选试验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536993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1074400.8

    申请日:2022-09-03

    IPC分类号: E02D3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后压浆桩侧压浆方式比选试验模型,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埋设有第一灌注桩;第二箱体埋设有第二灌注桩;第一灌注桩设有直管注浆管,直管注浆管开设有第一出浆口;第二灌注桩设有环形注浆管,环形注浆管周向开设有第二出浆口;环形注浆管包括引导管,引导管与储浆罐连通设置;第一灌注桩的周围布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灌注桩的周围布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加载机构分别对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施加竖向载荷;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控制器与数据采集装置控制连接;可视化平台包括比选试验三维模型,在比选试验三维模型上显示水泥浆扩散情况。

    一种利用菠萝蜜果皮制备助凝剂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484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010853.4

    申请日:2022-08-23

    IPC分类号: C02F1/56 C02F1/54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菠萝蜜果皮制备助凝剂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菠萝蜜果皮进行预处理,制得菠萝蜜果皮粉末;b将菠萝蜜果皮粉末与柠檬酸溶液混合,在温度40‑90℃条件下加热搅拌浸提30‑90min,得到混合液;c对混合液进行过滤,得到菠萝蜜果皮提取液,再将菠萝蜜果皮提取液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菠萝蜜果皮助凝剂溶液。该方法所制得菠萝蜜果皮助凝剂溶液可用于降低水体浊度。本发明从菠萝蜜果皮废弃物中提取果胶、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糖类物质,并将其作为新型的天然高分子助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合使用,具有分子量高,吸附架桥能力强,易于生物降解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水体浊度并去除水体污染物。

    一种低碳型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5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07250.2

    申请日:2023-07-24

    IPC分类号: C04B28/04 C04B14/10 C04B14/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型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配制而成;水泥240~370份,煅烧粘土550~650份,轻烧白云石粉140~330份,石英砂340~370份,PVA纤维26份,水425份,高效减水剂3~4.5份;本发明利用煅烧粘土中偏高岭土组分的高火山灰活性和颗粒填充效应,在较少的水泥用量下,也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对白云石进行煅烧后,其主要成分由MgCO3•CaCO3转变为MgO与CaCO3,MgO可作为胶凝体系中的膨胀组分,在水化过程中生成Mg(OH)2,补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收缩。CaCO3与煅烧粘土和水泥作为三元体系,CaCO3作为补充的碳酸盐来源,与含铝的煅烧粘土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碳铝酸盐反应,细化水泥孔结构,密实水泥水化基体,从而弥补水泥用量减少所导致的强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