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4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83650.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元复合抗氧化剂组合效应的快速定量的评价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价方法,步骤如下:(1)选择体外抗氧化模型(DPPH,ABTS和β‑胡萝卜素漂白实验),通过单一化合物剂量响应曲线确定作用范围及不同抗氧化剂的IC50;(2)由(1)确定的范围结合IC50值,在清除率5%‑50%范围内,均匀选择4个浓度点,构成4×4的数学矩阵;(3)借助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矩阵中体外抗氧化结果进行降维处理,从而充分评价抗氧化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确定相互作用的范围及比例。本发明提出的相互评价作用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高效,适用性强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也适用于食品中其他复合抗氧化剂的前期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0995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47649.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A61K36/288 , A61P31/04 , A61K8/9789 , A61Q19/00 , A23L33/105 , A61K1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有抗菌和益生活性的蒲公英花多糖提取物及方法,具体步骤:是以新鲜蒲公英花为原料,经太阳晒干后(水分含量低于4%)粉碎,以蒸馏水为溶剂,在高温下经过搅拌进行沸腾提取蒲公英花中活性物,趁热真空抽滤收集滤液,旋蒸浓缩冷却至是室温后,加入适量无水乙醇与浓缩液按一定体积比在适宜温度下进行醇沉一段时间,真空抽滤后收集醇沉物再经真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备蒲公英花多糖提取物。该蒲公英花多糖提取物具有本发明具有设备投入低、操作简单、时间短、效率高、品质优,适合产业化等特点。可为我国蒲公英花高值化精深加工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63170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610849320.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7C37/68 , C07C37/82 , C07C39/11 , C07C201/08 , C07C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基酪醇的提取及硝基化的方法,是一种从油橄榄果渣中提取分离出羟基酪醇及快速硝基化的方法,称取一定量晒干的油橄榄果渣使用两相混合溶剂,经超声提取,硅胶柱纯化富集,最后将洗脱剂旋转蒸干,获得羟基酪醇;利用经弱酸缓冲液溶解的NaNO2,与羟基酪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在微波辅助下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液体经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并汇集,再经无水硫酸钠干燥除水,旋蒸浓缩并真空干燥获得浅棕色油状的4‑硝基羟基酪醇。本发明制备羟基酪醇集提取、萃取分离于一体,操作简便。硝基化反应,无需易燃易爆,易氧化和腐蚀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参与,时间短效率高。具有产品易回收,品质佳。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8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25020.6
申请日:2018-06-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皮木质素超声波协同混菌生物转化为多酚的方法。本发明的超声波协同生物转化杨树皮木质素为多酚的方法,其具体步骤:通过机械挤压获取新鲜杨树皮,经太阳晒干后(水含量小于5%)粉碎至60目的树皮粉为原料,用真菌微生物营养液,室温下按照一定固液比,使用超声波发生装置经超声杆发出超声波进行预处理,并利用3种真菌微生物以一定体积比例混合,共接种于该溶液体系中,在一定温度、pH和转速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转化,可实现杨树皮总多酚的高效富集和木质素高效降解。该方法较直接微生物转化的总多酚效率可提高35%以上,木质素降解效率可提高10%以上,该工艺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兼容性强、成本低和效率高等特点,可为我国丰富的木本木质素生物转化多酚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11319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70054.0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羟基酪醇的新方法,属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含橄榄苦苷的油橄榄叶提取物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快速水解制备羟基酪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油橄榄叶提取物与碱溶液混合,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反应,冷却至是室温,再加入少量酸中和至pH=7,离心,收集上清液,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萃取,旋蒸去除乙酸乙酯,获得的浓缩液再依次通过大孔树脂和葡聚糖凝胶树脂,最后通过喷雾冷冻干燥或者真空冷冻干燥获得高纯度的羟基酪醇,其纯度最高可达90%以上。本发明操作简单、时间短、效率高、品质高,适合产业化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41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31228.X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橄榄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所用装置,步骤为:将油橄榄叶先使用混合溶剂,经超声减压沸腾提取,真空抽滤,得到澄清液;再进行石油醚萃取除去脂溶性杂质并收集下层清液,通过旋转蒸发至溶剂无醇味,再稀释,稀释液通过大孔树脂纯化后,静置一段时间使橄榄苦苷及黄酮类物质吸附充分,再使用适当浓度的乙醇-水混合溶剂将橄榄苦苷洗脱并收集目标液,将收集的目标溶液经过葡聚糖凝胶的纯化,静置后用乙醇-水溶液洗脱,再收集含有效成分的洗脱液,将其旋转蒸发至无醇味,最后通过干燥获得的提取物,其中橄榄苦苷含量达85~92%和总黄酮含量达25~35%。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产品回收率高,品质好且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198339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145842.2
申请日:2011-06-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减压超声组合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罐、冷凝器、冷却器、用来保持提取罐内处于真空状态的气液分离装置,提取罐、冷凝器、冷却器、气液分离装置首尾相连,通过管道构成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罐的罐体内液面下设有超声发生装置和搅拌装置。本发明可保持提取始终在一定真空度下进行,在较低温度下达到沸腾状态,缩短提取时间,提高产品收率及质量,保持天然物活性;超声设备的加入还可以进一步缩短提取时间,而且超生波更容易将细胞壁内的物质溶出,使得产品收率极大的提高。此减压超声组合装置在提取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市场。
-
公开(公告)号:CN119841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37316.5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7J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糖基化活性的皂荚皂素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皂荚壳进行冲洗、烘干、粉碎、脱脂等预处理,获得皂荚粉;将皂荚粉与低共熔溶剂混匀,在超声场下提取完成后离心,获得提取液;提取液透析、浓缩、冻干后获得皂荚皂素粗提物,粗提物复溶于蒸馏水,依次使用大孔树脂和反相柱层析纯化,获得纯化皂荚皂素;该方法制备皂荚皂素简便快捷、绿色环保,利于产业化生产,得到的皂素纯度高、品质好。此外,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皂荚皂素具有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5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274633.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2N11/089 , C12N11/14 , C12N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乙二醇(PEG)和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共价结合固定化漆酶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室温下,将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溶液缓慢加入氨基聚乙二醇醛基(NH2‑PEG‑CHO)溶液后高速搅拌一段时间后可生成产物AP‑PEG,再缓慢加入谷氨酸水溶液继续高速搅拌可生成产物AP‑PEG‑CHO;接着继续缓慢加入用缓冲液溶解的漆酶搅拌一段时间后可生成产物LA@PEG,最终缓慢加入SPION溶液密封搅拌一段时间可制备终产物LA@PEG@SPIONs,即固定化漆酶,经有机混合溶剂多次洗涤,直到未检测到漆酶,真空干燥后获得灰色粉末LA@PEG@SPION。所获固定化漆酶较游离漆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催化活性,可磁性回收重复利用,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43742.8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淀粉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碱加热配合自组装的方式制备淀粉纳米微球本方法无毒,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过程易于控制;制得的纳米淀粉颗粒均匀,在水中分散性及稳定性良好,在常温下可长期保存;纳米淀粉的粒径在10‑100纳米之间,有望用于与药物结合,制备药物载体,实现药物的长期有效释放,同时也为淀粉的深加工利用提供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