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4700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7234.X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释放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SMA开关的全海深海水取样器快速释放装置,其包括释放机构以及释放机构打开驱动机构,释放机构包括可开合的钳口以及用于带动钳口实现开合操作的钳口开合组件,钳口用于释放海水取样器,释放机构打开驱动机构采用SMA驱动,该释放机构打开驱动机构与钳口开合组件相连,本发明利用SMA丝通电受热弯曲的性质,通过对电信号实现对SMA丝弯曲的控制,使得释放机构打开驱动机构通过钳口开合组件能够带动钳口快速打开,从而更快、更高效的控制释放装置在船体上完成释放海水取样器的操作,避免了传统复杂的机械控制。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效果好、效率高且安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0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3558.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浮标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波浪方向谱数据采集的阵列浮标及方法。该包括浮标主体在外壳不同方向安装有凸耳;凸耳与摆臂通过转动关节进行连接;所述摆臂外端部安装有子浮标;转动关节内部安装有碳基柔性传感器;扁平槽孔内部布设有多根电线将碳基柔性传感器与浮标主体内安装的主控制系统相连;子浮标内安装有子控制系统,子控制系统与通过通讯信号与主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流。本发明阵列式浮标布放简单,成本较传统的用于获取波浪谱数据的浮标阵列大幅下降。本阵列式浮标的子浮标和主浮标可方便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去,从而取得较好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13558.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浮标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波浪方向谱数据采集的阵列浮标及方法。该包括浮标主体在外壳不同方向安装有凸耳;凸耳与摆臂通过转动关节进行连接;所述摆臂外端部安装有子浮标;转动关节内部安装有碳基柔性传感器;扁平槽孔内部布设有多根电线将碳基柔性传感器与浮标主体内安装的主控制系统相连;子浮标内安装有子控制系统,子控制系统与通过通讯信号与主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流。本发明阵列式浮标布放简单,成本较传统的用于获取波浪谱数据的浮标阵列大幅下降。本阵列式浮标的子浮标和主浮标可方便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去,从而取得较好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0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17234.X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释放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SMA开关的全海深海水取样器快速释放装置,其包括释放机构以及释放机构打开驱动机构,释放机构包括可开合的钳口以及用于带动钳口实现开合操作的钳口开合组件,钳口用于释放海水取样器,释放机构打开驱动机构采用SMA驱动,该释放机构打开驱动机构与钳口开合组件相连,本发明利用SMA丝通电受热弯曲的性质,通过对电信号实现对SMA丝弯曲的控制,使得释放机构打开驱动机构通过钳口开合组件能够带动钳口快速打开,从而更快、更高效的控制释放装置在船体上完成释放海水取样器的操作,避免了传统复杂的机械控制。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效果好、效率高且安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2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67679.X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物联网的波浪数据边缘智能计算方法及系统。将获取的一定时间间隔的加速度传感器数据以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形式存储在内存中;创建第一个进程整个运行时长过程中同时并行执行的多个进程;对于单个进程,读取以双向链表存储的时间间隔的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通过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推理计算后获得相应的有效波浪高度、平均波浪周期和波浪方向,再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多进程并发执行计算及控制信号传递机制对生成的波浪高度、波浪周期和波浪方向以4Hz传输频率发送到边缘侧设备上进行无线通信。本发明通过信号量传递机制来控制多线程并发计算实现4Hz频率的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2401.0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1C13/00 , G06N3/042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1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FGGNN模型的海洋漂流浮标轨迹预测方法,涉及海洋漂流浮标轨迹预测技术领域,使用图结构来表征每个时刻的海洋漂流浮标位置及海洋环境要素,并通过图聚合操作来模拟海洋环境要素与海洋漂流浮标位置之间的作用机制,有效地提取海洋漂流浮标轨迹与海洋环境要素之间的特征关系,利用改进型的门控循环单元,有效提高门控循环单元的推理效率,利用基于图结构神经网络的轨迹预测模型FGGNN,采用编码器‑解码器架构,使用图结构接收轨迹时序数据,使用改进的门控循环单元实现时序推理,捕获浮标轨迹数据中特征之间以及时序之间的复杂依赖关系,从而实现浮标轨迹的精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2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67679.X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物联网的波浪数据边缘智能计算方法及系统。将获取的一定时间间隔的加速度传感器数据以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形式存储在内存中;创建第一个进程整个运行时长过程中同时并行执行的多个进程;对于单个进程,读取以双向链表存储的时间间隔的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通过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推理计算后获得相应的有效波浪高度、平均波浪周期和波浪方向,再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多进程并发执行计算及控制信号传递机制对生成的波浪高度、波浪周期和波浪方向以4Hz传输频率发送到边缘侧设备上进行无线通信。本发明通过信号量传递机制来控制多线程并发计算实现4Hz频率的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8394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50492.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5D1/43 , G05D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帆船锚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帆船的虚拟锚泊方法。该方法收集当前海域的风速风向数据和水文数据;使用定位系统确定无人帆船的初始位置;根据实时风速风向数据,执行舵动作逻辑,进行虚拟锚泊;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实时调整舵操作,使无人帆船沿预定路径航行;持续监控无人帆船的位置信息,调整模糊控制算法,以维持高精度锚泊。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舵的操作,实现在较大风速风向下的高精度锚泊。优化的控制算法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避免了传统锚泊方式中的物理损耗,降低了维护成本。能够适应多种海况,包括4级海风的恶劣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394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0492.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5D1/43 , G05D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帆船锚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帆船的虚拟锚泊方法。该方法收集当前海域的风速风向数据和水文数据;使用定位系统确定无人帆船的初始位置;根据实时风速风向数据,执行舵动作逻辑,进行虚拟锚泊;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实时调整舵操作,使无人帆船沿预定路径航行;持续监控无人帆船的位置信息,调整模糊控制算法,以维持高精度锚泊。本发明通过精确控制舵的操作,实现在较大风速风向下的高精度锚泊。优化的控制算法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避免了传统锚泊方式中的物理损耗,降低了维护成本。能够适应多种海况,包括4级海风的恶劣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222780562U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21760569.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SMA的水下拖体摆动装置。该水下拖体摆动装置主要包括拖体、控制单元、边部摆动器以及中部摆动器,其中,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主控板,边部摆动器以及中部摆动器均设置有摆动臂;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利用SMA丝受热弯曲的特性,将SMA驱动器设置在摆动臂当中,并通过主控板向边部摆动器以及中部摆动器传送电流信号,采用电流加热的方法,驱动摆动臂发生摆动,从而调整拖体的行进姿态;本实用新型装置选用钢片作为SMA驱动器的回弹部件,能够提升摆动臂的回弹效果,既确保了SMA丝在电流加热时能够正常弯曲,又能够实现弯曲后的快速回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