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7296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9506.6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油田在线调驱的系统,包括注水管线,和末端连接井筒的调驱管线,所述注水管线和调驱管线之间设置有进口端与注水管线相连接、出口端与调驱管线相连接用于形成调驱体系的破乳器,所述破乳器连接有设置在调驱管线上且近井口位置的静态混合器;所述破乳器的前后两侧通过开口分别连接有用于盛放药剂并将药剂泵入所述破乳器的注入撬。本发明解决了大型调驱设备占地面积大,影响其它作业同时进行的问题;实现海上平台非均相在线调驱施工工艺,实现连续实时调驱施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4960927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15166.1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非均质油藏渗流特征研究的非均质填砂模型,它包括长方体壳体,长方体壳体的一个侧面材质是透明玻璃,在长方体壳体内沿与壳体的任意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平行的方向设置有两块带孔隔板以使壳体内隔出等间距的三个空间,两块带孔隔板的两端分别卡入到壳体壁内预留的凹槽中以使两块带孔隔板能沿凹槽推进或拉出,隔板隔出的等间距的三个空间内用于填不同目数的石英砂,在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法兰盖,在长方体壳体两端法兰盖上分别开有一个井孔和三个井孔,在长方体壳体上安装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本装置可用于实现三层非均质物理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02686682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01175.2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化天然气船的横舱壁结构,包括横向舱壁及设置在其上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是由若干水平布置的水平桁和垂直布置的垂直桁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吸收了传统中小型液化天然气船横舱壁布置的优点,通过采用水平桁和垂直桁共同形成的加强结构,采用结构强度有限元方法,在解决了船型尺度变大、特别是型深增加后横向舱壁强度问题的基础上,能使C型独立货舱尺寸最大化,有利于提高货舱舱容系数,提高船舶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960901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14543.X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能够评价入井液通过完井筛管能力的滤过模块,它包括不锈钢筒体,在不锈钢筒体内底部固定有不锈钢架,在不锈钢筒体顶部安装有上盖,在不锈钢筒体内的不锈钢架上安装有不锈钢筛网杯,不锈钢筛网杯用于模拟井下筛管,在不锈钢筛网杯的顶部设置有杯盖,杯盖具有穿过上盖设置的凸起,在凸起上开有与不锈钢筛网杯连通的预留孔,预留孔用于与三通阀的第一管口相连,三通阀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与测量注入压力的压力表以及注入液体用的注入管线连接,在不锈钢筒体底部开有一个导液孔,在不锈钢筒体侧壁上开有用于连接压力表的压力表孔。本装置既考虑了地层温度、压力、井型条件,又高度模拟了完井筛管的形状及入井液注入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33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63748.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Inventor: 夏华波 , 朱越星 , 孙恪成 , 刘剑楠 , 孙延国 , 赵会军 , 时光志 , 郑坤 , 刘文华 , 韦晓强 , 杨静 , 陆晟 , 黄国良 , 顾海军 , 牛志刚 , 孙冰 , 谢小波 , 杨学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SRU船舶甲板,包括主甲板,主甲板上靠近船首的位置设置有带缆桩,主甲板的边缘设置有导缆孔,带缆桩上捆绑有系泊缆,主甲板上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凸起甲板,凸起甲板自船首向船尾方向包括窄竖直部、梯形部和宽竖直部。本发明通过将凸起甲板设计成分段阶梯状的形状,在船首部系泊范围相同的前提下,加大了船首部人行通道的宽度;在主甲板上的人行通道宽度相同的情况下,使导缆孔可以设计得离船首更远,加大了船首部系泊区域的范围;本发明中的甲板设计方式,无需修改船体线型,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69987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88056.7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Inventor: 夏华波 , 刘文华 , 孙恪成 , 刘剑楠 , 赵会军 , 孙延国 , 时光志 , 温宝华 , 韦晓强 , 杨静 , 顾海军 , 黄国良 , 朱越星 , 牛志刚 , 孙冰 , 陆晟 , 谢小波 , 杨学利
Abstract: 一种FSRU隔离舱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船体的内底板与内甲板之间的并排液货舱,所述并排液货舱之间设置有将并排液货舱相间隔的隔离舱;所述隔离舱包括隔离顶舱、隔离中舱和隔离底舱;所述隔离顶舱内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顶部框板,各顶部框板均具有对称的双开孔结构;所述隔离中舱内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中部框板,各中部框板均具有垂向分布的开孔结构;所述隔离底舱内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底部框板,各底部框板均具有大开孔结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针对非自航式FSRU的使用条件,对其双层隔离舱结构做防台风设计,以解决加热装置关闭情况下船体钢结构的低温问题,提高船舶的安全,便于业主做好防台风预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146794.9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驱注入井和生产井堵塞模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模型箱、注入井模拟管柱、生产井模拟管柱、堵塞生产井模拟管柱、饱和度电极对和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能对化学驱过程中注入井和生产井存在不同堵塞位置或大小的普通稠油油藏进行物理模拟实验,模拟化学驱不同开发阶段的注入井和生产井堵塞位置、堵塞大小等特征,通过该模型能观测油水运移状态,研究注入井和生产井堵塞机理、以及堵塞对油水渗流及产液特征的影响,同时进行解堵措施的效果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146794.9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驱注入井和生产井堵塞模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模型箱、注入井模拟管柱、生产井模拟管柱、堵塞生产井模拟管柱、饱和度电极对和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能对化学驱过程中注入井和生产井存在不同堵塞位置或大小的普通稠油油藏进行物理模拟实验,模拟化学驱不同开发阶段的注入井和生产井堵塞位置、堵塞大小等特征,通过该模型能观测油水运移状态,研究注入井和生产井堵塞机理、以及堵塞对油水渗流及产液特征的影响,同时进行解堵措施的效果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212354320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539150.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Inventor: 夏华波 , 刘文华 , 孙恪成 , 刘剑楠 , 赵会军 , 孙延国 , 时光志 , 温宝华 , 韦晓强 , 杨静 , 顾海军 , 黄国良 , 朱越星 , 牛志刚 , 孙冰 , 陆晟 , 谢小波 , 杨学利
Abstract: 一种FSRU隔离舱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船体的内底板与内甲板之间的并排液货舱,所述并排液货舱之间设置有将并排液货舱相间隔的隔离舱;所述隔离舱包括隔离顶舱、隔离中舱和隔离底舱;所述隔离顶舱内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顶部框板,各顶部框板均具有对称的双开孔结构;所述隔离中舱内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中部框板,各中部框板均具有垂向分布的开孔结构;所述隔离底舱内等间距的固定设置有底部框板,各底部框板均具有大开孔结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针对非自航式FSRU的使用条件,对其双层隔离舱结构做防台风设计,以解决加热装置关闭情况下船体钢结构的低温问题,提高船舶的安全,便于业主做好防台风预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354290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703428.3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Inventor: 夏华波 , 朱越星 , 孙恪成 , 刘剑楠 , 孙延国 , 赵会军 , 时光志 , 郑坤 , 刘文华 , 韦晓强 , 杨静 , 陆晟 , 黄国良 , 顾海军 , 牛志刚 , 孙冰 , 谢小波 , 杨学利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FSRU船舶甲板,包括主甲板,主甲板上靠近船首的位置设置有带缆桩,主甲板的边缘设置有导缆孔,带缆桩上捆绑有系泊缆,主甲板上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凸起甲板,凸起甲板自船首向船尾方向包括窄竖直部、梯形部和宽竖直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凸起甲板设计成分段阶梯状的形状,在船首部系泊范围相同的前提下,加大了船首部人行通道的宽度;在主甲板上的人行通道宽度相同的情况下,使导缆孔可以设计得离船首更远,加大了船首部系泊区域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甲板设计方式,无需修改船体线型,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