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4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61450.0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就地型馈线自动化联动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主控平台、对时服务器和被测配电终端对应的测试仪;所述主控平台,用于基于预设测试用例向所述被测配电终端对应的测试仪下发控制信号,并基于被测配电终端的上报信息确定被测配电终端的测试结果;所述被测配电终端对应的测试仪,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平台下发的控制信号向被测配电终端输出测试信号;所述对时服务器,用于对所述主控平台和被测配电终端对应的测试仪进行对时服务。该方案可满足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功能实现与容错能力测试,为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实用化水平、配电网故障处理新理论、新技术适用性论证与培育提供全方位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210241.3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馈线终端试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馈线终端的控制回路断线告警功能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下位机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柱上开关的分/合闸控制回路状态;控制信号采集单元采集所述柱上开关的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将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上传至下位机控制单元;下位机控制单元控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采集单元上传的电压/电流信号判断所述柱上开关的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状态;上位机主控单元根据所述柱上开关的分/合闸控制回路的状态检测馈线终端的控制回路断线告警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助于保障对馈线终端的控制回路状态监测,有助于提前消除馈线终端保护控制开关动作失效的问题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83064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78139.2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涂莹 , 侯素颖 , 欧阳柳 , 丁麒 , 王州波 , 罗飞鹏 , 王庆娟 , 赵融融 , 张一池 , 叶珺歆 , 程清 , 周斌 , 林森 , 王长江 , 王海波 , 骆希 , 梁玉洁 , 沈然 , 颜拥 , 吕诗宁
Abstract: 用于电力营销的产权变更用电客户定位方法,涉及一种产权变更用电客户预测方法。目前存在较多客户已经办理了产权变更,但是未在电力系统办理过户手续,导致电力系统部分客户基础信息不准确,存在潜在投诉风险和精准营销业务实施风险。本发明包括步骤:指标初选;指标分析;指标确定;潜在产权变更用电客户预测模型构建;根据确定的潜在产权变更用电客户预测模型,进行潜在产权变更用电客户预测结果输出,定位潜在产权变更用电客户。本技术方案挖掘潜在过户客户,核查客户基础信息,提高基础信息准确率,对降低客户投诉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精准电费电量短信推送、停电通知、渠道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80667.7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功能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结果对应指标的指标值;基于所述指标值及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结果对应指标的权重确定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功能的评价值;基于所述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功能的评价值对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功能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检验低压配电台区拓扑识别的能力,完成对系统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为低压配电台区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6960.3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终端安全加密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非对称安全加密方法,基于加密机和加密芯片生成的非对称安全加密密钥,对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进行双向身份认证;采用对称安全加密方法,基于加密机或加密芯片生成的对称安全加密密钥,在双向身份认证成功的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间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采用非对称安全加密方法对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进行双向身份认证,极大程度提高了加密的安全性;采用对称安全加密方法在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间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在保证一定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本发明采用端到端加密方法,为配电终端的接入与配电主站监控提供了安全保障;本发明还可以为数据跨域共享提供安全可信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06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209657.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终端微应用版本一致性注入式测试装置、方法和系统,包括:注入单元、分类单元和测试单元;注入单元,用于将配电终端版本一致性检测微应用注入到待测终端,获取并将原始基因和预先生成的检测任务下发至微应用;分类单元,用于基于检测任务和原始基因,通过微应用对待测终端中的文件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传输至测试单元;测试单元,用于基于分类结果进行版本一致性判定得到比对基因;检测任务基于检测案例生成;检测案例为检测完成的检测任务,用于为微应用提供检测模板;原始基因由标准终端生成,用于为微应用提供文件的分类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版本一致性检测,填补了配电终端版本一致性检测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82663.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效果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配电台区经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后的相电流确定配电台区经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后的不平衡度;基于所述配电台区经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后的不平衡度对配电台区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检验低压配电台区电能质量治理的效果,并为低压配电台区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95024.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陈洁 , 吴岩 , 周菲嫣 , 盛万兴 , 关石磊 , 史常凯 , 张瑜 , 宋晓辉 , 雷浩亮 , 尹惠 , 古凌云 , 郑格 , 吴燕 , 王海波 , 辛倩 , 高菲 , 李建芳 , 李雅洁 , 赵珊珊 , 徐东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数字化应用场景模拟系统、方法、设备和介质,包括:配电系统模拟组件、边缘处理组件以及平台组件;配电系统模拟组件,用于模拟配电系统的一次设备,并通过在一次拓扑侧进行故障模拟和负荷模拟来模拟配电台区典型场景;边缘处理组件,用于在配电台区典型场景中,对所模拟的配电系统的一次拓扑侧进行数据采集和基本数据处理,并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平台组件;平台组件,用于基于边缘处理组件上传的数据,监测并控制整个配电台区数字化应用场景模拟系统的情况,完成配电台区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模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配电台区互联基础拓扑结构,实现对低压配电台区典型场景的等效模拟与运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0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363757.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故障指示器汇集单元用绝缘耐压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相互通讯连接的绝缘耐压测试管理系统、程控绝缘耐压测试仪和程控通道切换装置;多台汇集单元通过所述程控通道切换装置接入所述绝缘耐压测试管理系统上;在所述绝缘耐压测试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将多台汇集单元逐台接入所述程控绝缘耐压测试仪上;所述绝缘耐压测试管理系统,用于向所述程控绝缘耐压测试仪下发指令对接入的多台汇集单元进行测试,本系统可以大幅提高汇集单元绝缘性能的测试效率以及精准度,减少人员投入,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2491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28105.0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16F15/02 , F16F15/08 , F16F15/073 , F16F15/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型三维隔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与基础固定的水平隔震组件和与所述水平隔震组件顶端连接的竖向隔震组件;所述竖向隔震组件包括竖向滑动副、与所述竖向滑动副两端分别连接的弹簧组和阻尼组。本发明通过所述竖向滑动副实现对被保护设备的位置限定;通过所述弹簧组实现对震动的缓冲和吸收;通过阻尼组实现对竖向震动的吸收和能量转换;从而实现对竖向震动的高效减振;进而解决了现有隔震装置竖向隔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