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8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41826.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H02J3/3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关键设备的选型方法及系统,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本发明选型方法,包括:确定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关键设备的设备参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编制计算表;在所述计算表中将所述设备参数与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关键设备的设备型号,进行关联;确定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边界条件,基于所述边界条件,在所述选型计算表中,选出适用于所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关键设备的设备型号。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设备选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24662.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频率稳定约束的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将系统中的同步机组与新能源机组进行聚合等值,获得包含新能源机组的系统等效频率响应模型;通过时序分段求解限幅情况下系统各阶段的所述系统等效频率响应模型,获得在限幅各个阶段的系统频率的动态响应过程;根据所述动态响应过程,获得频率最低点与备用关系的方程组;通过求解所述方程组,获得备用受限下暂态频率稳定对备用机组分配的约束;基于所述备用机组分配的约束和系统的常规约束,确定机组发电计划及发电成本。提高了系统在给定故障发生后的暂态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0937.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空间分布和限幅环节的频率安全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初始化等效调速器模型参数;基于模型参数、网络参数和预设故障信息,建立振动力学模型;求解模型获得机组频率;根据模型参数和频率,确定一次调频能量的条件判据和误差;当误差超出误差范围时,多次迭代修正模型的调差系数,直至一次调频能量满足条件判据;根据模型参数和频率,确定一次调频功率的条件判据和误差;当误差超出误差范围时,多次迭代修正模型的等效一阶惯性时间常数,直至机组一次调频能量和功率均满足条件和功率判据;输出调速器的调频能量、各机组的频率和安全结论。可准确反映机组调速器进入限幅环节后的响应特性,频率空间分布特性对频率安全结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91491.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F18/10 , G06F18/20 , G06N3/04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分解和独立注意力机制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用于负荷预测的负荷历史数据;对所述负荷历史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取第一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并基于所述第一本征模态函数分量获取第二本征模态函数分量;构建包含独立注意力机制的i Transformer模型;将所述第二本征模态函数分量输入到所述i Transformer模型中,输出负荷预测值。本发明提出的模型相较于目前主流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性能,将其应用于电网中,能够显著提高负荷序列数据分析和预测的精度和效率,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提升电网管理和运营的效率,并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97825.8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频能量型电源的优化控制方法,并公开了具有调频能量型电源的优化控制方法的系统、终端及介质,其中调频能量型电源的优化控制方法能够基于近似最优控制轨迹,能够考虑到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协调配合,保证系统频率稳定同时减小调频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73998.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1R31/00 , G06F18/21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将测量获取的或仿真生成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离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并构建样本集;利用构建的所述样本集,训练基于深度残差网络与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用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将实时测量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利用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处理生成的所述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生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状态评估结论。如此,结合ResNet和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73998.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1R31/00 , G06F18/21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将测量获取的或仿真生成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离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并构建样本集;利用构建的所述样本集,训练基于深度残差网络与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用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将实时测量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利用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处理生成的所述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生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状态评估结论。如此,结合ResNet和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93015.5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惯量中心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解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振动力学中的模态分析法建立惯量响应阶段频率动态模型中的发电机模型、网络模型、故障扰动模型;将所述网络模型和所述故障扰动模型代入所述发电机模型,得到整体振动力学模型;基于整体振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出任意位置故障后系统惯量响应阶段的频率动态过程时域表达。从而,可以得出功率扰动后每个转子的惯量响应阶段动态过程的求解方法,能够计及系统内全部发电机转子频率动态特性。可以求解得出任意位置故障在模态主坐标下的分解关系,进而可以求解得出任意位置故障后系统惯量响应阶段的频率动态过程,能够更准确反映出系统中不同节点的频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3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9764.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短路电流主动限制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并联模块和串联模块;当所述短路电流主动限制装置投入电力系统,且监测到短路故障后,投入所述并联模块,通过所述并联模块对所述短路故障进行故障电流分流,动作完成后,若监测的目标电流/电压任意值达到门槛值,投入所述并联模块,通过所述串联模块对所述短路故障进行故障电流分流,当所述短路故障切除后,退出所述并联模块及所述串联模块。本发明仅在电网发生故障期间投运,柔性改变系统网络结构限制短路电流,能够实现系统支撑强度与短路电流限制需求间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99429.7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有效惯量计算方法,并公开了具有电力系统有效惯量计算方法的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电力系统有效惯量计算方法根据系统实际频率特性计算有效惯量,能够快速分析得出考虑系统薄弱环节的系统有效惯量;系统不同位置处发生故障时系统频率变化量不同,当故障发生在系统惯量较薄弱的区域时,频率变化量较大,系统等效惯量较低;为指导电力系统中惯量的规划配置和运行方式安排提供了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