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5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18834.7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输出无线充电耦合系统、电能传输系统及充电设备,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所述多输出无线充电耦合系统包括:能量发射线圈;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两侧的激励磁场范围内均设有能量接收线圈容置空间。能量接收线圈能够分布于能量发射线圈的两侧,实现了能量发射线圈的双面复用,提升了能量发射线圈的利用率,可以实现为更多的负载进行无线充电,缩小了多负载系统的占用空间,同时发射磁场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6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51785.X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发射装置及系统,包括第一能量发射线圈和第二能量发射线圈;第一能量发射线圈和第二能量发射线圈背靠背设置;第一能量发射线圈为竖向的双极型线圈,第二能量发射线圈为横向的双极型线圈。第一能量发射线圈为竖向的双极型线圈,第二能量发射线圈为横向的双极型线圈的设计,第一能量发射线圈和第二能量发射线圈相互解耦,可以实现在能量接收时不会相互干扰,实现在不增加能量发射线圈尺寸的前提下实现了能量发射线圈的双面复用,提升了能量发射线圈的利用率,进而可以实现为更多的负载进行无线充电,缩小了多负载WPT系统的占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32846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29770.5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分析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含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频率计算模型分析电力系统的频率动态分析计算式;将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代入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动态分析计算式,得到电力系统的频率动态分析结果;其中,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动态分析结果包括:电力系统临界状态的频率变化率、初始时刻的频率变化率和稳态的频率;本发明通过含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频率计算模型可以直接得到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率,为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29316.X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等效惯量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的机械惯量、控制参数和运行点相关参数;在高频扰动和低频扰动下分别利用终值定理对预先建立的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等效惯量计算模型进行近似处理,得到高频扰动和低频扰动下的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等效惯量计算式;将所述机械惯量、控制参数和运行点相关参数输入到所述高频扰动和低频扰动下的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等效惯量计算式,得到高频扰动和低频扰动下的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等效惯量,本发明对不同的场景下的等效惯量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虚拟同步双馈风电机组对电网表现出的惯量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25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80755.6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维空间多发射多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三维空间多发射结构,该发射结构由M个互不平行的发射平面组成,每个发射平面阵列式排布有多个相同的发射子线圈,可满足为三维空间的多个副边线圈供电的需求。本发明还设计了逻辑控制电路,其包括FPGA控制模块,多个控制开关,多个电压传感器,FPGA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压传感器在接入副边线圈前后对所有发射子线圈进行电压采集,然后计算前后的电压变化差值,从而根据电压变化差值通过控制控制开关激活处于高水平电压状态的发射子线圈,而关闭其余发射子线圈,有效提升系统的抗偏移能力,并提高系统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1510.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面复用的无线充电耦合机构及双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耦合机构包括:发射端装置、第一能量接收线圈(13)、第二能量接收线圈(14);发射端装置为线圈双面复用结构,包括设置在正面的第一能量发射线圈(11)和反面的第二能量发射线圈(12);第一能量发射线圈(11)和第一能量接收线圈(13)均是单极型线圈,第二能量发射线圈(12)和第二能量接收线圈(14)均是双极型线圈,实现能量发射线圈的双面复用,两个能量接收线圈互相解耦,二者不会相互干扰;双面复用的能量发射线圈结构可以推广到多负载应用场景,在不增加发射线圈尺寸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为更多的负载进行无线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3503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067748.5
申请日:2020-10-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惯性响应效果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领域。本发明改进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的阻尼控制,将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内电势频率参考值与并网点端电压频率经带阻滤波器产生的信号作差,再将两者之差与阻尼系数相乘产生阻尼功率,阻尼功率通过功率同步控制,获得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的内电势频率参考值,内电势频率参考值与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机端电压参考值共同决定变流器驱动信号,从而驱动变流器以提升惯性响应效果,避免了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现有阻尼控制难以兼顾惯性响应与差模振荡阻尼效果的缺陷,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5036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67748.5
申请日:2020-10-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惯性响应效果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领域。本发明改进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的阻尼控制,将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内电势频率参考值与并网点端电压频率经带阻滤波器产生的信号作差,再将两者之差与阻尼系数相乘产生阻尼功率,阻尼功率通过功率同步控制,获得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的内电势频率参考值,内电势频率参考值与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机端电压参考值共同决定变流器驱动信号,从而驱动变流器以提升惯性响应效果,避免了自同步控制风电机组现有阻尼控制难以兼顾惯性响应与差模振荡阻尼效果的缺陷,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95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647670.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9/08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反馈的柴储移动电源车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储能系统的电池荷电状态;判断所获取的电池荷电状态与电池荷电状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实现柴储移动电源车的功率控制;其中,当电池荷电状态大于电池荷电状态设定值时,启动储能系统,当电池荷电状态小于电池荷电状态第一阈值时,启动柴油发电机,基于带功率保持的中间控制环节实现储能系统控制模式的转换;当电池荷电状态小于电池荷电状态设定值时,启动柴油发电机,当电池荷电状态大于电池荷电状态第二阈值时,柴油发电机停止工作,储能系统充电完成,基于带电流反馈的中间控制环节实现储能系统控制模式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608446.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市长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8/22 , G01D21/02 , B63C11/52 , B63G8/00 , B63G8/38 , F16M11/08 , F16M1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底电缆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底电缆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设备,针对现有的海底电缆故障检测方式多采用人工诊断,人工诊断劳动强度大,且安全系数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海底电缆的数据信息,获取电缆初始搭建时的表面图像、表面温度、传输电流和传输电压;S2:利用电缆故障诊断装置对电缆进行信息采集,采集表面图像、表面温度、传输电流和电传输压;S3:将采集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模型;S4:将数据模型与最佳数据模型进行对比,然后进行评估。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避免人工诊断,节约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以提前进行判断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