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0791.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3213 , G06F17/16 , G06F17/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运行方法,涉及综合能源系统领域,本发明考虑了碱性电解制氢系统过程中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换热器将电制氢产生的热量回收到供热网络中,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构建了包含风电、光伏‑氢气和供热系统的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运行模型,提出了基于多仿射决策规则的鲁棒优化模型求解方法,提升了对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2876.7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日内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涉及综合能源系统领域,本发明考虑了日内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在小时级和分钟级时间尺度上的波动性,通过对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小时级和分钟级两层预测控制,以提升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对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的利用率。本发明构建了包含配电网、制氢系统、供热系统模型,提出了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日内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实现了对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日内高效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7842.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能源岛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提升控制方法,利用能源岛DC/DC升压站、陆上DC/AC换流站和制氢DC/DC换流器的协同控制,能够抑制能源岛直流母线电压随风电、光伏出力变化的波动幅度,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调节制氢系统的有功功率实时响应新能源出力的变化,降低海上新能源出力波动对于海上能源岛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7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44035.1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9/65 , C25B1/04 , B63B35/44 , F03D9/19 , H02J3/38 , H02J3/28 , H02J15/00 , C02F1/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就地制氢的海上制氢平台,海上制氢平台新增式设置于原海上风电场内,所述海上风电场内设置风电机组和海上升压站,所述风电机组与所述海上升压站连接有海缆,且所述海上制氢平台通过所述海缆与所述海上升压站电性连接,以使所述海上升压站对所述海上制氢平台形成动能供给状态;同时所述海上升压站与所述海上制氢平台之间具有安全间隔;所述海上制氢平台包括下方的钢管桩、导管架,以及上方多层式桁架结构的上部组块。本发明将海上制氢平台和已有的海上升压站及风电机组共同组成一个海上综合能源系统,能有效的消耗海上风电弃风能源,大大提高风电电能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89366.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1/04 , C25B9/00 , C25B9/65 , C25B9/67 , C25B15/00 , C02F1/00 , C02F1/44 , H01M8/04082 , H01M8/060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就地制氢方法,适用于新能源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1、海水经过海水淡化系统进行淡化处理,获取纯水;步骤2、所述纯水经过冷却换热系统,得到闭式冷却水和热水;步骤3、海上风电发出的电力通过输配电系统转换为直流电,供应PEM制氢系统使用,制取一级氢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PEM纯水制氢,节约占地面积,有利于日常运行维护;本发明为海上制氢系统搭配海水淡化、固态储氢与氢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海上环境的氢气制取、存储与消纳全套示范;本发明为海上制氢系统及其上下游系统配套电气、冷却换热、防腐蚀暖通、通信监控,以及消防灭火等系统,保障在海上环境进行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7851.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距离海上能源岛直流输电系统及并离网运行控制方法,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在海上能源岛汇集后,首先利用制氢及储能系统平抑功率波动,再通过柔性直流输电方式将电能输送至陆上电网;当送出系统发生故障时,还可以通过风电、光伏、制氢、储能及柔直送出系统的协同控制,实现海上能源岛系统的离网运行;能够充分提升海上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可用率,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为远海大规模新能源送出提供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83077.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 H02J3/32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8 , H02J3/06 , H02J3/00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Q40/04 , G06F17/1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储能参与的主动配电网电压调节方法,首先建立共享储能参与节点电压调节与用户能量管理相协同的优化模型;然后基于双边价格协商算法建立储能共享交易模型,利用用户用能需求的差异性实现储能资源的互补共享;最后基于交替乘子法的分布式求解算法,求解主动配电网电压调节软约束下协同能量管理构建的凸优化问题。本发明利用个体用户在用能需求上存在差异的特点,协同优化主动配电网范围内储能资源,突破了分布式储能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问题,并针对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带来的电压越限问题,通过引入电压调节软约束能够实现对主动配电网节点电压的有效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90610.4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的模块化制氢平台,包括设于海床上制氢平台本体和设于制氢平台本体顶部的制氢设备,制氢平台本体包括钢管桩、导管架、转化层结构和预制式集装箱,钢管装设于海床中,导管架与出露海床部分的钢管桩相连接,转化层结构与导管架相连接,预制式集装箱设于转化层结构顶部的甲板上,导管架的内侧设有海水提取管和电缆保护管,制氢设备包括变电控制模块、用于电解淡化的海水制备氢气的制氢模块、用于氢气提纯的氢气纯化模块、用于氢气压缩的氢气压缩模块、用于氢气装瓶的氢气瓶组模块和用于氢气外输的输氢模块。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海上风电的经济、高效、便捷的模块化制氢,同时便于整体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751426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647337.5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空气交叉污染的隧道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适用性好的防止空气交叉污染的隧道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隧道结构在暗挖隧道出口端设置一定长度的明洞结构;明洞衬砌所述明洞结构具有与暗挖隧道衬砌衔接并连通的明洞衬砌衬砌、明洞衬砌与明洞衬砌顶部连通的排风竖井,以及设置于明洞衬砌两侧且沿明洞衬砌布置的边坡和设置于明洞衬砌远离暗挖隧道端且连接两侧边坡的隧道洞门墙,两侧的边坡之间依次回填形成M10浆砌片石层、土石回填层Ⅰ、黏土隔水层和土石回填层Ⅱ;排风竖井上端露出于土石回填层Ⅱ上表面,该排风竖井上端连通位于明洞衬砌上方的排风装置。本发明适用于隧道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28112.7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上制氢的混氢天然气管路输送筛选方法,以10%作为界定进行混氢天然气管路输送筛选,根据氢气浓度对管材进行分类,可以针对不同的氢气浓度选择合适的管材,从而降低材料成本。对于氢气浓度小于10%的情况,可以直接使用钢级为X52及以下的管材,无需额外处理,这样可以直接利用现有材料,不必搭建成本高昂的输氢管路,减少成本。同时避免了采用储氢罐所需消耗的大量人力出海成本,大大减少了远海氢气运输的成本,降低氢气价格,并确保了管路在输送时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