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969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444896.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介孔碳载体、负载在所述介孔碳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所述介孔碳载体含有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硫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所述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介孔碳载体和将加氢活性金属引入到介孔碳载体的过程;所述介孔碳载体制备步骤包括:将碳载体前驱体、磷源、粘合剂混匀得到混合物料,和将所述混合物料在含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的步骤。本发明中介孔碳载体的制备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环保性好的优点,适用于碳载体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催化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加氢催化剂用于石油馏分和渣油的加氢处理以及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加氢过程时,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0618941.7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3/882 , B01J23/883 , B01J23/888 , B01J37/02 , B01J37/20 , B01J37/18 , B01J37/12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态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加氢脱硫反应中的应用,所述硫化态加氢催化剂含有载体、负载在该载体上的碳和活性金属,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碳的含量为1%~30重%,所述碳中分解温度为350℃~450℃的碳含量占总碳含量的比例大于50重%。所述硫化态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用浸渍油浸渍氧化态催化剂、对浸渍过的催化剂进行硫化和在钝化气体氛围进行钝化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硫化态加氢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反应时具有更高的初活性和稳定性。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更加简化得到高性能硫化态加氢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硫化态加氢催化剂在应用时,能大大缩短加氢装置开工时间,降低开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703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913109.4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轻质芳烃和清洁燃料油的方法,包括:(1)将LCO原料油进行加氢精制反应、气液分离,得到第一液相物流;(2)将所述第一液相物流进行深度加氢裂化反应、气液分离,得到第二液相物流;烃、回炼轻柴油馏分、回炼重柴油馏分,(4)将所述轻质芳烃进行分离,得到BTX馏分;以及将所述回炼轻柴油馏分循环进行深度加氢裂化反应,将所述回炼重柴油馏分循环回进行加氢精制反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改善了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反应区进料烃类组成,能有效提高LCO催化转化为BTX的收率,实现了LCO的高值化利用。(3)将所述第二液相物流进行分馏,得到轻质芳
-
公开(公告)号:CN115703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13109.4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轻质芳烃和清洁燃料油的方法,包括:(1)将LCO原料油进行加氢精制反应、气液分离,得到第一液相物流;(2)将所述第一液相物流进行深度加氢裂化反应、气液分离,得到第二液相物流;(3)将所述第二液相物流进行分馏,得到轻质芳烃、回炼轻柴油馏分、回炼重柴油馏分,(4)将所述轻质芳烃进行分离,得到BTX馏分;以及将所述回炼轻柴油馏分循环进行深度加氢裂化反应,将所述回炼重柴油馏分循环回进行加氢精制反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改善了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反应区进料烃类组成,能有效提高LCO催化转化为BTX的收率,实现了LCO的高值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9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911047726.X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的联合处理催化裂化柴油和催化裂解柴油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催化裂化柴油和催化裂解柴油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柴油原料在柴油分馏单元中进行分馏,得到轻柴油馏分和重柴油馏分;将轻柴油馏分引入至催化裂化单元中作为至少部分裂化原料油进行催化裂化;将重柴油馏分引入至加氢单元对其进行加氢处理,将重柴油馏分加氢产物引入至催化裂解单元中作为至少部分裂解原料油进行裂解。该系统包括催化裂化单元(1)、催化裂解单元(2)、柴油分馏单元(3)和加氢单元(4)。本发明提供的联合处理催化裂化柴油和催化裂解柴油的方法和系统,可有效提高了烯烃和芳烃产率,降低了氢耗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51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910248441.6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一种加氢处理方法,所述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成型载体、负载在该成型载体上的加氢活性金属组分,以及任选的磷助剂、任选的有机添加物;所述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先将第VIB族金属引入到成型载体并预硫化,得到催化剂中间体;然后将第VIII族金属引入到催化剂中间体,经干燥、任选的焙烧或任选的硫化,得到所述催化剂,其中,在引入第VIB族金属和/或第VIII族金属时,引入任选的磷助剂和/或有机添加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用于加氢处理时,具有更高的加氢脱硫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530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810715009.9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B01J37/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开工硫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装填有加氢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内引入氢气,建立氢气循环;b、将所述反应器内的加氢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升至110~175℃,然后引入开工硫化油对所述加氢催化剂床层进行润湿,建立开工硫化闭路循环;c、向所述反应器内引入硫化剂,按照硫化升温程序对所述加氢催化剂进行硫化,并在所述硫化升温程序的升温阶段向所述反应器内引入液化气,以所述氢气的循环总量为基准,所述液化气的用量为5~20体积%。该方法能够在炼油厂现有装置升温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加氢催化剂最终硫化温度,同时显著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23999.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生产清洁柴油的方法和系统。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在脱杂单元进行脱杂反应,所得反应流出物进入加氢单元进行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反应,其反应产物分离后得到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尾油馏分。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脱除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中杂质,并与加氢单元相结合,最大量获得清洁柴油产品。本发明成本低、操作周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23747.6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6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生产车用燃料的方法和系统。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在脱杂单元进行脱杂反应,所得反应流出物进入加氢精制单元进行反应,加氢精制单元反应产物分离后得到汽油馏分I、柴油馏分I和尾油馏分I,尾油馏分I进入加氢裂化单元进行反应后,至少得到汽油馏分II、柴油馏分II和尾油馏分II;部分或全部尾油馏分II返回至加氢裂化单元入口和/或脱杂单元入口。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脱除废塑料油和/或废旧轮胎油中杂质,并与加氢裂化单元相结合,最大量获得清洁柴油产品。本发明成本低、操作周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7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3376.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4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烃类原料的脱硅方法和系统,含硅烃类原料在氢气的存在下,进入加氢反应器与废旧加氢催化剂接触,在加氢反应条件下进行脱硅反应,所述加氢反应器为至少一个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和/或至少一个移动床加氢反应器,反应流出物中液相物料的硅含量小于1.0μg/g。本发明能够低成本有效地脱除含硅烃类原料中硅杂质,可以直接作为产品,或者为后续加工工艺过程提供优质原料,保证后续加工工艺过程中催化剂的稳定性,并且延长了整体加工过程的操作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