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92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47562.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分子表征数据处理方法,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文件,通过构建理论分子库、侯选离子筛选、峰提取与检测、去假阳性等步骤实现石油馏分分子表征。本发明方法充分挖掘了石油样本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信息,快速、可靠地获得不同石油馏分中各类型化合物的分子式、保留时间及其强度,可用于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馏分数据处理,分子表征信息提取更充分、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7455.5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馏分中芳香氮杂环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方法,包括:第一步:将石油馏分溶于色谱纯甲苯或者二氯甲烷溶剂,制备成待测样本;第二步: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高分辨质谱正负离子模式分析待测样本,提取正离子模式下的N1化合物的分子信息;第三步: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采集待测样本中N1化合物的二级质谱信息;第四步:从N1化合物二级质谱中获取含氮子离子和碳氢子离子的分布模式;第五步:根据N1化合物在步骤二中电喷雾电离的正负模式的响应判别是碱性还是中性氮化合物;第六步:根据含氮子离子和碳氢子离子的分布模式获得N1化合物母核结构;其中,所述的N1化合物为分子式中仅含有一个氮原子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25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1447562.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分子表征数据处理方法,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文件,通过构建理论分子库、侯选离子筛选、峰提取与检测、去假阳性等步骤实现石油馏分分子表征。本发明方法充分挖掘了石油样本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信息,快速、可靠地获得不同石油馏分中各类型化合物的分子式、保留时间及其强度,可用于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石油馏分数据处理,分子表征信息提取更充分、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4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35080.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小鼠粪便样本中羰基代谢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涉及分析化学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具体步骤为,取新鲜样本,加入乙腈水溶液提取羰基代谢物,经过离心后一份上清利用3‑nitrophenylhydrazine(3NPH,3‑硝基苯肼)衍生,另取上清混合后利用13C6‑nitrophenylhydrazine(13C6‑3NPH)衍生,衍生后将经两种试剂衍生的产物等量混合,进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器(UHPLC‑MS)检测,数据结果采用12C/13C相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地对粪便样品中羰基代谢物进行检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6243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42543.0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30/88 , G06F16/21 , G06F16/2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中病虫害介导的抗性相关次生代谢物的鉴定新方法。首先,基于先验知识收集病虫害相关次生代谢物作为诱饵代谢物,构建诱饵代谢物LC‑MS/MS质谱数据库;其次,采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数据;接着,基于诱饵数据库在实验数据中定性诱饵代谢物并获得其相应实验二级质谱;然后,利用诱饵代谢物的二级质谱与实验获取代谢物峰的二级质谱共建基于二级质谱相似性的分子网络,通过分子网络筛选并鉴定与诱饵抗性次生代谢物具有类似结构的代谢物峰;最后,应用于植物组织样品中,在病虫害前后与诱饵次生代谢物有一致变化趋势的结构类似物,作为可能的病虫害介导的抗性相关次生代谢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155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073719.3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清样品中小分子代谢物乙醇胺、延胡索酸、亚牛磺酸和肌醇作为组合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糖尿病患者有无视网膜病变的试剂盒中的新应用。本发明还涉及检测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的试剂盒,通过检测来自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上述组合标志物的各自相对浓度,基于二元逻辑回归方程计算所述组合标志物变量Prob值以及判断截点值(cut‑off值),判断所述糖尿病患者是否患有视网膜并发症。所述试剂盒可实现高灵敏、高效检测本发明涉及的几种小分子代谢物,且具有检测成本低、重复性好的特点。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辅助糖尿病人群中视网膜并发症诊断,且在早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效果同样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038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18594.2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腹血清中代谢物:半乳糖,1,5‑脱水山梨糖醇,N‑乙酰葡糖胺,2‑羟基丁酸作为组合标志物在制备用于快速诊断受试者中糖尿病患者的试剂盒中的新应用。通过检测来自受试者空腹血清样本中的上述四种代谢物的浓度,基于二元逻辑回归方程计算所述组合标志物变量P,以及判断截点值,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所述试剂盒可实现高灵敏、高效检测,本发明涉及的几种小分子代谢物,具有检测成本低,重复性好的特点。本发明可应用于辅助快速筛查糖尿病人群中得到应用,且可与传统临床指标空腹血糖相互补充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72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233620.X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西南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氨酸或甘氨酸代谢调节剂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PC)在提高家蚕丝产量中的应用,以及通过给予幼虫期家蚕外源性的甘氨酸或ACPC来提高家蚕丝产量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丝产量有较大差异的不同品种家蚕的血淋巴代谢物谱的变化,发现家蚕丝素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甘氨酸(占丝素蛋白的42.8%)与茧层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92),体外给予甘氨酸或甘氨酸代谢调节剂ACPC干预幼虫期蚕体代谢可以显著提高家蚕丝产量,由此,本发明不仅拓宽了甘氨酸或ACPC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而且为桑蚕业提高丝产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63570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91384.8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质代谢网络动态研究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辅助的脂质组学,并结合非靶向的同位素异构体筛选。其特征在于,结合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细胞、动物或人体的实验,高分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igh resolution-UHPLC-MS)的脂质组学分析,非靶向的同位素异构体筛选,在获得静态脂质代谢指纹的同时,可以捕获包含其中的动态代谢过程(如脂质分子的合成、转化、分解等过程)。本发明具有高度的分子特异性和广泛的网络覆盖能力,方法重复、稳健、可靠。该方法为深入研究脂质代谢开辟了新思路,以期对生物体系的病理生理过程、代谢扰动获得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67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32331.7
申请日:2011-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血中GCDCS和GCDCA的试剂盒,该试剂盒由3-硫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标准对照品、碳酸酸铵缓冲液和乙腈组成。使用该试剂盒检测血中3-硫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的方法具有检测成本低,定量准确,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快速高效的特点;测定一个实际样本只需10分钟,可适于临床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