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0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30862.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iO2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TiO2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包括TiO2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TiO2载体上的非贵金属单原子和贵金属颗粒;以TiO2载体的质量为100%计,所述非贵金属单原子和贵金属颗粒的负载量均为0.1~1 wt%。经测试,以本发明提供的TiO2负载双金属催化剂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的甲酸盐的收率高,且选择性在99%以上,在循环6次后无衰减,具有优异的耐CO毒化作用。另外,本发明提供的TiO2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条件温和且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218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0378508.5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7C1/00 , C07C1/12 , C07C9/04 , B01J23/89 , B01J31/22 , B01J35/40 , B01J35/5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等离激元材料复合材料催化剂作用下,在红外线的驱动下,将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后,得到含碳化合物。本发明直接使用清洁且储量及其丰富的太阳能,清洁经济,且能够利用太阳光中能量储存最为丰富的红外线,极大的提高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效率。此外,本发明通过将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系列必需的化学品,可以实现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固定,并且通过使用合理的基于等离激元材料的复合催化剂,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二氧化碳定向催化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2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1208870.9
申请日:2022-09-30
IPC: C09K11/77 , B01F31/80 , B01F33/80 , B01J19/10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上转换潜指纹显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机械搅拌状态下,将上转换发光材料、磁性材料悬浊液同时加入第一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密封、超声处理后,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配体连接剂和无机碱溶液,使上转换发光材料与磁性材料配位连接,得到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密封、加热搅拌后,经超声、离心、干燥处理,得到磁性上转换潜指纹显影剂;其中,红外光照射磁性上转换潜指纹显影剂的发光波长范围为507~568nm。利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磁性上转换潜指纹显影剂,相比其他指纹粉,对比度更高,由于显影剂同时具有磁性和荧光性能,不仅可以无损开发潜指纹,还能够有效解决背景干扰的问题,达到良好的指纹显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88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65222.X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负载的高熵合金在CO2源和H2源制备CO过程中作为催化剂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高效可持续的光热驱动逆水煤气变化反应(RWGS),采用的特定的高熵合金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光热转化效率,可以仅在光照下即可高效驱动RWGS反应,无需外加热。该过程不仅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而且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产物CO的生成速率高达11molg‑1h‑1以上,选择性高达100%,而且催化剂可稳定运行500小时以上,具有反应过程简单、周期短、催化剂廉价易得且可重复使用等优势,为RWGS反应制备CO提供了新的合成途径,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73198.2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22 , B01J31/18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酸性有机配体与碱性有机配体在水中混合,得到配体前驱体;S2)将配体前驱体、碱性助剂与金属源混合,得到混合溶液;S3)将所述混合溶液进行高温晶化,得到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两种不同酸碱性的有机配体与金属源混合后进行碱性助剂辅助配位制得双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和较多的不饱和金属位点,而且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强等优点,在用作无助催化剂体系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时,具有非常好的催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1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00286.8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上转换发光复合柔性透明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上转换发光复合柔性透明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上转换发光颗粒分散液中加入配体连接剂、贵金属源和还原剂,发生原位还原反应得到表面负载贵金属的上转换发光颗粒;将表面负载贵金属的上转换发光颗粒分散在固化剂溶液中,加入透明树脂液后加热固化,得到所述上转换发光复合柔性透明树脂。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以简单方法实现均相内分散状态的高效上转换复合柔性透明树脂材料,在扩展近红外光区固态应用材料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07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00287.2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上转换发光聚乙烯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上转换发光聚乙烯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上转换发光颗粒分散液中加入配体连接剂、贵金属源和还原剂,发生原位还原反应得到表面负载贵金属的上转换发光颗粒;将表面负载贵金属的上转换发光颗粒与聚乙烯粉末混合后热熔、压缩,得到所述上转换发光聚乙烯复合树脂。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加工难度小、容易调控等优点,对工艺要求较低,成功率高,在未来规模化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本发明所得上转换发光聚乙烯复合树脂成功在扩展近红外光区固态应用材料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723993.0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25B9/50 , C25B11/031 , C25B11/052 , C25B11/061 , C25B11/091 , C25B3/26 , C25B3/07 , C25B3/21 , C25B9/00 , C23C14/30 , C23C14/18 ,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催化系统,包括阳极与阴极;所述阴极包括泡沫铜与沉积在泡沫铜表面的锌掺杂的氧化亚铜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电催化系统阴极表面为锌掺杂的氧化亚铜薄膜,锌的引入改变了铜周围的电子密度,导致了氧空位和铜的缺失,进而改变了氧化亚铜的电子结构,改了反应中间体的吸附构型,从而使其催化活性高,且可高选择性地将CO2转化为乙酸。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5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23993.0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C25B3/04 , C25B9/00 , C23C14/30 , C23C14/18 , C25D9/04 , C25B1/00 , C25B1/02 , C25B11/06 , C25B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催化系统,包括阳极与阴极;所述阴极包括泡沫铜与沉积在泡沫铜表面的锌掺杂的氧化亚铜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电催化系统阴极表面为锌掺杂的氧化亚铜薄膜,锌的引入改变了铜周围的电子密度,导致了氧空位和铜的缺失,进而改变了氧化亚铜的电子结构,改了反应中间体的吸附构型,从而使其催化活性高,且可高选择性地将CO2转化为乙酸。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113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232958.7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转移制备烯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催化剂、牺牲剂和炔烃混合,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反应,得到烯烃;所述催化剂为TiO2‑金属合金复合催化剂,所述金属合金为钯铂合金,所述钯和铂的摩尔比为3:1~1:3。在光照条件下,基底材料二氧化钛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光生电子传递到金属位点上参与还原反应,将水中的氢离子还原成还原态的氢(Had)。本发明中的方法将光驱动下水中产生的还原态氢直接用于炔烃加氢反应,避免了传统加氢反应中氢气的使用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且提高了反应选择性,加氢产物90%以上为烯烃,而不是烷烃。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方法选择性最高可达9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