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24662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705594.1
申请日:2013-12-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晶硅应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多晶硅应力传感器至少包括:硅衬底;硅孔结构,形成于所述硅衬底中;第一阻挡层,覆盖于所述硅衬底正表面及所述硅孔结构的上部侧壁;多晶硅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阻挡层表面、及所述硅孔结构的下部侧壁及底部;第二阻挡层,覆盖于所述多晶硅层表面;电极结构,包括用于引出所述多晶硅层的第一电极以及用于引出所述硅衬底的第二电极。本发明将多晶硅力敏电阻制作在盲孔或通孔的侧壁上,并通过衬底硅的连接作用,实现力敏电阻两端引线及焊盘在硅片正面的制作,同时本发明利用多晶硅电阻在孔内部的轴向力敏度远大于径向灵敏度,可用于对盲孔电镀填铜、通孔热处理过程引入的内部轴向应力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11105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10033916.1
申请日:2008-02-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普通硅片上与衬底绝缘的纳米梁结构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梁通过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形成,并通过干法腐蚀结合无电极电化学腐蚀自停止实现梁厚度的控制;纳米梁由金属连线提供力学支撑,金属连线与衬底间电学绝缘;纳米梁的周围与下方为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形成的腐蚀区;且纳米梁为可动结构,上下自由振动。本发明是基于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干法刻蚀及无电极电化学腐蚀自停止方法制作的。包括梁区台阶制作、深刻蚀、电学连接与力学支撑结构制作、纳米梁释放四个步骤,具有加工精度高、一致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1572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8013.7
申请日:2015-12-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B81C1/00
CPC分类号: B81C1/001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结合各向异性腐蚀的梁-质量块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111)硅片;2)采用激光加工工艺在所述(111)硅片背面形成第一深槽;3)在所述(111)硅片正面形成第二深槽;4)在所述(111)硅片表面、所述第一深槽及所述第二深槽侧面及底部形成第一氧化层;5)在所述(111)硅片正面形成第三深槽;6)在所述第一氧化层表面及所述第三深槽的侧面及底部形成第二氧化层;7)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及各向异性腐蚀工艺释放梁。采用激光加工工艺结合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及各向异性腐蚀工艺形成梁-质量块结构,可降低整个工艺的成本;梁结构的厚度由从(111)硅片正面进行的深反应离子刻蚀决定,工艺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39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881188.X
申请日:2015-12-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9/14
CPC分类号: G01N2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基电容式声发射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声发射敏感膜;停靠环,位于声发射敏感膜的下表面;边框,位于声发射敏感膜外围,且与声发射敏感膜相隔一定的间距;边框的上表面设有上电极,下表面设有第一绝缘层;支撑膜,位于声发射敏感膜与边框之间;下电极硅片,下表面设有下电极,上表面设有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与第一绝缘层上下对应,且通过焊料层焊接在一起。支撑膜在大气压作用下变形,使得停靠环贴置于下电极硅片的上表面,声发射信号可以较好地耦合到声发射敏感膜上;在大气压作用下停靠环贴置于下电极硅片的上表面之后,声发射敏感膜与下电极硅片之间形成亚微米/纳米间隙,可极大地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78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073321.9
申请日:2015-02-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压阻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及部分衬底上表面,所述第一压阻层通过第一绝缘层与所述衬底隔离;第一传递层,填充满所述第一凹槽,且具有两个第三凹槽,所述两个第三凹槽沿所述第一凹槽槽长方向平行排列,所述第一传递层通过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压阻层隔离;第一隔离层,填充满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一隔离层通过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一传递层隔离;第一电极对,第二电极对,位于衬底上表面的所述第一压阻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对位于第一凹槽槽长延长线上,所述第二电极对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槽宽延长线上,能够实现对非芯片上表面内应力分量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789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073321.9
申请日:2015-02-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压阻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及部分衬底上表面,所述第一压阻层通过第一绝缘层与所述衬底隔离;第一传递层,填充满所述第一凹槽,且具有两个第三凹槽,所述两个第三凹槽沿所述第一凹槽槽长方向平行排列,所述第一传递层通过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一压阻层隔离;第一隔离层,填充满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一隔离层通过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一传递层隔离;第一电极对,第二电极对,位于衬底上表面的所述第一压阻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对位于第一凹槽槽长延长线上,所述第二电极对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槽宽延长线上,能够实现对非芯片上表面内应力分量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65162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052443.4
申请日:2009-06-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利用阶梯形电极实现纳米梁驱动与压阻检测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梁上部的金属电极为阶梯形,电极两端与纳米梁间的间隙小于100纳米,而中间部分的电极间隙在1-2微米。所述的阶梯形电极两端与纳米梁形成MIS电容结构。当阶梯形电极与纳米梁间的电压超过MIS电容的阈值电压时,MIS电容下的空间电荷区达到最大值,空间电荷区下的电阻仅为应力的函数,可以用于纳米梁的压阻检测。阶梯形电极的中心部分由于间隙大,对纳米梁的电阻值影响小,中心部分对纳米梁的驱动效率高,用于对纳米梁实现静电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159259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048038.6
申请日:2007-1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L25/00 , H01L25/065 , H01L23/498 , H01L21/50 , H01L21/60 , H01L21/56
CPC分类号: H01L2224/16225 , H01L2224/32225 , H01L2224/73204 , H01L2924/15159 , H01L2924/15311 , H01L2924/19106 , H01L2924/00012 , H01L2924/0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印制电路板实现三维立体高密度封装的多芯片模块结构(3D-MCM)。在封装基板上加工制作出独特的腔体结构,用于放置芯片和分布电路连接走线,从而形成立体封装结构。回型球栅阵列(BGA)的引脚输出形式的设计,既满足了对模块I/O数目的要求又为腔体的设计提供了空间。多个芯片的互连采用了传统的引线键合和新型的芯片倒装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芯片模块集多种封装技术于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封装密度,减少了封装尺寸,缩短了互连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915723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510998013.7
申请日:2015-12-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B81C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结合各向异性腐蚀的梁‑质量块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111)硅片;2)采用激光加工工艺在所述(111)硅片背面形成第一深槽;3)在所述(111)硅片正面形成第二深槽;4)在所述(111)硅片表面、所述第一深槽及所述第二深槽侧面及底部形成第一氧化层;5)在所述(111)硅片正面形成第三深槽;6)在所述第一氧化层表面及所述第三深槽的侧面及底部形成第二氧化层;7)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及各向异性腐蚀工艺释放梁。采用激光加工工艺结合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及各向异性腐蚀工艺形成梁‑质量块结构,可降低整个工艺的成本;梁结构的厚度由从(111)硅片正面进行的深反应离子刻蚀决定,工艺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2466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05594.1
申请日:2013-12-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晶硅应力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多晶硅应力传感器至少包括:硅衬底;硅孔结构,形成于所述硅衬底中;第一阻挡层,覆盖于所述硅衬底正表面及所述硅孔结构的上部侧壁;多晶硅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阻挡层表面、及所述硅孔结构的下部侧壁及底部;第二阻挡层,覆盖于所述多晶硅层表面;电极结构,包括用于引出所述多晶硅层的第一电极以及用于引出所述硅衬底的第二电极。本发明将多晶硅力敏电阻制作在盲孔或通孔的侧壁上,并通过衬底硅的连接作用,实现力敏电阻两端引线及焊盘在硅片正面的制作,同时本发明利用多晶硅电阻在孔内部的轴向力敏度远大于径向灵敏度,可用于对盲孔电镀填铜、通孔热处理过程引入的内部轴向应力的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