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取芯片的镊子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05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88598.8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取芯片的镊子,用于夹取芯片,所述夹取芯片的镊子包括两个夹臂和限位结构;每一所述夹臂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呈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及夹持端,所述两个夹臂的两个所述连接端相连接,所述两个夹臂的两个所述夹持端能够沿相互靠近的夹持方向活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可调地设于所述两个夹臂的所述两个夹持端之间;其中,所述两个夹臂的所述两个夹持端上均设有用以夹取芯片的金属片。通过限位件控制镊臂的闭合,起到缓冲作用,使用底端的金属片夹取芯片,增大接触面积,减免芯片夹取带来的损伤。本发明提供的夹取芯片的镊子无需调节,操作简单,有效降低夹取芯片带来的损伤。

    一种引线键合拉力测试机

    公开(公告)号:CN215218343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1368485.1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线键合拉力测试机,由拉力测试模块,测试钩针,芯片夹具,移动平台,工作台,固定架,固定臂,照明灯,第一显微镜,第一显微镜固定座,第一显微镜旋转组件,第二显微镜,第二显微镜固定座,第二显微镜旋转组件,夹具底座,夹具旋钮,测试钩针固定杆组成。为解决金丝空间位置错综复杂,显微镜成像细节缺失造成的测试钩针对准问题,采用两个显微镜组相互配合,移动平台和测试钩针固定杆控制引线和测试钩针的相对位置,实现测试钩针的精准定位。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对准操作更容易,对准精度高,可以避免钩针压坏金线、钩针对准错位、钩针触底等问题。

    基于光芯片的光互连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601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90246.7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芯片的光互连结构,涉及微波光子学技术领域。该光互连结构包括:输入光纤阵列,用于输入光信号;前端光芯片,设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用于处理光信号,前端光芯片的多个输入端口和输入光纤阵列对应连接;互联光纤阵列,一端与前端光芯片的多个输出端口对应连接,用于传输处理后的光信号;后端光芯片,设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用于对处理后的光信号进行二次处理,后端光芯片的输入端口和互联光纤阵列远离前端光芯片的一端对应连接;输出光纤阵列,与后端光芯片的多个输出端口对应连接,用于输出二次处理后的光信号。

    基于谐振谱补偿的硅基调制器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99372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23355.5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谐振谱补偿的硅基调制器芯片,涉及硅基调制器芯片技术领域。基于谐振谱补偿的硅基调制器芯片,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一支臂,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设置在第一支臂上;其中,第一单元用于对输入的第一光束进行调幅和调相处理以输出第二光束,第二光束与第一光束在第一支臂上的传输方向相同;第二单元用于对经调制和调相后的第二光束进行调幅和调相处理以输出第三光束,第三光束与第二光束在第一支臂上的传输方向相向;通过第一单元控制第二光束的幅度和相位,通过第二单元控制第三光束的幅度和相位,以使第二光束和第三光束在第一支臂中发生干涉,以形成线性度可调的谐振谱。

    基于双光束腔场调控的全光非线性激活器及其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8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18616.X

    申请日:2025-01-06

    Inventor: 陈蓓 李明 祝宁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光束腔场调控的全光非线性激活器,可应用于光计算技术领域。该激活器包括:输入端、光学微腔以及输出端,其中,输入端用于提供输入光束;光学微腔用于产生谐振,激发并增强光学非线性效应;以及输出端用于输出经过非线性调控后的光信号。通过携带相位差的双相干光束对光学微腔内的光场进行非线性调控或对光学微腔光场的传输谱进行非线性调控,从而形成输入光和输出光光强间的非线性映射,即光‑光自调制过程。为全光计算提供有效的非线性算子,从而加速网络训练和推理的收敛速度,提高模型在不同应用中的识别准确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光束腔场调控的全光非线性激活器的产生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