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光学显微镜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成像的载玻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20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92277.6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辅助光学显微镜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成像的载玻片及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显微镜载玻片是用于辅助光学显微镜进行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成像,载玻片具体为钽酸锂平面波导,它是通过利用光纤尾端的出射光耦合进入钽酸锂平板形成,耦合进入钽酸锂平板的光会在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在钽酸锂平板的表面形成均匀的倏逝波分布。倏逝波在沿着波导表面垂直方向呈指数衰减,因此倏逝波被局域在距离波导表面几百纳米范围内。利用波导产生的倏逝波对波导上面的物体进行照明可以避免背景光对成像的影响。利用波导产生的倏逝波激发荧光分子发光,由于激发区域足够薄,可以避免离焦荧光对有用散射光的影响。

    补偿显微镜镜头或相机切换误差的方法和图像分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81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97301.5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形态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补偿显微镜镜头或相机切换误差的方法和图像分析装置,包括成像装置、运动控制机构和图像处理模块,成像装置的低分辨率成像模块拍摄样本玻片的低分辨率图片,确定目标细胞,生成第一图像;运动机构切换到高分辨率成像模块拍摄样本玻片的高分辨率图像,生成第二图像;图像处理模块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位置匹配,计算出两幅图像之间的仿射变换矩阵参数,得到偏移补偿参数;将偏移补偿参数换算为物镜或玻片的移动距离,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运动机构运作,使物镜或玻片移动相应的偏移量,完成切换误差的补偿,该图像分析装置可分析机械误差,并控制系统对该误差进行补偿,保证系统的质量。

    草履虫实验中用于限制虫体快速游动便于活体观察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811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91209.3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草履虫实验中用于限制虫体快速游动便于活体观察的装置,属于动物学实验技术领域,由具槽载玻片(1)、支虫盖玻片(2)、固片旋钮(3)、置片腔(4)、固片旋钮置腔(5)、支虫盖玻片顶固槽(8)、标签区(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槽载玻片(1)是上表面具有一个用于盛放支虫盖玻片(2)和固片旋钮(3)的凹槽的载玻片,盛放支虫盖玻片(2)的凹槽称为置片腔(4),盛放固片旋钮(3)的凹槽称为固片旋钮置腔(5),置片腔壁(6)穿过固片旋钮置腔(5)时走行在固片旋钮置腔(5)一条直径上;支虫盖玻片顶固槽(8)开口朝向置片腔室(7)。本发明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用于在样本分析期间跟踪观察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68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80029139.6

    申请日:2023-03-21

    Inventor: M·兰德 C·马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样本分析仪,该样本分析仪被配置为获得第一台位置数据和第二台位置数据。该第一台位置数据指示可移动台在第一维度上的第一位置,并且该第二台位置数据指示该可移动台在第二(垂直)维度上的第二位置。该样本分析仪被配置为基于该第一台位置数据和该第二台位置数据确定一个或多个观察或成像光学器件相对于该可移动台的观察位置。该样本分析仪被配置为显示容器图,该容器图包括与该可移动台相关联的样本容器的视觉表示。该样本分析仪被配置为显示叠加在该容器图上的观察位置标记。该观察位置标记指示该一个或多个观察或成像光学器件相对于由该容器图表示的该样本容器的该观察位置。

    一种显微镜自动载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87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5869.3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微镜自动载片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夹片伸缩构件和玻片架升降构件,所述底板的侧方还设有载物台构件,其中,所述夹片伸缩构件包括夹片组件和用于驱动夹片组件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玻片架升降构件包括用于放置玻片架并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侧方的支撑座和用于驱动支撑座进行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使用柔性片来驱动夹片组件进行左右移动,从而能够解决由于加载行程较长导致系统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还有通过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端部形状设置成V型,不仅设计结构简单,还便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夹住样本,从而解决了样本进出方式的构件设计复杂的问题。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生物被膜观察载物台

    公开(公告)号:CN11602753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246122.X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nventor: 孟宪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出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生物被膜观察载物台,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板、两个导向板、两个支撑板、两个连接柱、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槽、两个支撑块、两个连杆、旋转套筒、螺纹套、第一螺杆和两个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一个支撑板的上表面。本发明通过旋转套筒带动第一螺杆转动,连杆拉动连接柱向下移动,连接柱拉动支撑板向下移动,载玻片向下移动时与导向板接触,导向板可以对载玻片的位置进行矫正,使载玻片与支撑块接触并脱离支撑板,进而通过夹持板对载玻片进行夹持,固定载玻片的位置,方便通过显微镜进行聚焦观察,提高了科研效率。

    鉴定结构的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444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1980090290.4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样品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样品支架,该上表面具有与其相关联的等离子体层,该等离子体层包括周期性亚微米结构阵列。样品被施加到样品支架并被照射。在基于接收到的光的颜色形成的图像中,样品的至少一个局部结构性质是可见的。该方法包括使用该形成的图像来控制后续分析过程。该后续分析过程可以是另一种显微术过程,比如TEM、SEM等。

    用于装载冷冻样品的装载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1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3891.8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晓敏 李睿

    Abstract: 一种用于装载冷冻样品的装载装置,包括:装载主体,具有盛放冷冻液的装载池,装载池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第一载体,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固定座,且能够装载具有冷冻样品的载网;第二载体,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固定座,且能够装载第一载体;第三载体,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三固定座,且能够装载第一载体;其中,第二载体设置为与第一显微镜的载物台适配安装,第三载体设置为与第二显微镜的载物台适配安装。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不仅使得冷冻样品的转移简单方便,而且可以解决单独转移载网而导致载网弯折甚至损坏,以及多次转移导致的冰晶污染,由此影响显微镜的成像效果的问题。

    一种高数值孔径水浸/油浸物镜系统及显微镜扫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40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222029.X

    申请日:2020-03-26

    Inventor: 杨翼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数值孔径水浸/油浸物镜系统及显微镜扫描系统,高数值孔径水浸/油浸物镜系统,包括可移动物镜座、固定于可移动物镜座的高数值孔径水浸/油浸物镜以及固定于物镜下方的盖玻片,所述盖玻片和物镜镜片之间能够充满水或者油。一种显微镜扫描系统,包括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括上述高数值孔径水浸/油浸物镜系统。水浸物镜或者油浸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水或者油在扫描过程中相对于物镜不运动,这样既避免了扫描过程中在水或者油内部产生气泡,影响成像效果,又可以不用每次更换玻片都清理水或者油,降低了系统操作的复杂性。尤其是解决了高数值孔径的油镜物镜清理难的问题。

    一种用于显微系统的样品位姿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7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61736.7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微系统的样品位姿调整方法。在本发明中,第一平面反射装置安装在显微系统的物镜安装端面上,第一平面反射装置垂直于显微系统光轴。最终照射至光束采集装置上的第三光束与第四光束位置重合时,说明本发明中各个装置构成的系统的光轴与显微系统光轴平行。此时,将第一平面反射装置替换为样品,当第四光束与第五光束再次位置重合后,说明样品与显微系统物镜之间的角度与第一平面反射装置与显微系统物镜之间的角度相同,也就是样品与显微系统物镜垂直。因此,通过判断光束采集装置中第四光束与第五光束的位置,便能够判断样品相对于显微系统的垂直姿态,从而进行样品角度的调整,保证显微系统检测的精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