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附剂泵性能测试的真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7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53265.5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剂泵性能测试的真空装置及方法,包括:真空抽气系统、真空供气系统、真空测量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真空抽气系统中的主真空室抽气机组由涡轮分子泵与前级泵构成;真空供气系统由小型储气罐与标准储气瓶通过真空管道与主真空室连接,用于实验过程中供气;真空测量系统由各类型规管及残余气体分析仪构成,能够测量出真空室与储气罐气体压力,分析与检测主真空室残余气体成分与状态,实时测量充气速率;辅助加热系统由电源及其控制系统构成,维持吸附剂泵工作所需温度,加热坩埚进行涂层处理及初始阶段进行壁处理。采用本发明,真空抽气机组能够快速抽真空至10‑6Pa量级,用于吸附剂泵抽速性能研究,并研究涂层处理对吸附剂泵性能的影响。

    一种核聚变装置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离子源维护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29278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3223.7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聚变装置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离子源维护平台,包括移动转运机构,维护机械手,机械臂移动装置,辅助支撑机构,伺服驱动电机,设备维护机构,固定式底部基座。固定式底部基座支撑于地面,上部是移动转运机构通过固定式底部基座两侧的齿轮减速机来驱动,移动转运机构上部安装同步驱动系统和导轨滑块用于驱动辅助支撑机构。同时辅助支撑机构上部通过推杆电机带动设备维护机构进行径向移动,机械臂移动装置径向移动拆除离子源设备管路,设备维护机构转运离子源设备至辅助支撑机构上,辅助支撑机构和机械臂移动装置同步移动。

    基于质子导体陶瓷膜的自循环氚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51912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0671119.0

    申请日:2016-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质子导体陶瓷膜的自循环氚靶系统,主要适用于氘氚聚变中子发生器中的氚靶系统。本发明将质子导体陶瓷膜作为氚靶的核心部件,其中质子导体陶瓷膜由致密的氧化物陶瓷固体电解质和两个多孔电极构成。自循环过程为:氚水通过外接电源在阳极被电离为氚离子,氚离子在多孔阳极中扩散并通过电解质迁移到阴极后,被还原为氚原子同时受到氘束流的轰击发生氘氚聚变。而阴极未参与聚变反应的氚通过净化系统氧化为氚水,收集后循环回至阳极继续使用。此系统的氚靶工作温度可提高至800‑1000℃,同时实现了氚的循环利用,极大提高了氚的利用率。

    一种用于核聚变装置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摇臂导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05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261247.5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聚变装置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摇臂导轨装置,包括机械臂支撑座,固定机架,径向驱动部件;所述机械臂支撑座包括横向支撑架,可旋转的安装在固定基座上,底部安装有旋转支架用来支撑横向支撑架,横向支撑架上部则安装齿条轨道,用于驱动作用;所述径向驱动部件包括齿轮电机,顶升机构,机械臂,凹槽机构,安装机架装置,安装机架装置连接在机械臂支撑座上面,在侧面安装齿轮电机与机械臂支撑座上的齿条轨道进行啮合,另一侧则安装机械臂并在机械臂顶端做顶升机构,所述固定机架安装在墙体的固定基座,侧面通过轮带将电机与旋转支架连接在一起,主要是用来带动旋转支架上的机械臂能够同步转向的作用。

    一种核聚变装置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离子源维护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2927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123223.7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聚变装置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离子源维护平台,包括移动转运机构,维护机械手,机械臂移动装置,辅助支撑机构,伺服驱动电机,设备维护机构,固定式底部基座。固定式底部基座支撑于地面,上部是移动转运机构通过固定式底部基座两侧的齿轮减速机来驱动,移动转运机构上部安装同步驱动系统和导轨滑块用于驱动辅助支撑机构。同时辅助支撑机构上部通过推杆电机带动设备维护机构进行径向移动,机械臂移动装置径向移动拆除离子源设备管路,设备维护机构转运离子源设备至辅助支撑机构上,辅助支撑机构和机械臂移动装置同步移动。

    一种超导馈线双接头的绝缘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7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40550.X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变装置绝缘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导馈线双接头的绝缘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在对超导馈线的整体绝缘处理完成后双接头的单独绝缘处理过程,所述方法根据超导馈线双接头的特殊形状以及测量电位线的特殊布置要求,将超导馈线双接头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绝缘处理,确保了超导馈线具备双接头的导体表面绝缘材料尺寸均匀和全包覆特性,本发明提出的绝缘处理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保证绝缘强度及尺寸上的要求,可适用于真空、低温环境下各种类型的超导馈线双接头的绝缘处理,大大提高超导馈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一种耐高电压的超导电缆电位探测线绝缘引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27022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53861.2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电压的超导电缆电位探测线绝缘引出结构,实现超导电缆的电位探测线从绝缘层平稳引出,其包括超导电缆,通过多个焊接点与多个探测线的线芯连接,探测线上套有一段隔离管;探测线的引线路径包括剪切的预浸料细条拼接的阶梯、复合绝缘层包绕的绝缘层台阶以及绝缘填充物和湿包绕绝缘组成的台阶;探测线通过所述引线路径引出超导电缆;在探测线与超导电缆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预浸料;所述复合绝缘层含有预浸料;探测线的引出口位置下方固定有绝缘填充物,上侧覆盖有湿包绕绝缘;隔离管用于隔开探测线引出处其自身绝缘与复合绝缘层和湿包绕绝缘接触;复合绝缘层通过加压、加热进行固化,绝缘填充物和湿包绕绝缘为自然固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