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共沸有机朗肯-双喷射冷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5275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786317.5

    申请日:2019-08-2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共沸有机朗肯‑双喷射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膨胀机、喷射器、冷凝器、喷射回热器、储液罐、工质泵、发生器、节流阀、蒸发器和调节阀;膨胀机的乏气出口与喷射器的工作流体进口相连,喷射器的出口经冷凝器与喷射回热器的引射流体进口相连,喷射回热器的出口经储液罐后,一路依次经工质泵、发生器与膨胀机的蒸气进口相连,另一路依次经节流阀、蒸发器与喷射器的引射流体进口相连,膨胀机的抽气口经调节阀与喷射回热器的工作流体进口相连。本发明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换热器内的温度滑移特性降低系统的不可逆损失,采用喷射回热器达到高效换热和增压的目的,回收膨胀机抽气的热量,降低了工质泵功耗,提高系统效率及技术经济性。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风光地零碳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33432.8

    申请日:2021-11-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风光地零碳综合能源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调度技术领域,蓄电池把间歇性风光电力转换为化学能储存,为直流地源热泵机组和建筑物日常设备、照明等运行供应电力;直流地源热泵机组,既可直接消纳风光电力也可在缺风光的情况下通过电池组驱动压缩机运行为建筑物提供冷热量:在供暖季节利用浅层换热器和中深层换热器提取地热储存在蓄热水箱中为建筑物供暖,在空调季节利用浅层换热器散热制冷储存在蓄冷水箱中为建筑供冷,在过渡季节利用浅层换热器提取地热储存在中深层热储中提供中深层跨季节储热。本发明解决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稳定输出、风光地多能融合、跨季节地下储热、建筑能源供需时间匹配的问题。

    一种可中间排液的板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5775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242520.9

    申请日:2020-03-31

    IPC分类号: F28B9/04 F28D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中间排液的板式冷凝器,包括若干A型换热板、若干B型换热板、中间排液管、侧封板、上箱体和下箱体;A型换热板和B型换热板交替排列,形成交替排列的蒸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侧封板连接在换热板排的两侧以密封流道;上箱体和下箱体分别连接在换热板排的上下两端,构成蒸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的出入口;A型换热板的中部设置有V形气液分离腔,V形气液分离腔位于蒸气流道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气液入口,下端面的两端设有气体出口;中间排液管与各V形气液分离腔的底部相连通。本发明可以加快排液速度,减小附着在板片上的冷凝液膜的厚度,降低液膜的导热热阻,增大板式冷凝器的相变传热系数。

    一种动态预测性机器学习型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945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401620.1

    申请日:2020-05-13

    IPC分类号: G06Q10/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预测性机器学习型空调节能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环境参数、用户习惯和节假日规律等多特征变量,通过双种群粒子群训练集优化支持向量机中央空调负荷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确度和参数寻优性能;以空调系统运行能耗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全局参数寻优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满足了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能耗最优化,又能实现动态预测性智能化管理和稳定性运行。

    一种太阳能与天然气冷能联合超临界发电以及蓄能耦合利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531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203257.6

    申请日:2019-11-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与天然气冷能联合超临界发电以及蓄能耦合利用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天然气低温冷能发电系统和压缩空气蓄能系统。本发明通过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和天然气低温冷能发电两段高效超临界发电循环,利用天然气接收站的低温冷能做为太阳能中高温太阳能热发电的冷源对做功后的工质进行冷凝,利用乏汽作为低温发电的热源,利用余热作为压缩空气储能的冷热源,通过蓄热系统保持太阳能热发电的稳定电力输出,通过压缩空气储能实现了用户侧需求响应,通过数个提质换热器实现冷热互补,通过超临界气体发电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潜热损失。

    一种海岛人造多孔体系地热能电淡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181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354683.3

    申请日:2019-04-29

    IPC分类号: F03G4/00 F24T10/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岛人造多孔体系地热能电淡联产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致密岩石层中间的人造多孔体系、地热井、发电装置以及净水装置,地热井贯穿致密岩石层与人造多孔体系,发电装置包括闪蒸罐、汽轮机以及发电机,闪蒸罐的入口与地热井连接,净水装置包括淡水罐与冷凝器,汽轮机与冷凝器的热介质入口连接,淡水罐与冷凝器的热介质出口连接,冷凝器的冷介质入口与供水泵连接,冷介质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排水管连接,另一路连接至地热井内。本发明采用地热能源作为热源,其输出温度稳定,通过人造多孔体系的强化换热,大幅度提高地热单井发电功率和淡水产量,可在大多数岛屿利用,并能同时发电和产淡水。

    一种可中间排液的板式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577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2520.9

    申请日:2020-03-31

    IPC分类号: F28B9/04 F28D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中间排液的板式冷凝器,包括若干A型换热板、若干B型换热板、中间排液管、侧封板、上箱体和下箱体;A型换热板和B型换热板交替排列,形成交替排列的蒸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侧封板连接在换热板排的两侧以密封流道;上箱体和下箱体分别连接在换热板排的上下两端,构成蒸气流道和冷却水流道的出入口;A型换热板的中部设置有V形气液分离腔,V形气液分离腔位于蒸气流道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气液入口,下端面的两端设有气体出口;中间排液管与各V形气液分离腔的底部相连通。本发明可以加快排液速度,减小附着在板片上的冷凝液膜的厚度,降低液膜的导热热阻,增大板式冷凝器的相变传热系数。

    中低温地热双工质循环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40785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220568.9

    申请日:2008-12-30

    IPC分类号: F03G4/00

    CPC分类号: Y02E10/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地热双工质循环发电装置,包括发生器、蒸汽过热器、汽轮机,在发生器内顶部设有精馏器,发生器的一端通过所述蒸汽过热器、汽轮机与发电机连接,该汽轮机的另一端输出到吸收器,所述发生器和吸收器内的竖管管束表面均形成降膜;还包括有溶液热交换器,设置于吸收器底部并与其连通的储液罐,溶液热交换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发生器的底端和精馏器连通,溶液热交换器的另一端分别输出到吸收器储液罐,该储液罐还与所述精馏器连接;还包括有地热水管道和冷却水管道,该地热水管道通过蒸汽过热器输送到所述发生器内,并从该发生器另一侧输出;该冷却水管道与所述吸收器连通。本发电装置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空间的优势,占地面积小,装置可实现模块化,在建地热电站时,安装非常方便。

    发电机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01536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193870.4

    申请日:2009-11-12

    IPC分类号: F01K25/00 F01K27/02 F01D15/10

    摘要: 一种利用中低温余热发电的机组,包括中低温热源、发生器、吸收器、涡轮机、发电机、溶液泵及连接管路,其中连接管路连通发生器、吸收器、涡轮机和溶液泵,溶液泵与发生器和吸收器连接,从吸收器把工质输送至发生器,通过发生器内的喷淋装置喷出,发生器与中低温热源连接,利用中低温热源的热量加热混合工质,混合工质受热后产生高压蒸汽,推动涡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对涡轮机做功后的蒸汽通过连接管路进入吸收器中,发生器中的蒸发后的溶液也进入吸收器,在吸收器中被冷却水冷却后,再由溶液泵把其输送至发生器。本发明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容易形成模块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