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91184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610144247.6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性增强的大块金属玻璃材料,其为一金属管包裹的金属玻璃合金圆柱状材料,所述的金属管的内径为3-10毫米,厚度为0.5-2毫米,长度为3-10厘米;所包裹的金属玻璃合金为锆基、铜基、铁基、稀土基等所有非晶形成能力在3毫米以上的合金体系;所述的金属管为塑性良好的各种金属管材。本发明提供上述塑性增强的大块金属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纯度不低于99.9%的单质金属按照非晶合金的原子配方配制好,然后熔炼、冷却得到母合金铸锭;将其熔炼,然后吸铸进经处理并夹置在水冷铜模具中的金属管中,冷却即得。本发明不仅提高了非晶的塑性,而且没有影响大块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适用于所有块体金属玻璃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1191184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610144247.6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性增强的大块金属玻璃材料,其为一金属管包裹的金属玻璃合金圆柱状材料,所述的金属管的内径为3-10毫米,厚度为0.5-2毫米,长度为3-10厘米;所包裹的金属玻璃合金为锆基、铜基、铁基、稀土基等所有非晶形成能力在3毫米以上的合金体系;所述的金属管为塑性良好的各种金属管材。本发明提供上述塑性增强的大块金属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纯度不低于99.9%的单质金属按照非晶合金的原子配方配制好,然后熔炼、冷却得到母合金铸锭;将其熔炼,然后吸铸进经处理并夹置在水冷铜模具中的金属管中,冷却即得。本发明不仅提高了非晶的塑性,而且没有影响大块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适用于所有块体金属玻璃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1397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75748.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晶合金精密零件加工方法,所述方法为水刀加工方法,还提供了其夹具和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突破了非晶合金加工晶化的瓶颈,打破了水刀技术的偏见,通过设计配套的夹具和加工工艺,成功总结出一套高效的非晶合金切割手段。该方法加工精度高,效率高,能切割出各种零件,试验样品。切割得到的非晶合金表面光洁度高,无晶化现象发生。此方法为非晶合金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7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133261.3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PC: C22C1/02 , C22C33/04 , C22C5/02 , C22C9/00 , C22C14/00 , C22C16/00 , C22C19/03 , C22C19/07 , C22C21/00 , C22C27/00 , C22C27/02 , C22C30/00 , C22C30/02 , C22C38/10 , C22C3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的高通量块体合金的制备装置和方法。在现有先进的感应熔炼技术基础上,调控和设计变频电源、电容器、感应线圈和加热坩埚的技术参量,研制出可单批次熔炼合金块材100个以上的实验室用高真空感应炉。该设备最高熔炼温度可达1800-2000℃,能实现监控温度和多个样品形貌的实时记录。从而为高通量实验手段的发展奠定材料基础,加快了合金的开发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501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710062739.5
申请日:2007-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锆基块体金属玻璃,该块体金属玻璃以普通金属锆、铜、镍、铝为主要成分,其组成为(ZraCubNic)1-xAlx,其中65.5≤a≤74,15≤b≤22,10.5≤c≤18,0.08≤x≤0.12,且a+b+c=100;该锆基块体金属玻璃是按照通式所需要的原子摩尔比例配料,然后铸锭、吸铸而得到锆基块体金属玻璃;该锆基块体金属玻璃包含不低于85%体积百分比的非晶相。本发明的锆基块体金属玻璃具有优异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很高的强度。另外,本发明的锆基块体金属玻璃还具有较高的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温度,具有高的玻璃形成能力和高的热稳定性,有利于其在较高的温度得到应用。因此该镍基非晶合金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7004.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Zr基非晶合金材料、振弦和振弦应变计。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Zr基非晶合金材料,所述Zr基非晶合金材料包含Zr、Co、Fe和Ni,并且所述Zr、Co、Fe和Ni的原子比为:Zr:Co:Fe:Ni=(32~57):(12~26):(6~18):(6~13)。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本发明的Zr基非晶合金材料在振弦应变计中的用途。本发明的振弦应变计在具备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特点的同时,还具有高量程和高稳定性。相较于其它振弦应变计优化技术,本发明的振弦应变计具有更高的动态、静态精度,应变计的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365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7906.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PC: H10N30/01 , H10N30/098 , H10N30/30 , H10N30/857 , G01B21/02 , G01L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组装微纳褶皱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物性测量方法及压力传感器。一种形成褶皱结构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衬底上形成高分子材料层;在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中形成开口图案;在所述高分子材料层上形成金属层;加热所述金属层以诱导形成褶皱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50793.4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PC: G01L1/04 , C22C45/10 , C22C45/00 , C22C45/08 , C22C45/02 , G01L7/02 , G01L1/22 , G01L1/00 , G01L1/10 , G01L1/14 , G01L9/04 , G01L9/08 , G01L9/12 , G01L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力传感器的弹性体组件、压力检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非晶合金压力传感器,一方面可在相同的尺寸结构下获得更高的精度、强度、量程,以及更稳定的性能;另一方面可在更小的结构尺寸下获得合格的目标性能,极大地缩小了安装空间和生产成本;且无需后续的热处理及性能检测,可通过成分筛选,快速匹配使用场景所需要的弹性体材料性能。本发明的压力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采集频率高、采集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的特点,解决了应变电阻式传感器在微型尺寸方面测量精度不高、量程不大的难题,同时模拟量输出变送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通过电子技术进一步集成在电路板上,实现压力检测装置的进一步微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0618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002544.7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自支撑薄膜超声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金属靶材、制备金属薄膜、化学剥离法分离自支撑的金属薄膜、超声分散自支撑的金属薄膜以及后处理。本发明的二维金属纳米制备方法可以同时适用于普通金属、非晶合金和高熵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0453687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10130556.3
申请日:2005-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PC: C22C4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基块体金属玻璃,其为以镍、难熔金属铌或/和钽为主要成分,其它金属元素作为合金元素,其组成为Ni62-xCoxNb38-yTay,其中,2≤x≤15,0≤y≤38。该合金包含不低于80%体积百分比的非晶相。该镍基块体金属玻璃是按照通式所需要的原子摩尔比例配料,然后铸锭、吸铸而得。本发明的镍基块体金属玻璃具有很高的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温度,具有高的玻璃形成能力和高的热稳定性,有利于其在更高的温度得到应用。另外,本发明的镍基块体金属玻璃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抗压强度达到或超过3500MPa,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因此该镍基非晶合金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