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307548.5
申请日:2022-03-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江西国科医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药方剂解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中药方剂的实体集合,该实体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实体;将实体集合中各个实体作为节点,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得到初始节点图;对初始节点图进行矩阵化处理,得到目标矩阵;对目标矩阵进行处理,得到目标链路集合;利用目标链路集合中的各个目标链路对实体集合中的各个实体对应的节点进行调整,得到目标节点图;利用目标节点图对实体集合中的各个实体进行解析。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中药方剂解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958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110154669.6
申请日:2021-02-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江西国科医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自动分拣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中药分拣系统,旨在解决人工中药分拣的准确性不高及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拣选装置、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通过第一处理器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对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待拣选中药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中药类别识别模型进行识别分类,按照分类传送至对应的第二传送装置,然后通过第二处理器中的中药质量识别模型,基于第一处理器同样的输入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并基于设定阈值确定选取对象,通过拣选装置进行拣选。本发明在提高智能化程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分拣的效率,结构简单、可移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8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307548.5
申请日:2022-03-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江西国科医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16H70/40 , G06N3/0464 ,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药方剂解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中药方剂的实体集合,该实体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实体;将实体集合中各个实体作为节点,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得到初始节点图;对初始节点图进行矩阵化处理,得到目标矩阵;对目标矩阵进行处理,得到目标链路集合;利用目标链路集合中的各个目标链路对实体集合中的各个实体对应的节点进行调整,得到目标节点图;利用目标节点图对实体集合中的各个实体进行解析。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中药方剂解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9584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54669.6
申请日:2021-02-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江西国科医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自动分拣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中药分拣系统,旨在解决人工中药分拣的准确性不高及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拣选装置、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通过第一处理器获取图像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对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待拣选中药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中药类别识别模型进行识别分类,按照分类传送至对应的第二传送装置,然后通过第二处理器中的中药质量识别模型,基于第一处理器同样的输入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并基于设定阈值确定选取对象,通过拣选装置进行拣选。本发明在提高智能化程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分拣的效率,结构简单、可移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00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39413.6
申请日:2023-05-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5B19/4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车间调度的平行管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物理车间;平行车间,平行车间为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平行车间模型,基于从物理车间采集的物理数据和生产数据创建;计算实验模块,用于通过设置智能体的参数模拟生成调度场景,在平行车间中进行仿真生产,获取各个调度场景下的调度模型;平行控制模块中,第一调度优化单元用于基于实例化的调度场景和计算实验模块获取的对应的调度模型,生成实例化的调度场景下的调度方案;平行调度单元用于将调度方案并行下发至物理车间和平行车间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智能车间的自适应调度,不断提升平行车间构建的精度和调度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升了生产调度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00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69324.4
申请日:2023-03-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5B19/4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工厂数字孪生平台的多AGV协同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每个AGV发送的状态信息和车间的环境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和环境信息,确定交通拥堵系数;基于交通拥堵指数,向目标AGV发送充电指令或避让指令。本发明提供的智慧工厂数字孪生平台的多AGV协同调度方法,实时接收每个AGV发送的状态信息和车间的环境信息,来确定车间当前的拥堵程度,从而根据拥堵程度向AGV发送充电指令或避让指令,指示AGV前往充电站充电,或者调整路线或速度进行避让,实现了多AGV的协同调度,充分考虑到了调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量不足或发生冲突的问题,极大地提高生产车间中AGV集群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0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217085.8
申请日:2023-03-0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分类号: G06F18/214 , G06N20/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战实体的防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敌方作战实体攻击己方作战实体的情况下获取作战数据信息,作战数据信息包括己方作战实体对应的第一相关状态信息、敌方作战实体对应的第二相关状态信息、己方作战实体对应的动作信息及战损信息;根据作战数据信息确定待训练数据信息,待训练数据信息包括待训练状态信息、待训练动作信息、待训练奖励信息、待训练下一时刻状态信息;将待训练数据信息输入至防御策略模型得到防御策略模型输出的目标防御策略;根据目标防御策略控制己方作战实体防御敌方作战实体。该方法基于目标防御策略控制己方作战实体对敌方作战实体进行准确防御,有效提高作战实体的防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0721.2
申请日:2022-11-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48 , G06N3/0475 , G06N3/09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车间调度模型建立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创建柔性车间的调度仿真环境模型;创建初始柔性车间调度模型,该模型包括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通过生成器网络与调度仿真环境模型交互,生成对应生产任务的模拟方案并将模拟方案存入经验池;收集专家方案建立专家池;采用第一训练集对判别器网络进行训练,输出模拟方案和专家方案对应的判别概率,训练时以判别标签为目标对判别器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采用第二训练集对生成器网络进行训练,训练时以第二训练集中的判别概率为目标对生成器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每优化一次则记录一次步数,当达到预设步数时得到柔性车间调度模型。该方法学习过程更稳定,学习质量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933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13927.9
申请日:2023-06-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Q10/101 , G06Q50/04 , G06F16/36 , G06F40/295 , G06F40/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协同制造系统的构建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协同制造的产业链中各制造企业的协作关系及协同制造的流程,建立本体模型;基于本体模型和预处理后的知识数据,确定用于构建协同制造知识图谱的基本元素;对基本元素进行知识推理,确定知识数据中存在的新实体、新属性和新关系,并更新初始的协同制造知识图谱;利用专家经验和知识数据,构建初始的运行风险知识图谱;结合协同制造知识图谱,采用可视化手段,构建网络协同制造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该系统可实时可视化的反馈网络协同制造过程中运行状态,一旦异常,自动分析异常原因,并提供解决策略,及时做出响应,以规避异常因素影响协同制造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37130.7
申请日:2024-06-0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散制造的要素协同态势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待评估要素中每一实体节点的多因素评价矩阵,多因素评价矩阵用于表征对应的实体节点中的各个指标因素的评价结果;确定每一多因素评价矩阵中各个指标因素的指标权重;根据每一多因素评价矩阵中各个指标因素的指标权重,得到每一多因素评价矩阵对应的综合隶属度;根据每一多因素评价矩阵对应的综合隶属度,得到待评估要素的协同态势评估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准确地评估离散制造过程中各要素的态势协同程度的问题,使得离散制造的相关企业能够更精确地掌控离散制造中各要素的协同态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