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54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16627.2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60 , H01M4/04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聚芳醚酮基体材料和正极组分,所述正极组分负载于所述聚芳醚酮基体材料上。该复合正极材料有效控制正极材料在固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收缩,进而保持稳定的电池容量。该复合正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柔性能够阻止锂枝晶穿刺导致与正极短接,保证了固态电池循环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15010.2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电池以及用电设备,属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层叠分布的用于与正极接触的第一固态电解质层以及用于与负极接触的第二固态电解质层,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包括氧化物基离子导体、第一锂盐和第一聚合物电解质,第二固态电解质层包括硫化物电解质、第二锂盐和第二聚合物电解质。通过该特定构造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之间界面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升对应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初始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7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89086.X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134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20 , C01B32/15 , C01B33/02 , C01B3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硅碳负极材料,包括基体和包覆于所述基体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基体包括内核以及位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复合层;所述内核包含石墨;所述复合层包含纳米硅和氧化硼;所述包覆层包含纳米碳。本发明的硅碳负极材料以石墨作为内核,氧化硼将纳米硅均匀黏附在石墨表面,可提高纳米硅与石墨的附着力,避免充放电过程中硅材料从石墨表面脱落;纳米碳包覆层可避免硅颗粒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发生副反应,同时可增加硅碳负极材料电子电导率;本发明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0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8428.4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42 , C01B32/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保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态电解质保护层,包括多孔碳层以及附着于所述多孔碳层上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所述多孔碳层主要由聚芳醚酮树脂和小分子活性肽经热退火处理后制得。本发明的固态电解质保护层包括由小分子活性肽支撑的聚芳醚酮树脂衍生的多孔碳骨架以及附着于多孔碳骨架上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将其用于固态电池中,能够有效控制正、负极活性物质在固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收缩,阻止锂枝晶穿刺,保护固态电解质膜、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结构稳定,改善固固界面相容性,提高固态电池的离子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8981.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J7/20 , C09J7/30 , C09J183/07 , C09J183/04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 H01M50/244 , H01M50/24 , H01M50/249 , H01M50/231 , H01M10/658
Abstract: 一种阻燃绝缘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属于电池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硅橡胶、白炭黑、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结构控制剂以及增粘剂加入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挤压成型,将获得的陶瓷化硅橡胶自粘膜与隔热板粘结,辐照交联,获得阻燃绝缘复合板;本申请通过上述成分、配比及制备方法的改进综合作用,使该阻燃绝缘复合板具有优秀的阻燃、隔热、防火等作用,使其应用于电池包中时能够有效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