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11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11509.4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车型柔性焊装线信息管理和调度系统,由车间管理级系统、生产线级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组成,车间管理级系统由车间管理服务器和操作员站组成,车间管理服务器制定管理决策并向下发送生产计划信息;生产线级系统由若干PLC线体组成,生产线级系统一方面接收生产计划,并经过处理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现场总线系统,另一方面接收现场总线系统内设备群组反馈的生产线状态反馈至车间管理级系统;现场总线系统由若干设备群组组成,现场总线系统接收控制指令进而控制设备群组内的设备完成相应的工作。本发明实现了柔性焊装线信息管理、调度、显示、修改等的自动化、模块化自动控制,满足了焊装线适用多车型柔性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229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34715.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围夹具的切换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存储轨道,其中,存储轨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存储位置,存储位置用于存储侧围夹具;工作轨道,其中,工作轨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工作位置,工作位置用于使用目标侧围夹具工作;至少一个移动轨道,其中,每个移动轨道上设置有搬运工位,搬运工位允许在移动轨道上移动,且每个移动轨道允许与存储轨道和工作轨道相对移动,搬运工位用于搬运侧围夹具;控制器,根据侧围夹具的目标切换需求控制至少一个移动轨道和至少一个移动轨道上的搬运工位移动至目标位置。由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对侧围夹具的自动切换,切换方案灵活智能,满足生产线实际工作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8336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56912.8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3K31/02 , B23K37/04 , B23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白车身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追溯焊装自适应系统夹具状态的信息控制方法;一区域PLC接收生产任务信息,从夹具库中调取夹具,采集夹具信息,并将信息编码,写入夹具上的载码体内;依据生产顺序,载码体将生产信息传输到一区域的每一工位,控制生产线运行;PLC将生产线运行过程信息再次读出、解码;并与生产控制信息进行对比校核,校核成功,二区域PLC接收二区域首工位上夹具编码信息;并写入到夹具载码体内,控制生产线运行,将生产线运行过程信息再次读出;以二维码的形式打印到制件车身上;该方法能够减少关键夹具的检修时间,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393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92815.0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车门内外板滚边压合设备以及滚边压合控制方法,涉及车身焊装技术领域,解决了车型数量和场地空间受限等的问题。设备包括压料板夹具、压合模夹具、定位滑移基座、切换定夹机器人、滚边机器人和控制模块;压合模夹具安装于定位滑移基座上,定位滑移基座用于带动压合模夹具进行移动;切换定夹机器人上设有上切换盘,压料板夹具外侧设有下切换盘,通过上下切换盘间的锁紧和脱开实现夹具切换;滚边机器人上设有滚边工具;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子系统和机器人控制子系统,PLC控制子系统用于向机器人控制子系统发出指令,控制压料板夹具和压合模夹具运行;机器人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指令控制切换定夹机器人、滚边机器人和定位滑移基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7119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911509.4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车型柔性焊装线信息管理和调度系统,由车间管理级系统、生产线级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组成,车间管理级系统由车间管理服务器和操作员站组成,车间管理服务器制定管理决策并向下发送生产计划信息;生产线级系统由若干PLC线体组成,生产线级系统一方面接收生产计划,并经过处理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现场总线系统,另一方面接收现场总线系统内设备群组反馈的生产线状态反馈至车间管理级系统;现场总线系统由若干设备群组组成,现场总线系统接收控制指令进而控制设备群组内的设备完成相应的工作。本发明实现了柔性焊装线信息管理、调度、显示、修改等的自动化、模块化自动控制,满足了焊装线适用多车型柔性生产的需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