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回转体组件翻边钎焊组合成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34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1354.8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回转体组件翻边钎焊组合成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置钎料片、旋压翻边以及真空钎焊;步骤预置钎料片中,将钎料片放置于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的焊接部位后,将内环构件和外环构件组合到位,形成预钎焊件;步骤旋压翻边中,利用旋轮对预钎焊件进行旋压翻边,形成旋压翻边件;步骤真空钎焊中,合理添加膏状钎料,对组件进行真空钎焊循环,获得具有钎焊和翻边结构的回转组件。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翻边前在钎焊部位预置钎料片来进行预钎焊,使得内、外环构件顺利组合,再通过合理添加膏状钎料,提高组件的钎焊密封性,消除翻边力对钎焊焊缝的影响,通过旋压翻边实现狭窄空间翻边成形,显著提高了回转体组件一次翻边钎焊的合格率。

    一种混动涡轴发动机优化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291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63211.9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动涡轴发动机优化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混动涡轴发动机安装至飞行设备上,所述优化方法包括引入电机辅助提供飞行设备的起飞和爬升动力,所述电机的选定步骤如下:S1.确定P涡轴:P涡轴以W燃油最小化为目标来确定,同时W燃油还需满足不等式:W涡轴+W电机+W离合+W附件+W电池+W燃油≤K,使W涡轴、W电机、W电池、W燃油全转化为与P涡轴相关的关系式,求得P涡轴;S2.确定P电机:P电机=P起飞‑P涡轴。本优化方法通过对电机进行选型,迎合混动涡轴发动机的需求增加额外推力,为飞行设备在起飞和爬升阶段提供大功率动力输出,使混动涡轴发动机的燃料燃烧操作在一个稳定工况下进行,减少混动涡轴发动机总的燃油消耗。

    具有内翻边的薄壁罩壳成型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684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64849.7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内翻边的薄壁罩壳成型方法,包括拉深工序和内高压胀形工序,拉深工序为采用充液翻边拉深模具拉深板料,充液翻边拉深模具包括阴模和翻边冲头,翻边冲头在下行至距板料高度h时停止移动,待往由阴模和板料形成的液室内充液加压至成型出部分内翻边高度,之后翻边冲头再下行,使板料拉深出具有内翻边和拉深法兰圆角的筒形件,拉深法兰圆角半径大于法兰圆角半径;内高压胀形工序用于将所述筒形件扩张成罩壳,使拉深法兰圆角成型为法兰圆角。本成型方法在充液拉深之前控制翻边冲头距板料一定高度,为板料成型提供一定的反胀空间,减小充液“软拉延筋”的高度差,利于板料流动到内翻边结构处,减小后续拉深造成的坯料过度减薄。

    带凹包带锥薄壁筒形件成型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663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18551.3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凹包带锥薄壁筒形件成型方法,薄壁筒形件采用板料成型,先将板料拉伸出具有圆筒和法兰的结构,再将所述圆筒在模具内采用充液方式扩张成型出锥筒和凹包,所述模具的凸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包适配的凹部;所述圆筒的筒高和直径的要求为:圆筒放入模具内时,所述圆筒的底部转角处与所述模具的凹模锥面接触,所述法兰恰好贴合所述凹模外沿平面。本成型方法利用充液方式对圆筒进行扩张成型锥面及锥面凹包,凹模内充液可迫使零件逐渐贴合冲头,悬空区域小;同时通过对拉伸成型的圆筒限定筒高和规定筒径,可有效防止零件发生侧壁起皱和凹包转角处减薄开裂的现象。

    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及扩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32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4424.0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体内腔旋压扩口的旋压滚轮,包括扩口件和安装杆,扩口件用于伸入回转体狭窄内腔中并挤压安装边的开口,扩口件挤压安装边的初始状态时,扩口件与安装边的接触点为定位点;安装杆的第一端与扩口件连接,安装杆的第二端用于与机床连接,通过机床推动安装杆移动以推动扩口件轴向移动轴向走刀距离S以使扩口件与安装边的开口抵接,轴向走刀距离S为扩口件与回转体的端面接触对齐时,安装边的开口的端面至定位点的轴向距离;通过机床推动安装杆径向移动以推动扩口件移动径向走刀距离X以使安装边上的开口翻转以扣合过渡段上的凸起,径向走刀距离X为安装边的开口的内圆边由扩口前初始状态到扩口后的设计状态的径向移动距离。

    大展长比薄壁环形件的收口成形过渡模具及收口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866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33784.3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展长比薄壁环形件的收口成形过渡模具及收口成形方法。所述收口成形过渡模具通过杠杆原理实现侧推块推动转动成型块转动以施加收口成形力,使收口成形力均匀分散在零件波谷的内圆弧母线上,施力部位从点变成线,增大了承力面积,减小了变形应力,消除了收口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减小了收口时的材料变薄程度,并改善了材料变薄均匀性,防止波形边缘内圆角处出现收口裂纹,而且提高了材料的成型极限,提高了零件成形的展长比,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大展长比薄壁环形件的收口成形。同时,在转动成形过程中,转动成型块与零件外型面之间基本没有发生相对移动,避免了零件表面擦伤,提高了零件表面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