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4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08844.2
申请日:2023-11-14
申请人: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电气化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接触网安装检修梯车,包括支撑竖梁,支撑竖梁的顶端共同固定有作业台,相邻两根支撑竖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折叠梯杆,支撑竖梁的底端均安装有行走机构;作业台的下侧安装有防坠机构;作业台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底端均一体设置有卡接块,支撑竖梁的顶端均开设卡接槽;矩形框架底端转动连接有内踏板,矩形框架底端转动连接有外踏板,矩形框架的底端共同穿设有一根支撑杆,内踏板搭设于支撑杆上。解决了现有接触网梯车组装、拆解费时费力、调整过程存在安全隐患、零件遗留施工现场产生安全事故的问题;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上部检修、安装施工及生产生活中高处检修、安装作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7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9326.4
申请日:2023-07-07
申请人: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缆接头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铁路用10kV电缆中间接头的新型熔接工艺,该工艺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S1:剥切左电缆和右电缆,分别露出裸绞线和裸绞线I;步骤S2:加套冷缩管和编织铜网;步骤S3:焊接裸绞线和裸绞线I;步骤S4:冷缩管包裹绞合线芯及加热前的预处理;步骤S5:热熔;步骤S6:拉伸编织铜网,并缠绕PVC透明胶带和防水复合带;步骤S7:缠绕钢铠线、PVC透明胶带I、防水复合带I和铠装带;解决了现有的冷缩型中间接头安全保障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所制得的热缩中间接头不易受敷设环境的干扰,且同一贯通线中可存在多个热缩中间接头,安全系数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788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898124.6
申请日:2021-08-05
发明人: 郑宇航 , 罗建利 , 史天亮 , 徐元成 , 李凯 , 张亮 , 李春盛 , 付波 , 王建东 , 吴保德 , 张杰 , 祁元 , 梁强 , 武宁 , 邬涛 , 刘旭 , 李美香 , 李剑 , 文骥笠 , 黄新霞 , 文延中 , 刘烨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网放线车及控制方法。接触网放线车,包括:车架;放线盘,固定在所述车架之上;其中,所述放线盘用于预缠绕接触线;放线盘处张力施加装置,安装于所述放线盘处;其中,所述放线盘处张力施加装置用于为所述放线盘的出线施加张力;张力机,固定在所述车架之上且与所述放线盘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张力机用于承载所述放线盘的出线并施加张力后从所述张力机出线。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架设的接触线张力值不易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006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41243.2
申请日:2023-09-06
申请人: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腕臂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腕臂智能安装方法,包括步骤S1:进行安装车和储运车的对接连挂;步骤S2:进行腕臂对接模板和腕臂固定模板的对接;步骤S3:解除托盘与腕臂固定模板的固定连接;步骤S4:通过机械臂将腕臂固定模板移动到立柱旁侧,并解除腕臂与腕臂固定模板的第一重防护锁定;步骤S5:进行腕臂与立柱的对接固定;步骤S6:解开腕臂与腕臂固定模板的第二重防护锁定;步骤S7:将空置的腕臂固定模板回转并固定于托盘上;步骤S8:解除腕臂固定模板与腕臂对接模板的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安装腕臂的方法存在安装难度大、安装时间长、耗费人力、安装效率低的问题;适用于有轨和无轨状态下接触网腕臂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68337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86260.X
申请日:2023-08-07
申请人: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H型钢柱组立视觉引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利用具有视觉引导功能的组装机械臂对H型钢柱进行夹持;2)、利用具有视觉引导功能的组装机械臂携持H型钢至安装位置处,且搬运过程中利用机械臂末端的双目相机进行位置检测,双目相机将画面型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机械臂工作将H型钢准确的移动至指定位置;本申请通过在机械臂本体的末端安装双目相机,从而在机械臂本体夹持H型钢立柱进行装配工作时,可以通过双目相机进行引导,极大的提升了H型钢立柱装配时的精准度,且通过设置防护罩、刷毛、半圆形透明玻璃防护罩以及同步开闭机构,使得在日常存放运输过程中可以对双目相机进行防护,避免其受到外界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49327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09835.X
申请日:2022-03-28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车体及车辆。其中,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用于与钢轨配合以对车辆导向,该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轮组件、升降机构和连杆机构。导向轮组件包括一对导向轮以及连接于一对导向轮之间的车轴。一对导向轮用于沿着一对钢轨走行。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和第一活动铰接组件,该升降驱动件包括升降驱动主体、伸缩件。升降驱动主体的顶端部通过第一活动铰接组件铰接于车辆的车架上。连杆机构包括第二活动铰接组件和连杆。连杆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铰接部。铰接部与伸缩件铰接。第一端部与车轴连接。第二端部通过第二活动铰接组件活动铰接于车架上。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导向轮对钢轨的弯道适应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8835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898124.6
申请日:2021-08-05
发明人: 郑宇航 , 罗建利 , 史天亮 , 徐元成 , 李凯 , 张亮 , 李春盛 , 付波 , 王建东 , 吴保德 , 张杰 , 祁元 , 梁强 , 武宁 , 邬涛 , 刘旭 , 李美香 , 李剑 , 文骥笠 , 黄新霞 , 文延中 , 刘烨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网放线车及控制方法。接触网放线车,包括:车架;放线盘,固定在所述车架之上;其中,所述放线盘用于预缠绕接触线;放线盘处张力施加装置,安装于所述放线盘处;其中,所述放线盘处张力施加装置用于为所述放线盘的出线施加张力;张力机,固定在所述车架之上且与所述放线盘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张力机用于承载所述放线盘的出线并施加张力后从所述张力机出线。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架设的接触线张力值不易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888710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953681.0
申请日:2023-11-02
申请人: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固定装置,属于螺栓固定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和两个调节槽,所述滑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调节槽内部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轴端转动连接在调节槽内部侧面固定连接的轴承内;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电机和活动块,人们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使螺纹杆旋转,带动调节块在螺纹杆表面移动,可以调节多个支撑框的位置,然后人们滑动多个活动块,通过刻度线,可以调节活动块和夹持筒的位置,从而便于人们对螺栓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16252036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990217.X
申请日:2021-12-01
申请人: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路基电缆沟用可调型电缆支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电缆沟壁外侧的外侧固定板和设置在电缆沟壁内侧的内侧挂钩,外侧固定板和内侧挂钩的上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调节螺栓贯穿外侧固定板与电缆沟壁固定连接,内侧挂钩通过第二通孔活动设置在调节螺栓上,调节螺栓于内侧挂钩的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内侧挂钩包括挂钩侧板和固定在挂钩侧板上的固定角铁,挂钩侧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活动角铁通过滑槽与挂钩侧板滑动连接,挂钩侧板对应滑槽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紧固螺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能够调节内侧挂钩的位置,进而改变电缆隔离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6037801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1822012.4
申请日:2021-08-05
发明人: 郑宇航 , 罗建利 , 史天亮 , 徐元成 , 李凯 , 张亮 , 李春盛 , 付波 , 王建东 , 吴保德 , 张杰 , 祁元 , 梁强 , 武宁 , 邬涛 , 刘旭 , 李美香 , 李剑 , 文骥笠 , 黄新霞 , 文延中 , 刘烨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网放线车,包括:车架;放线盘,固定在所述车架之上;其中,所述放线盘用于预缠绕接触线;放线盘处张力施加装置,安装于所述放线盘处;其中,所述放线盘处张力施加装置用于为所述放线盘的出线施加张力;张力机,固定在所述车架之上且与所述放线盘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张力机用于承载所述放线盘的出线并施加张力后从所述张力机出线。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架设的接触线张力值不易控制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