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66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1156.1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德尔菲法—IAHP的板式无砟道床开裂状况指标评估方法,包括构建板式无砟道床开裂指标评估体系,提出无砟道床开裂状况指数CCI计算方法;结合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构建开裂指标层次结构;基于德尔菲法参照专家评估结果,构造区间型判断矩阵;对区间型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对指标权重区间求解;结合实际工况和开裂状况指数CCI计算公式求解CCI,对无砟道床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维修建议。有益效果是,通过提出综合评估指标开裂状况指数CCI的计算公式,建立合理质量状态评估体系,对无砟道床养护维修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基于德尔菲法—IAHP求权方法求取权重,得到权重更加科学合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0615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319848.4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辆振动的馈能减震器,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汽车振动的垂直运动转换成圆周运动的问题。四个球轴承分别固定于两根横轴两端,横轴中部与方轴连接;方轴下端与阶梯主轴上端固定;卸力箱体通过端盖和上下两个端面轴承将阶梯主轴限制于中心孔中;阶梯主轴下端靠近卸力箱体一侧设有单向轴承一与锥齿轮一配合,阶梯主轴尾端设有单向轴承二与轴套配合;轴套与锥齿轮二间设有单向轴承三;卸力箱体下端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止推支座;一组齿面相对的锥齿轮三与阶梯轴间设有轴承;轴套下端外壁与联轴器上端连接发电机输入轴;发电机与电机固定座上部固定。主要用于车辆减振部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214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18898.4
申请日:2020-10-19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高周疲劳损伤行为计算方法,通过将试验所得CA砂浆的疲劳方程引入到CA砂浆的损伤本构关系中,并嵌入至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仿真计算模型中,实现了应力场与损伤场相互耦合作用,搭建了一套基于损伤‑有限元全耦合技术的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高周疲劳损伤计算模型。本发明较好地说明了结构损伤与结构受力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并且可以方便地推广到无砟轨道各个功能部件的高周疲劳损伤分析中,为无砟轨道疲劳损伤问题及防治改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96360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80645.7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多行设施布局方法,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第一阶段首先采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确定布局行数并将设施分配到各行,完成对设施相对位置的求解得到相对位置方案;随后,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相对位置方案求解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确定各设施的坐标位置与目标值,根据该坐标位置与目标值确定限定空间内设施布局的对应方案;最后对所述对应方案进行评价筛选得到帕累托解。本发明采用了一种MDDE‑LP两阶段方法,该方法在第一阶段以离散差分进化操作确定设施的相对位置,第二阶段通过对LP模型的精确求解确定各设施的绝对位置,这样可以得到较好的设施布局位置,提高了车间内的物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8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752861.5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7/16
Abstract: 本发明高陡变形斜坡区桥梁锚拉式高承台群桩基础修建方法,包括确定群桩根数及直径,桩顶及承台底高程;确定群桩长度;确定锚索根数;确定单根锚索的钢绞线束数和锚孔直径;确定锚索俯倾角;边列锚索在水平面上与承台沿斜坡倾向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2°;承台的所有基桩施工完成;搭设承台及其与锚、桩的连接钢筋砼支架及底模,支设侧模;在斜坡岩体中钻孔;制作锚索;对锚索施加初期预应力;锁定锚头;浇筑封锚混凝土;继续施工桥梁墩柱和梁体上部结构,直至修建完毕。本发明既能避免在斜坡上进行大开挖,充分利用桥梁群桩及承台系统结构工程性能,提高桥梁基础工程投资效益,保护桥址区斜坡地质环境,降低桥梁基础工程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86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52861.5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16
Abstract: 本发明高陡变形斜坡区桥梁锚拉式高承台群桩基础修建方法,包括确定群桩根数及直径,桩顶及承台底高程;确定群桩长度;确定锚索根数;确定单根锚索的钢绞线束数和锚孔直径;确定锚索俯倾角;边列锚索在水平面上与承台沿斜坡倾向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2°;承台的所有基桩施工完成;搭设承台及其与锚、桩的连接钢筋砼支架及底模,支设侧模;在斜坡岩体中钻孔;制作锚索;对锚索施加初期预应力;锁定锚头;浇筑封锚混凝土;继续施工桥梁墩柱和梁体上部结构,直至修建完毕。本发明既能避免在斜坡上进行大开挖,充分利用桥梁群桩及承台系统结构工程性能,提高桥梁基础工程投资效益,保护桥址区斜坡地质环境,降低桥梁基础工程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0615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19848.4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F16F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辆振动的馈能减震器,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汽车振动的垂直运动转换成圆周运动的问题。四个球轴承分别固定于两根横轴两端,横轴中部与方轴连接;方轴下端与阶梯主轴上端固定;卸力箱体通过端盖和上下两个端面轴承将阶梯主轴限制于中心孔中;阶梯主轴下端靠近卸力箱体一侧设有单向轴承一与锥齿轮一配合,阶梯主轴尾端设有单向轴承二与轴套配合;轴套与锥齿轮二间设有单向轴承三;卸力箱体下端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止推支座;一组齿面相对的锥齿轮三与阶梯轴间设有轴承;轴套下端外壁与联轴器上端连接发电机输入轴;发电机与电机固定座上部固定。主要用于车辆减振部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71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076066.9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准平原地区软弱地基土高路堤装配式修筑方法,包括(1)预制挡土板和挡土桩;(2)确定拉结索尺寸和锚具型号;(3)确定路堤修筑的占地范围;(4)清理植被和耕植土层,确定路堤两侧挡土桩的坐标位置;(5)打或压入挡土桩;(6)装配拉结索和锚具;(7)自地面向上逐块装配挡土板,两侧挡土板对称装配,同时填筑路堤填料并碾压密实,直至路堤顶面;(8)实时调节锚具螺栓;(9)重复步骤(5)至(8);(10)对锚具螺栓进行终调;(11)高路堤修筑成后,适当静置。本发明占用土地少,环境影响不大,工厂式生产,现场快速装配,施工迅速,沉降变形可控,易于更新及修复,投资低廉。本发明还提供了准平原地区软弱地基土高路堤装配式修筑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612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96563.X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前馈电压补偿的地铁牵引变流器直流侧振荡抑制方法,根据稳定性判据条件选择合适的阻尼参数,同时结合有效矢量占比最大和扰动最小的原则,计算dq轴前馈电压补偿参数;根据有效作用矢量相等以及功率守恒原理,计算得到限幅调整后的参考电压矢量,确保补偿过调制情况下的地铁牵引传动系统直流侧稳定性控制。本发明采用对前馈电压的动态补偿,实现了对牵引传动系统运行过程中直流侧电压与电流振荡的抑制,确保了直流网侧电压的稳定,同时考虑到电压补偿引起的过调制情况,确保了在过调制情况下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避免现了有参考电流补偿方案易受电流环带宽限制的影响,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21491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1118898.4
申请日:2020-10-19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高周疲劳损伤行为计算方法,通过将试验所得CA砂浆的疲劳方程引入到CA砂浆的损伤本构关系中,并嵌入至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仿真计算模型中,实现了应力场与损伤场相互耦合作用,搭建了一套基于损伤‑有限元全耦合技术的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高周疲劳损伤计算模型。本发明较好地说明了结构损伤与结构受力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并且可以方便地推广到无砟轨道各个功能部件的高周疲劳损伤分析中,为无砟轨道疲劳损伤问题及防治改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