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70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16926.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改造技术领域的一种永临结合的装配式封堵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设有上限位孔的上墙体;设有下限位孔的下墙体;沿横向方向紧密排布于上墙体和下墙体之间的多个静封堵板;设置在静封堵板的一侧的多个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端穿设在上限位孔中并与上墙体径向固定连接,限位杆的底端穿设在下限位孔中并与下墙体径向固定连接;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多个加固板,加固板的两端与静封堵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且加固板和静封堵板之间夹紧固定有至少两个限位杆。本发明采用装配式结构,通过加固板和静封堵板对限位杆的夹紧固定,不仅实现了封堵墙结构的快速装配和拆卸,还实现了封堵墙的永临结合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3994.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睿 , 盛旭满 , 吴启仁 , 柴兆瑞 , 滕彦 , 肖佳华 , 江毅奋 , 李怡霞 , 沈旭东 , 叶晓冬 , 王鹏 , 刘苇 , 肖志斌 , 张梓泳 , 郝睿 , 张美俊 , 李豹
IPC: H02J13/00 , G06Q50/06 , G06F16/29 , G06F16/2457 , G06F16/248 , G06T17/00 , G06T15/04 , G16Y10/35 , G16Y20/00 , G16Y20/10 , G16Y20/3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50 , G16Y40/60 , H04L67/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GIS和IOT技术的源网荷储型智慧园区集成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的用电数据和实时监控画面;数据处理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用于对用电数据和监控画面进行处理、存储和集成;业务应用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用于接收和分析用电数据,并与显示系统进行对接;显示系统,与业务应用系统相连,用于根据用户访问需求,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展示不同的内容,对目标区域内的用电数据通过三维可视化形式进行展示,以辅助对目标区域内的用电情况进行管理。本申请依据BIM+GIS+IOT技术构建的智慧管理平台,能够实时反映园区各目标的用电情况,还可以预测园区未来的用电量,辅助园区能源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24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5508.8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志斌 , 吴启仁 , 柴兆瑞 , 滕彦 , 梁晖 , 肖佳华 , 李怡霞 , 曾祎 , 曾睿 , 沈旭东 , 刘苇 , 詹梓涵 , 兰金江 , 郝睿 , 盛旭满 , 姚越 , 张大伟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储能集装箱BIM建模及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Revit平台,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构件样板,创建三维的储能集装箱BIM模型,模型中包含三维尺寸信息;S2、在储能集装箱BIM模型中添加设计属性信息,包括防护等级、耐火极限、荷载信息、控制温度和材质信息;S3、施工前的BIM应用分析,包括:S31、将与储能集装箱设计施工相关的其他专业部件的BIM模型记为关联BIM模型,关联BIM模型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和装饰的BIM模型,在BIM应用平台中导入关联BIM模型,建立大场景模型;S32、将步骤S2得到的储能集装箱BIM模型导入BIM应用平台,将其融入到大场景模型中;S33、开展应用分析,包括碰撞检测分析、通行空间检测分析和运输吊装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9357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5395.7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景观数据可视化集成显示柱,包括支撑结构、外部展示结构、数据控制系统、现场监测系统、以及能源组件,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龙骨、以及连接部件,底座固定在地面中,龙骨固定在底座上,外部展示结构通过连接部件与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外部展示结构包括上部光伏区、中部显示区、以及底部围护区,所述上部光伏区、中部显示区、底部围护区均通过连接部件固定在龙骨上,且三者之间的连接处处于封闭状态;所述外部展示结构与能源组件、数据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的外形多变,不仅弱化了传统大屏幕式智慧景观数据展示方式的呆板,让展示更为灵动,也拓展了显示屏的方向和展示角度,从而提升美观性、与周围的景观环境融合度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64712.2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金和平 , 朱强 , 何逸凡 , 滕彦 , 章啸程 , 肖佳华 , 宋百川 , 鞠津京 , 刘苇 , 刘晓青 , 辜斌 , 赵鲲 , 王建东 , 田武 , 周灿 , 潘建初 , 张晓萌 , 姜鹏 , 习兰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底座设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收集信息;以BIM模型为载体,将收集的所述信息附加到所述BIM模型中,生成数据融合后的BIM模型,所述融合后的BIM模型包括数字化底座和运维系统;对所述融合后的BIM模型进行语义解析,得到所述BIM模型中机电设备、设备与空间、设备与维保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建立BIM模型对应的第一知识图谱,并将所述第一知识图谱保存在图数据库中,从而提高IDC工程运维过程中各类设备的快速定位,及分析等工作的效率,以及还提高了IDC维保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36412.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行负载扰动下水轮机状态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发明提出运行负载扰动下的水轮机状态数字孪生评估仿真,通过建立水轮机虚拟交互系统,实现与物理水轮机的实时数据同步和虚实交互;在数字孪生环境下通过构建水轮机正常与负载扰动样本,结合实时数据监测偏离度分析,实现水轮机状态的精准评分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9644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2977.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H04L67/12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时序数据的处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数据源组件,用于提供数据源及数据源连接驱动信息封装;数据转换组件,用于采集数据源的报文时序数据,并将报文时序数据转换为预设数据标准的可识别业务数据;数据转发组件,用于生成预设数据标准和预设数据目的地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映射关系和可识别业务数据的数据标准将可识别业务数据进行转发;数据目的地组件,用于接收可识别业务数据,并对可识别业务数据进行抽象解耦后发送至对应的数据目的地。本发明将数据源、数据转换、数据传输及数据目的地抽象成四个数据操作组件,能够描述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中各操作组件之间的前后依赖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505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3283.0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志敏 , 滕彦 , 梁晖 , 杭旭超 , 刘丹 , 张群 , 杨雅新 , 刘峰 , 邵飞 , 宋桂华 , 张贺 , 张栋 , 宋志鹏 , 戴维 , 罗成 , 李慧真 , 何立森 , 陈立强 , 杨琳
IPC: G06T7/60 , G06T7/10 , G06V10/764 , G06T5/7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与地下洞室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洞室超欠挖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多张地下洞室开挖围岩图像进行预处理,以生成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洞室的三维点云模型;将三维点云模型输入至预先设置的三维建模软件,得到三维点云模型的开挖轮廓,利用开挖轮廓得到地下洞室的开挖实体模型,将开挖实体模型和预先建立的封闭实体BIM模型进行剪切处理,以利用剪切处理结果得到地下洞室超欠挖的测量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测量断面,且测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导致精准性较低,降低了地下洞室超欠挖测量的适用性和便捷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842387.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20 , G06N5/022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勘测设计领域的培训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所述培训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学员数据和勘测设计领域的培训数据;知识图谱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培训数据构建培训知识图谱;画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学员数据生成学员画像,并根据勘测设计领域的培训课程生成课程画像;培训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学员画像、所述课程画像和所述培训知识图谱,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所述培训系统能够生成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具有良好的培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0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20655.0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海上风电场模型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建模影响因子,并创建第一模型;调用预设三维模型对所述第一模型进行协同以完成数据更新;对所述第一模型进行碰撞检测与管线调整以得到所述海上风电场模型。本发明的基于BIM的海上风电场模型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借助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海上风电场模型,实现三维可视化展示;基于多专业的协同作业,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中各专业间资料流转不畅、版本过多无法管理的问题;同时完成项目模型总装,通过碰撞检测和综合优化来避免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干涉;还通过数字化模型完成三维切图、工程量统计和虚拟漫游等场景的BIM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