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5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5055.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涂层激光熔覆集成熔覆头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至少两个激光熔覆头,相邻所述激光熔覆头之间通过转动结构连接,在后的激光熔覆头通过转动结构能够围绕在前的激光熔覆头摆动,使用状态下,以使在后的激光束与在前的激光束路径一致。相邻激光熔覆头之间通过转动结构连接,其中一个激光熔覆头通过转动结构能够围绕另一个相邻的激光熔覆头摆动,从而保证前后激光熔覆头的行走轨迹能够一致,从而高效高质量的进行激光熔覆多层复合涂层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650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97974.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高性能Co基高熵合金/WC/NbC陶瓷复合粉末、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粉末以Co基高熵合金为主,以原子百分比计,其组成为,Co粉末:余量、Cr粉末:25~35%、Ni粉末:7‑13%、Al粉末:5~8%、Ti粉末:5~8%、Nb粉末:0.5~5%。在该配方中添加有WC粉末:5~25wt%、NbC粉末:1~10wt%。以该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覆使粉末熔覆在水轮机工件表面,形成0.5~10mm的涂层。该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具有优异的抗磨蚀抗空蚀抗腐蚀性能。本发明的生产效率高,相较于超音速热喷涂技术,涂层结合力更高,为冶金结合,更适合小空间施工,可以制备较厚的涂层,激光熔覆涂层更加致密,无通孔,防止腐蚀通道,更耐腐蚀,用于解决水轮机表面的磨蚀、空蚀和腐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04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31489.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IPC: B22F9/08
Abstract: 一种周向进气的气体旋流式雾化喷嘴,旨在解决现有雾化喷嘴储气腔内气流分布紊乱及压力不均衡的问题,以提升雾化效率和粉末质量;包括上盖、进气盘和底座,其中上盖与进气盘配合形成周向进气的进气腔及环缝出口,进气通道沿进气腔周向设置,上盖下端等角度设有三个导流叶片,用于引导气流方向;此外,上盖中心设有金属液流通道,底座开槽用于放置进气管并固定喷嘴;周向进气通道及导流叶片的设置,使气体形成旋涡状流动,提高混合效率,减少涡旋和死区,实现腔体内压力均衡,形成冲击力强的旋转气流,优化雾化效果;适用于金属粉末制备,通过改进雾化喷嘴的结构设计,显著提高雾化粉末的粒度均匀性和球形度,减少卫星粉末,提高出粉率和粉末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91456.4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改性的Co基合金/陶瓷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组成:NbC粉末20‑35 wt%,稀土粉末0.05‑0.1 wt%,余量为Co基合金粉末;其中稀土粉末由40‑60 wt%的Nd2O3粉末和40‑60 wt%的Y2O3粉末组成,Co基合金粉末由以下原子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r粉末:28‑35 at%、Mo粉末:0.5‑1 at%、C粉末:4‑7 at%、Fe粉末:1‑3 at%、Ni粉末:1‑3 at%、W粉末:1‑2 at%,余量为Co粉末。本发明在Co基合金中添加NbC粉末和稀土粉末,提高了复合涂层的硬度、抗空蚀性能、抗磨蚀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984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0036.1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蚀、空蚀和腐蚀耦合作用下的材料试验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磨液循环单元、超声发生单元、多角度冲蚀发生单元以及反应单元;基于该设备,根据腐蚀及冲蚀测试要求调节磨料液磨料类型、浓度以及酸碱度,根据设定的反应液温度要求选择是否开启循环冷却器,需要开启时,则设定温度进行冷却;根据空蚀测试要求对超声控制器的振幅和频率进行设置,设定试验持续时间;根据冲蚀测试要求调节磨液泵的转速调整射流速度,及调控所需喷射角度喷嘴的控制阀;即可对试样进行空蚀、冲蚀、腐蚀中的一种或多种耦合试验。相对于现有方案,本发明更贴合实际,更能反映材料在实际工况下的空蚀过程,为更深入地开展水力材料试验研究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74112.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测量设备融合的水轮机转轮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多测量设备测量数据融合系统设计;S2、测量系统中测量附件的布设;S3、建立一级大尺寸高精度定位网,获取高精度的距离比例尺;S4、建立二级测量分布图,获取整个工件全景图像中所有圆形靶标点的三维坐标点;S5、局部点云扫描、实时数据拼接,获取完整的工件点云测量数据。本申请测量方法能够提高大尺寸设备的测量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11650.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华大学
IPC: F16J15/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磁源磁流体密封装置及冷却控制系统和方法,所述双磁源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内极靴、永磁体套筒和内永磁体,轴承与内极靴之间通过套筒进行轴向限位;外壳的内部通过径向定位安装有外极靴和外永磁体;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外壳内部的冷却水路相连通,冷却水路的出口连接出水口;外壳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补充磁流体的磁流体补充口,所述磁流体补充口与极靴上齿槽孔相通;磁流体补充口同时兼做测温的测温口。通过在轴上增加内极靴和内永磁铁,极大的增强了极靴的聚磁性能,减少了装置的漏磁,并增强了磁回路的磁动势,从而提升了密封间隙的磁感应强度,增加了装置的耐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40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35807.3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5H75/44
Abstract: 一种张力控制的叶片巡检机器人多挡位收放线机构及其方法,包括绕线机构以及控制机构,绕线机构包括电机和绕线筒,电机与绕线筒传动连接以驱动绕线筒转动,控制机构包括弹性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动滑轮,伸缩杆上安装有导电结构,导电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伸缩杆上间隔设置的四个内导电环,以及套装在伸缩杆外部并固定设置的两个外导电环,两个外导电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四个内导电环两两一组的分别与电机电性连接。绕线机构用于收放线,控制机构通过线缆给与动滑轮的压力,使伸缩杆轴向移动,从而通过导电结构控制绕线机构收线、放线或者停止锁死,从而克服收放线机构无法依据巡检机器人工作状态动态进行收放线和锁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780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47001.0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55/32 , F16L55/40 , F16L101/12 , F16L101/30
Abstract: 一种大变径比多关节主被动驱动管路机器人,涉及管道检测与维护技术领域,变径驱动模块,该模块包括双剪叉伸缩结构和驱动机构,用于实现机器人直径的灵活调整,且双剪叉伸缩结构与活动段之间连接弹簧结构,实现变径的被动自适应;转向模块,包括偏摆转向机构和回转转向机构,偏摆转向机构由钢丝绳牵引驱动,回转转向机构由伺服电机‑减速器结构驱动,偏摆转向机构和回转转向机构内置集成于转向驱动模组中,实现机器人在管道内的全方位转向运动;履带移动分支及其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机器人在管道内移动。解决传统人工清洗方式在复杂管路系统中存在的局限性,如难以全面覆盖、残留物影响、清洗效率低下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7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64960.9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子科技南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大口径座环环口垫块端面作业的垫块打磨视觉定位方法,系统开启时,对模型和相机进行初始化设置;当机器人打磨平台运行到固定位置后,系统发出开始相机捕获图像和识别事件,两个事件分别由线程1和线程2执行;在线程1中,当收到事件信息时,相机开始捕获图像,并将捕获的图像放入共享内存队列中;当线程2收到识别事件信息后,则从共享内存队列中取回图像,并开始进行推理;同时,线程2将推理结果中满足识别条件的目标框左上角和右下角位置转换为相对于图像中心位置的偏移像素距离,将该距离上报给系统;根据偏移像素距离,由上层系统结合相机和铣刀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实际偏移位置,从而将铣刀移动到对应的起始打磨位置,实现自动打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