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5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59729.5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棒与驱动杆的脱扣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采集设备采集的驱动杆的杆头部的头部图像,确定头部图像中各候选区域与驱动杆的标准头部图像之间的第一相似度,根据各候选区域对应的第一相似度,从各候选区域中确定目标区域,根据目标区域和目标多项式模型,确定沿竖直方向上杆头部与采集设备之间的实际竖直距离,根据实际竖直距离判断驱动杆是否处于脱扣状态。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驱动杆与控制棒之间脱扣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45105.7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CN)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CN)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CN)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CN)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缺陷检测装置,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车体,放置于槽壁或密封面上;驱动组件,与车体连接,用于带动车体移动;检测组件,安装于车体,用于对槽壁或密封面进行检测,并绘制槽壁或密封面的模型尺寸;控制组件,与驱动组件电连接,以控制驱动组件运动;控制组件与检测组件电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根据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分析得到缺陷的位置,并接收模型尺寸。上述缺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槽壁或密封面的缺陷时,工作人员只需远程操作控制组件即可操作车体运动,无需靠近反应堆压力容器,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检测效率高,无需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够检测出肉眼难以察觉的缺陷,检测更加精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0302.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液压缸试验泵站,其包括:油箱、通过管路连接油箱的恒变量泵组、通过管路连接恒变量泵组的第一阀组、通过管路连接第一阀组的第三阀组和第四阀组,第三阀组包括若干个平行的连接单元,每个连接单元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第一阀组的气控截止阀和溢流阀,截止阀通过管路连接至气源,溢流阀通过管路回流至油箱,其中,第三阀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单元形成第四阀组,第四阀组通过管路、叠加节流阀和电磁换向阀连接第五阀组,第五阀组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压力检测单元、超高压软管、超高压自封闭快换接头和增压器。
-
公开(公告)号:CN219382651U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20585907.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附式移动载体及压力容器密封面检测机器人,磁吸附式移动载体包括自行走载体本体、磁吸组件以及调节机构,自行走载体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贯通设置的移动空间;磁吸组件设置于移动空间内;调节机构包括曲轴组件,磁吸组件安装于曲轴组件上,曲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自行走载体本体上,以带动磁吸组件于移动空间内沿第一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曲轴组件转动,以带动磁吸组件移动,来调节磁吸组件与其吸附的金属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自行走载体本体与金属表面之间的磁吸附力,通过增加了磁吸附式移动载体在磁吸附力大小方面的调节功能,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404140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498284.6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2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缸拆装工具,用于拆卸或安装液压缸,液压缸拆装工具包括固定座、驱动机构、压紧机构和卡紧机构,驱动机构能够移动地连接于固定座;压紧机构能够移动地连接于驱动机构,压紧机构能够抵压于液压缸的活塞上,以使活塞相对固定座固定不动;卡紧机构连接于固定座,卡紧机构能够相对固定座移动,卡紧机构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卡紧机构包括卡接部,卡接部可套接于液压缸的缸体上,并可夹紧液压缸的缸体;其中,驱动机构可驱动卡紧机构向远离活塞的方向移动,以使缸体与活塞分离。通过以上结构,使液压缸拆、装更省力,解决蛮力或简易工具拆解产生的费时、费力的问题,使其既能拆解、也能用于装配,大大提高液压缸拆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2060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644872.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轮及包括该变形轮的移动机器人。该变形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传动轴、传动机构、连接架和连接于连接架的履带。履带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驱动件工作,第一驱动件通过连接架带动履带转动,且传动机构与传动轴连接,使得传动轴随之转动。履带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驱动件工作,传动机构与传动轴脱离,第二驱动件与传动轴连接,使得第二驱动件通过传动轴带动履带转动。通过两个驱动件分别控制,结构更为简单,控制更为精准有效,出现故障错误率会更低,使得机器人的移动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3206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44872.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轮及包括该变形轮的移动机器人。该变形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传动轴、传动机构、连接架和连接于连接架的履带。履带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驱动件工作,第一驱动件通过连接架带动履带转动,且传动机构与传动轴连接,使得传动轴随之转动。履带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驱动件工作,传动机构与传动轴脱离,第二驱动件与传动轴连接,使得第二驱动件通过传动轴带动履带转动。通过两个驱动件分别控制,结构更为简单,控制更为精准有效,出现故障错误率会更低,使得机器人的移动更加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97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643451.7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轮及包括该变形轮的移动机器人。该变形轮包括旋转驱动件、与旋转驱动件连接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传动轴、以及轮体机构;履带处于第一状态时,传动机构沿靠近连接架的方向移动,并与连接架连接,带动连接于连接架的履带同步转动。履带处于第二状态时,传动机构沿远离连接架的方向移动,并与连接架脱离;由于传动轴与传动机构连接,使得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传动轴与履带传动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履带。通过传动机构相对连接架的连接或脱离,以实现变形轮在不同状态下的动力传递,使得控制系统简单,对变形轮的变形控制更为灵活,提升变形轮的使用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10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643553.9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5/065 , B62D55/084 , B60S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底盘及移动车辆,该移动底盘包括变形轮、底盘框架以及液压支腿;变形轮与底盘框架连接;变形轮具有第一运动结构和第二运动结构,在处于第一运动结构时,变形轮呈圆形状态;在处于第二运动结构时,变形轮呈多边形状态;液压支腿安装于底盘框架上,液压支腿可用于支撑底盘框架,以使得变形轮与地面脱离接触。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由于在底盘框架上增加了液压支腿,在进行作业时,液压支腿支撑在地面上,将整体底盘悬空,此时,底盘框架上的变形轮与地面脱离接触,既提高了整个底盘的稳定性,又能够避免底盘框架受到路面的反作用力的冲击,进而有效避免底盘框架上搭载的工程车辆在作业时对变形轮造成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43451.7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5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轮及包括该变形轮的移动机器人。该变形轮包括旋转驱动件、与旋转驱动件连接的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传动轴、以及轮体机构;履带处于第一状态时,传动机构沿靠近连接架的方向移动,并与连接架连接,带动连接于连接架的履带同步转动。履带处于第二状态时,传动机构沿远离连接架的方向移动,并与连接架脱离;由于传动轴与传动机构连接,使得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传动轴与履带传动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履带。通过传动机构相对连接架的连接或脱离,以实现变形轮在不同状态下的动力传递,使得控制系统简单,对变形轮的变形控制更为灵活,提升变形轮的使用便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