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85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80182.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割、边缘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郁闭度人工林单木树冠分层分割方法。通过把高光谱影像上的光谱数据赋予给同一位置的LiDAR点云,然后从LiDAR点云中根据光谱数据找出必然位于上层林冠的树冠上的光照边界线,再根据光照边界线的尺寸确定树冠的大致尺寸,根据树顶的位置确定树冠的大致位置,从而能够以更准确的方式设置点云分类窗口,在这个窗口内进行点云分割,从而克服树冠边缘重叠对单木树冠分割带来的不利影响,且完全不受下层林冠的干扰。在上层林冠完成分割后,去掉分类点,就仅剩下稀疏的下层林冠了,不存在重叠也不存在光谱的巨大差异,可毫不费力地进行分割。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1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23936.6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沙漠生态修复效果评价、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选取评价指标,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获取修复区域修复前和修复后的多源数据,对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时间序列数据;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在各评价节点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对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指标值,根据标准化指标值和相应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修复区域修复前的生态状况综合分数、修复后各评价节点的生态状况综合分数;利用时间序列对比法,得到修复区域修复后各评价节点相对于修复前的生态修复率,对各评价节点的沙漠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本申请具有对修复区域的沙漠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定量判断沙漠修复成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17232.X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形属性的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郁闭森林碳储量变化量遥感计量方法,本发明中,先对森林进行单木林冠分割并对不同时相中的树进行匹配,再利用点云数据点数量的变化判断两个时相中树的存活状态变化;基于不同树的存活状态将树分类为正常树、早夭树、后夭树、已伐树、新生树,逐棵制定不同的碳储量变化量计量方法,再建模后把遥感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各树的碳储量变化量;各棵树的碳储量变化量计算完成后相加即可获得准确的碳储量变化量数据,从而克服了上层林冠遮挡照对遥感的不利影响。地面调查数据仅用于建模,不需要从待测的森林中获取,不受待测的森林地形的影响,且建模完成后完全摆脱地面调查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82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480182.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割、边缘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郁闭度人工林单木树冠分层分割方法。通过把高光谱影像上的光谱数据赋予给同一位置的LiDAR点云,然后从LiDAR点云中根据光谱数据找出必然位于上层林冠的树冠上的光照边界线,再根据光照边界线的尺寸确定树冠的大致尺寸,根据树顶的位置确定树冠的大致位置,从而能够以更准确的方式设置点云分类窗口,在这个窗口内进行点云分割,从而克服树冠边缘重叠对单木树冠分割带来的不利影响,且完全不受下层林冠的干扰。在上层林冠完成分割后,去掉分类点,就仅剩下稀疏的下层林冠了,不存在重叠也不存在光谱的巨大差异,可毫不费力地进行分割。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4969.6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44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TPNet网络模型的单木树种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获取,通过无人机不同传感器分别获取研究区内树木的高光谱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并由工作人员采集地面调查数据;步骤二,数据预处理,预处理激光雷达数据获得冠层高度模型;预处理高光谱数据反映真实地表反射率的高光谱数据;处理地面调查数据获取研究区内真实的树种分布信息;步骤三,单木树种识别数据集构建,将高光谱数据与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地理配置以使空间位置对齐;等。该方法基于ITPNet网络模型进行单木树种识别,ITPNet网络可充分提取和直接使用高光谱影像中丰富的空间‑光谱信息,对于所有树种均具有良好的分类能力,满足小样本复杂森林条件下多树种单木识别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32581.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135 ,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过渡带即时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中,通过从云平台实时获取的生态过渡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因子数据来计算生态过渡带当前的生态脆弱性,从而确保了生态脆弱性数据能够跟上当地的环境变化,有足够的准确性。同时,利用历年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因子数据计算出突变年份,然后比较突变年份与现实事件是否吻合,并借此判断选取的评价指标是否可靠,从而确保计算方法本身是可靠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769019.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银合欢促生和提高益生微生物种群丰度的巨大芽孢杆菌Q7(Bacillus megaterium)。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巨大芽孢杆菌Q7提高了全效养分向有效养分的转化、增强了银合欢对土壤养分的消耗从而达到促进银合欢生长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巨大芽孢杆菌Q7施用后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显著加强了土壤速效养分的转化,增强银合欢养分消耗能力。施用巨大芽孢杆菌Q7,促进了银合欢生长发育,使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加大了向土壤养分的转化。在属水平上,经萎缩芽孢杆菌Q7处理后Bacillus(芽孢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由1.33%增加到9.97%,假成为银合欢土壤群落优势菌属,Fictibacillus(假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大约增加6倍左右,表明菌株Q7的接种使得银合欢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促进了优势菌属相对丰度的增加。其中Bacillus、Fictibacillus属相对丰度的显著增加可能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9175.9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银合欢和胡枝子兼具促生作用的东洋芽孢杆菌YG1(Bacillus toyonensis),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东洋芽孢杆菌YG1提高了全效养分向有效养分的转化、增强了银合欢和胡枝子对土壤养分的消耗、从而达到促进银合欢、胡枝子生长的效果。施用东洋芽孢杆菌YG1,其中银合欢增长最明显的是生物量和有效磷,分别增加了181.73%和50.32%,胡枝子增加最明显的是水解氮和有机物含量,分别增加了45.18%和48.90%。银合欢土壤和胡枝子土壤中的其他各项理化指标增长也较明显,同时两者的土壤酶活性都显著增加。总的来说,接种YG1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提高和土壤酶活性的显著增加可能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1496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010278627.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叠合楼板的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模板系统包括支撑结构和模板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板底支撑和梁底支撑;模板结构包括板缝铝模、梁侧铝模、铝模连接件和梁底铝模;板缝铝模设在预制板底部、对应施工缝位置处;梁侧铝模在预制梁左右两侧分别设一组;铝模连接件设在预制梁与预制板阴角位置处;铝模连接件竖向切面呈倒置L形,包括第一水平板和第一竖板;第一水平板与预制板连接,第一水平板的纵边上设有竖向连接板;板缝铝模与竖向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第一竖板底部设有水平连接板;梁侧铝模与水平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施工方法对预制梁的定位控制难度较大、模板材料消耗量大、模板周转效率低以及模板接缝处容易漏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08639.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水池杯口基础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预制壁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与钢筋混凝土预制壁板之间形成连接杯口,且连接杯口部位设置有连接杯口基础,连接杯口基础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预制壁板间的接缝处填充有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以及防水材料。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装配式污水池的接缝泄露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