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9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17232.X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形属性的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郁闭森林碳储量变化量遥感计量方法,本发明中,先对森林进行单木林冠分割并对不同时相中的树进行匹配,再利用点云数据点数量的变化判断两个时相中树的存活状态变化;基于不同树的存活状态将树分类为正常树、早夭树、后夭树、已伐树、新生树,逐棵制定不同的碳储量变化量计量方法,再建模后把遥感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各树的碳储量变化量;各棵树的碳储量变化量计算完成后相加即可获得准确的碳储量变化量数据,从而克服了上层林冠遮挡照对遥感的不利影响。地面调查数据仅用于建模,不需要从待测的森林中获取,不受待测的森林地形的影响,且建模完成后完全摆脱地面调查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4969.6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44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TPNet网络模型的单木树种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数据获取,通过无人机不同传感器分别获取研究区内树木的高光谱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并由工作人员采集地面调查数据;步骤二,数据预处理,预处理激光雷达数据获得冠层高度模型;预处理高光谱数据反映真实地表反射率的高光谱数据;处理地面调查数据获取研究区内真实的树种分布信息;步骤三,单木树种识别数据集构建,将高光谱数据与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地理配置以使空间位置对齐;等。该方法基于ITPNet网络模型进行单木树种识别,ITPNet网络可充分提取和直接使用高光谱影像中丰富的空间‑光谱信息,对于所有树种均具有良好的分类能力,满足小样本复杂森林条件下多树种单木识别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25789.3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hino和GH的工程桩桩长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Rhino和GH软件平台创建智能工程桩模型,持力层模型和桩长计算模块,导入工程桩桩位图并输入桩顶标高数据,得到可视化工程桩施工模型,在桩长计算模块中输入工程桩桩长控制要求,以及在持力层模型中输入持力层标高数据,基于桩长计算模块自动计算工程桩的桩长并将计算的工程桩桩长数据导出。本发明通过建立工程桩施工模型及桩长计算模块,可实现智能化可视化模拟工程桩施工效果,以及自动计算桩长。针对不同的桩长,可以快速计算,针对大量数据可以批量处理,在地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均可使用,相比于传统采用人工进行大量复杂工程桩的桩长数据计算更加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646591.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接口接驳结构的施工方法,在施工前期策划时将围护桩外放,在喷锚面的外侧面砌筑砖胎模,将砖胎模替代喷锚面作为混凝土侧墙的内侧钢模板,平整的砖胎模可以为混凝土侧墙提供稳定的内侧钢模板,省去了需要处理、剔凿喷锚面的工序,减小了结构的安全风险且保证了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工和机械投入,缩短了施工周期,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在砖胎模上开设凹槽,并在凹槽中预留套筒,使用透明胶带将预留套筒包裹,并在预留套筒和凹槽的接缝处填设泡沫塑料,避免了预留套筒被混凝土污染,使预留套筒能够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1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450294.7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安洪 , 蔡佑明 , 吴铭杰 , 田亚勇 , 石云磊 , 段鹏 , 王丰 , 汪博 , 罗斌 , 李清 , 张楠 , 李仁宇 , 张振鹏 , 路景顺 , 蒋国华 , 李国冰 , 朱若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及基础设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狭窄异型空间回填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构筑物主体结构外侧壁进行预处理;S2:对回填区域进行清理;S3:现场预设流态固化土搅拌站或采用成品预拌流态固化土,制定浇筑运输路线,并设置浇筑点;S4:对回填区域进行分层浇筑;S5:单层浇筑后采用洒水养护和覆膜养护。本发明采用预拌流态固化土进行狭窄异型空间的土方回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异形断面无法用机械进行夯实致回填质量无法保证,有限的作业空间施工安全隐患大,低标混凝土回填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固化土回填狭窄异型空间所需工作面小,可多段同时施工,施工速度快,工艺环节少,施工工期短,早期强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23624.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碳建筑配电系统,包括:交流电能路由器、380V交流母线、电力综合治理单元、以及接入380V交流母线的若干接入单元,所述若干接入单元包括至少一交流配电柜、若干组电池储能装置、热泵热水器、换新风装置、建筑光伏、若干充电桩,其中,所述交流电能路由器仅允许380V交流母线从两路市电线路中单向取电,所述交流电能路由器具有节能控制模式,其用于控制若干组电池储能装置在夜间用电波谷时段从电网取电充电和控制热泵热水器在夜间用电波谷时段制取热水并存储在保温水箱。本发明将光伏发电就地消纳、储能移峰填谷结合在一起,发展出适合零碳建筑使用的以“交流微电网”为特点的零碳建筑配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43708.3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文斌 , 刘沁桃 , 刘通 , 孙相伟 , 王国元 , 赵春颖 , 王二伟 , 张振鹏 , 路景顺 , 蒋国华 , 李国冰 , 朱若柠 , 黄喆锐 , 白梓宣 , 柳岩 , 马瑞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砌筑铺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方钢,两个所述方钢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方钢两端内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挑耳板。本发明通过方钢、紧固片和丝杆组合成侧模,利用挑耳板控制侧模高度,保证铺灰厚度符合要求,减少了砌筑铺灰工序因无适用工具而造成铺灰厚度不足、铺灰不均匀、材料溢流浪费等常见问题,避免后期墙面清理、二次勾缝,节约材料的同时减少了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46590.9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弧面坡道结构梁标高计算方法,属于异形弧面坡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S1、标记需要计算标高的待测点位;S2、确定坡道起点线标高、坡道止点线标高、坡道中弧线和坡道边界线,标记坡道的圆心点;S3、绘制弧线分割平面图;S4、根据弧线分割平面图创建初步三维模型;S5、注释标注待测点位的标高;S6、导出成果文件。在坡道平面图纸上画经过待测点位的分割弧线,得到弧线分割平面图,然后利用弧线分割平面图在BIM内建模,得到初步三维模型,通过“注释‑高程点”命令,即可获得分割弧线所在竖面顶边的各点标高;分割弧线经过待测点位,因此,待测点位标高也能一并获得,无需人工计算,大大提高标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9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45829.1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模传料装置及传料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结构板的传料口上方,支撑架上连接有绳索和定滑轮,绳索上绕接有动滑轮,动滑轮上设有用于悬吊铝模的第一连接件,绳索的自由端绕接过定滑轮。本发明通过支撑架悬吊动滑轮,进而通过动滑轮在传料口的升降运动将铝模从下层吊至上层,相较于传统的人工传料方式更加方便高效。且只要设计合适的绳索长度,就可以跨越多个层级进行多层同步传料,进一步提高传料效率,减小传料装置拆装次数。且动滑轮可以起到省力效果,通过定滑轮改变施力方向,工人操作更加省力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517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30358.7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悬挂式可移动脚手架,包括滑动安装在地下室顶部的顶部组件和滑动安装在地下室外侧的侧部组件,所述顶部组件与所述侧部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顶部组件靠近所述侧部构件的位置铰接有支撑组件。本发明替代传统双排落地脚手架施工的方案,受工作空间影响小,为工人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工作面,并且可移动,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材料投入量,缩短了施工工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