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69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45353.0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Q50/08 , G06V10/40 , G06V20/52 , G06F18/24 , G06V10/20 , G06V10/30 , G06V10/74 , G06V4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筑桥机的施工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筑桥机的施工图像,并对施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施工图像中包含的施工行为的施工行为特征;获取标准施工特征,并根据标准施工特征和施工行为特征进行预警判定,得到第一判定结果;获取设置在施工对象的关键结构部位上的传感器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并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判定,得到第二判定结果;当根据第一判定结果和/或第二判定结果确定触发安全预警时,生成相应的预警信息进行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217149901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0484054.X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变截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模板,包括普通模板,和调节模板;调节模板包括B模板和安装于B模板两侧的A模板和C模板;B模板包括调节面板和安装于调节面板上的滑动横梁;A模板包括A竖肋和安装于A竖肋上的A套筒;C模板包括C竖肋和安装于C竖肋上的C套筒;A套筒和C套筒均与滑动横梁相匹配;B模板与A模板和C模板之间通过滑动横梁两端分别插入A套筒和C套筒中实现装配连接,且滑动横梁可相对A套筒、C套筒移动,以调节施工模板的整体尺寸;A模板、C模板分别与对应侧的普通模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收缩段特殊模板与常规模板搭配使用,相对常规钢模板,减少了模板的拼缝,提高了适用性和重复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3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16097.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提篮拱桥吊杆施工装备与施工方法。由于工作平台通过吊装钢丝绳与缆索式起重机相连,可以实现在不与拱桥拱肋发生发生干涉的情况,通过缆索式起重机将工作平台移动至吊杆安区域正下方的一定高度。由于吊杆通过夹持装置安装在移动装置上,使得吊杆随工作平台移动至相同的高度,只需保证吊杆固定端上方的长度与工作平台和吊杆在拱肋上的安装区域的高度差相匹配;随后利用倾角调节装置调节吊杆顶端的角度,使之与吊杆安装点的倾角相配,从而实现吊杆的快速安装。不仅减少了吊杆位置临时作业平台,降低人员在临时平台中爬上爬下的安全风险;而且还避免了缆索吊机频繁横移造,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3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8771.1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塔高墩施工装备,包括安装在已完工的混凝土结构上且能向上爬升的支承顶升系统、由支承顶升系统支承顶升且将混凝土结构四周包围的门架、可伸缩地安装在门架顶部且展开能遮挡混凝土结构的天幕、安装在门架顶部的移动布料机、安装在门架顶部的桥式起重机、安装在门架内侧的模架系统;门架前侧固定铰接有扁担梁、后侧滑动铰接有扁担梁,扁担梁支承在支承顶升系统顶部;移动布料机包括布料行走机构和布料机;桥式起重机包括起重行走机构和卷扬机;模架系统包括操作平台和模板。本发明能适应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变化,能全封闭作业,能全断面浇筑,能在节约塔吊和塔顶门架,能一体实现模板的合模、退模、爬升和混凝土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40808.7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倾斜结构施工的可变形框架,包括多层平台框架,每一层框架均由四个L形框架角部单元和中间联系机构围合混凝土组成封闭回字形;各L形框架角部单元均由两个目字形方框夹置中间的平台角部连接件组成;位于同一层的平台角部连接件结构均相同;最底层框架的目字形方框处设置油缸杆水平的油缸;所述可变形框架设置为在油缸杆伸出抵靠混凝土竖向表面时,设置有第一平台角部连接件的中间某层目字形方框为旋转轴,其余层平台绕该旋转轴转动,使得各层框架水平方向发生变形,竖向立柱倾斜而形成围合倾斜混凝土的围合结构。具有模块化快速安拆,整体协同受力承载能力强,结构同步变形适应桥塔范围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21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0001.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模板姿态的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该可自动调整模板姿态的调节方法包括:获取筑桥机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信息;基于所述施工信息,确定第一施工节段的脱模控制信息;基于所述脱模控制信息,确定第二施工节段的预期施工模板调节需求;根据所述预期施工模板调节需求进行模板调节调试,以确定实际施工模板调节需求;根据所述实际施工模板调节需求对第二施工节段的模板姿态进行调节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可自动调整模板姿态的调节方法不需要人工测量、计算而调整施工模板,实现了对施工模板姿态的智能控制,提高了模板调节精度,并提升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34865.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结构施工电动爬升平台及其爬升方法。本空腔结构施工电动爬升平台包括内桁架、外桁架、驱动机构、上支承和下支承,外桁架套于内桁架外部,内桁架与下支承连接,外桁架与上支承连接,上支承和下支承的支撑腿长度均可调节以与空腔结构内侧壁的预埋件可拆卸连接,内桁架与外桁架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内桁架相对于外桁架竖向移动。本发明提出的空腔结构施工电动爬升平台,通过驱动机构实现内桁架和外桁架的自动爬升,不需要吊装机构吊装,本爬升平台因为上支承和下支承的支撑腿长度可调整,可适应不同截面的空腔结构的爬升,大大提高了本爬升平台的通用性,本爬升平台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以及容易实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45062.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腔结构的混凝土顶板模板支架。在内腔的侧壁上设置预埋件,通过预埋件的搁置面将钢梁组件搁置在内腔结构的侧壁上,利用预埋件的搁置面对钢梁组件进行有效支撑。在顶板浇筑凝固后,调节卸落块的尺寸,并由第一钢丝绳将卸落块由中部铰接件内取出,中部铰接件由单向转动状态切换至双向转动的状态,使得钢梁组件的两端从预埋件的搁置面上跌落;随后在第二钢丝绳组件的作用下,钢梁组件由空腔结构的高处下放至空腔结构的底面。由于钢梁组件的设计,避免了施工人员在高危环境作业的情形,简化了顶板模板支架拆卸的过程,提高了拆卸施工安全性和效率;另外,本发明支架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440808.7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倾斜结构施工的可变形框架,包括多层平台框架,每一层框架均由四个L形框架角部单元和中间联系机构围合混凝土组成封闭回字形;各L形框架角部单元均由两个目字形方框夹置中间的平台角部连接件组成;位于同一层的平台角部连接件结构均相同;最底层框架的目字形方框处设置油缸杆水平的油缸;所述可变形框架设置为在油缸杆伸出抵靠混凝土竖向表面时,设置有第一平台角部连接件的中间某层目字形方框为旋转轴,其余层平台绕该旋转轴转动,使得各层框架水平方向发生变形,竖向立柱倾斜而形成围合倾斜混凝土的围合结构。具有模块化快速安拆,整体协同受力承载能力强,结构同步变形适应桥塔范围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3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40345.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升式塔吊加高和角度转变转换节及使用方法,包括上框架结构(1)、下框架结构(2)和角度转换机构(3);上框架结构(1)和下框架结构(2)上下对接,上框架结构(1)的两个长立柱同侧设置且与下框架结构(2)的两个长立柱分别对接,下框架结构(2)的四柱底部平齐设置;角度转换机构(3)安装于上框架结构(1)和下框架结构(2)对接处,并设置为通过角度转换机构(3)升降调整控制上框架结构(1)、下框架结构(2)之间的夹角变化。能够同时进行塔吊加高和角度转变,且转换节本身的外形和尺寸能够随角度变化而调整,从根本上适应建筑物的倾斜侧面要求。
-
-
-
-
-
-
-
-
-